為了模擬火山噴發的情景,我決定做一次火山噴發的實驗。
這個實驗需要一個透明杯子、清水、油、藍色顏料和維生素C泡騰片。我躍躍欲試,火山噴發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實驗正式開始。我在透明杯中加入30毫升的清水,再將藍色顏料擠到清水里。隨著藍色顏料的加入,清水變得無比湛藍。倒入50毫升食用油后,就出現了明顯的分層現象。最上層是油,下面是湛藍的水。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水會跑到油的下面去。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我往杯子里投入一片泡騰片,一開始,杯子里的水和油平靜如初。失敗了?過了一會兒,小氣泡就像剛睡醒似的,慢悠悠地升了上來。接下來雖然有零星的氣泡,但都是剛出藍色水面就消失不見了。產生氣泡的關鍵是泡騰片。如果泡騰片放得多,是不是氣泡就多呢?于是,我連放了兩片泡騰片,緊緊地盯著杯子,期待著它的變化。起初有一縷藍色的、細細的液體溢出水面,漸漸地由細變粗,像一股藍旋風在空中盤旋,徐徐上揚。接著,一股股氣泡從底部噴涌而出。大的,小的,一團團,一簇簇,向著油層沖去,氣泡在水與油的夾層中越積越多。終于,最頂上的氣泡沖破了“封鎖”,到達了油層。下面的氣泡還在緩緩上升,它們在油層頂端聚集起來。氣泡越積越多,形成大片蘑菇云,籠罩著整個杯子,頂部的藍色液體變密、變厚,有一些就像流星般紛紛往下掉,落入底部,好看極了。
這個實驗太神奇了!它蘊含著科學道理:含有有機酸和小蘇打等化學物質的泡騰片遇水后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當二氧化碳有足夠量時,它就會攜帶著色素水沖上去,到頂部后,二氧化碳氣體就出來了,色素水比油重,又沉了下來,從而形成了火山噴發的壯觀景象。
只要我們勤動手,勤實踐,貼近科學,就能發現科學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