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在信息傳遞、運動競賽、肉蛋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快速的飛行和出色的方向感使其成為信息傳遞的工具,而且賽鴿運動作為全民娛樂活動之一,也深受各地群眾歡迎;此外,鴿子的肉蛋營養價值很高,對產后的孕婦、術后的患者有很好的的滋補作用。而大力發展鴿子產業,延長鴿子養殖產業鏈,能夠實現農業和運動休閑娛樂、美食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鴿子養殖經濟持續發展,從而取得雙贏局面。因此,在這個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治鴿子疾病尤為重要。鴿子新城疫和鴿子痘是現在鴿子養殖中比較常見的兩種疾病,且在實際生產上有時并發感染,對鴿子生產危害較大,引起死淘增多。本文詳細描述兩種鴿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以便幫助養鴿者及時辨別患病鴿子,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并對未來鴿病的防治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
1" 鴿新城疫
1.1" 流行特點
鴿新城疫由鴿新城疫病毒引起,是嚴重危害鴿子養殖業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疫病。鴿新城疫以極快的傳播速度而著稱,特別是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下,傳染性更強,可能導致大面積感染和死亡。鴿子感染高致病性鴿新城疫病毒,在短短幾天內就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如呼吸急促、頸部彎曲、鼻分泌物增加等,同時伴隨高死亡率,使感染的鴿子迅速死亡。此外,新城疫病毒還可以通過鴿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傳播給雞和鴨子等其他禽類[1],也會對多種鳥類造成感染,進一步擴大了傳播范圍,使其成為家禽產業中的潛在威脅,一旦發生,會對鴿子養殖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1.2" 臨床癥狀
病鴿感染新城疫后,臨床癥狀和死亡存在很大差異,這與病鴿自身的健康狀態、免疫情況和病毒毒力強弱有關。鴿新城疫的臨床癥狀包括一系列明顯的生理和行為改變,有的在感染后數天內迅速顯現,主要表現為拒食或食欲明顯下降,身體極度虛弱,靜靜棲息于地面,不愿意飛翔或進行正常的活動。呼吸道癥狀是鴿新城疫的典型特征,有些發病鴿子出現明顯的呼吸急促、氣喘和咳嗽等癥狀,部分患鴿鼻分泌物增加。后期有些病鴿表現出神經癥狀,出現頸部彎曲癥狀。
1.3" 防治措施
對鴿新城疫的防治措施應從多個方面來減少疫情的傳播和保護鴿群的健康。首先,疫苗接種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養殖者應定期給鴿子接種鴿新城疫疫苗。常用疫苗有鴿禽Ⅰ型副粘病毒滅活疫苗,使用安全,適于皮下或肌內注射接種,鴿子免疫后7 d左右即可產生抗體,首免后7~10 d加強免疫1次,可顯著提高其抗體水平和免疫力,以后每隔6~9個月定期接種1次。在鴿新城疫高發疫區,及時接種新城疫疫苗,并定期檢測群體免疫抗體水平,及時進行補免,建立群體免疫屏障,減少感染風險;其次,加強鴿舍及其用具、設施的衛生管理,定期清理糞便,每周消毒2~3次,天氣好時及時開窗通風,為鴿子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減少病原滋生;第三,早期檢測和定期疫情監測對于迅速發現感染并采取隔離措施至關重要[2],一旦發現感染,應立即隔離、治療患鴿;第四,宣傳鴿病的防疫知識也是鴿新城疫防治工作的一部分,合作社或獸醫把疫情的流行狀況、預防措施,向養鴿者宣傳,促進同區域養鴿者團結合作、共同抵抗疫情的傳播。
2" 鴿子痘
2.1" 流行特點
鴿子痘,又稱鴿子天花,是一種常見于鴿子和其他鳥類的疫病。鴿子痘具有較高的傳染性,主要通過皮膚和黏膜接觸傳播,在鴿子密集飼養的情況下容易在鴿群中快速傳播,在擁擠、不衛生的鴿舍和鳥巢中感染風險較高。鴿子痘的季節性流行特點明顯,通常在每年的3~6月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下更容易發生[3],應引起鴿子養殖者重點關注。
2.2" 臨床癥狀
鴿子痘的臨床癥狀通常在感染后快速顯現,受感染的鴿子通常表現出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皰疹涵蓋了皮膚、黏膜、呼吸系統等部位,具體表現:皮膚和黏膜有小皰疹或膿皰,皰疹主要在頭、頸、嘴巴和眼部,隨著病情發展,皰疹會逐漸擴散并變成黃色膿皰,造成機體不適和疼痛;口腔和喉部的皰疹,使鴿子出現呼吸困難、呼吸音變粗糙、呼吸急促等癥狀;眼部皰疹會導致眼睛閉合、結膜炎和角膜炎,進一步影響其視力。疾病嚴重時,鴿子會因體力不支而衰弱。因此,及早診斷鴿子痘和治療對于減輕病情和防止傳播至關重要[4]。
2.3" 防治措施
定期接種疫苗是控制鴿子痘流行的有效手段,可顯著降低感染風險,減輕感染疫病后的癥狀,縮短恢復期,提高鴿子的免疫力;其次,加強養殖環境管理,勤清理鴿糞,嚴格按照制定的消毒程序對鴿舍、喂料和飲水用具進行消殺,保持鴿子飼養環境良好,達到消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減少病原傳播的目的。
3" 結論與展望
3.1" 主要發現與總結
由于鴿新城疫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危害性,可導致鴿子群體發病,后期出現神經系統損害,只能淘汰處理,養殖戶損失較大;鴿子痘容易在群體中傳播,以皮膚出現皰疹損害為主要特點,因此了解這些對早期診斷兩種疫病至關重要。對鴿群進行有計劃的疫苗接種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鴿新城疫常用疫苗有鴿禽Ⅰ型副粘病毒滅活疫苗和雞新城疫弱毒疫苗等,鴿禽Ⅰ型副粘病毒滅活疫苗使用安全,適于皮下或肌內注射接種,而雞新城疫弱毒疫苗(主要是Ⅳ系弱毒疫苗和克隆30弱毒疫苗)因與鴿新城疫病毒可能存在抗原性差異,現場的免疫效果不一,為此常與鴿禽Ⅰ型副粘病毒滅活疫苗結合使用,可有效預防鴿新城疫的擴散,降低養殖風險。常用鴿子痘疫苗有凍干疫苗、油乳劑滅活苗等,接種方法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即可。若飲水免疫,要注意配制濃度、疫苗在水中分布是否均勻及鴿飲用疫苗量等;注射免疫時,應注意注射的位置、方法及針頭的規格等,并進行疫苗有效性評估。
3.2" 對未來鴿子疾病防治研究的建議
3.2.1" 加強疫苗研發" 鴿新城疫和鴿子痘是嚴重危害鴿子健康的兩類傳染病,疫苗的開發和廣泛接種對早期預防疫病的發生至關重要。確保疫苗有效性,關鍵是研發的疫苗能夠對流行的毒株或變異毒株產生抵抗力,那么用于制作新城疫疫苗的病毒毒株應盡可能覆蓋不同亞型的新城疫病毒。新城疫疫苗制備研發可以分為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目前有的專家正在研發新型免疫佐劑,使加入佐劑后的疫苗能夠增加機體對抗原疫苗誘導的免疫應答,提高對不同亞型病毒的交叉保護,以此擴展免疫覆蓋面。
3.2.2" 疫苗接種是預防疫病的主要措施"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新城疫疫苗通常以肌肉注射或滴眼的形式接種鴿子,激發其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必要時可進行多次接種以建立足夠的免疫力,在真正遇到新城疫病毒流行時能夠迅速抵抗感染,降低鴿子感染新城疫的風險,提高存活率,減少經濟損失。
3.2.3" 建立完善的監測和預警系統" 建立定期監測和疫情預警機制,可以提前發現潛在的疫情,并采取緊急措施遏制疫情發生或擴散。通過這種機制,可以監測鴿子疫病的發病率和病情的嚴重程度,跟蹤群體感染情況和疫苗接種覆蓋率以及評估疫苗接種的有效性,從而調整防治策略以更好地降低疫病的發生和傳播[5],通常采用血清學方法檢測免疫過的鴿子體內的抗體水平,如果鴿子體內抗體水平達不到保護機體的作用,則需要及時補免。
3.2.4" 加強鴿子養殖環境管理" 環境管理對于預防和控制鴿子疾病傳播非常關鍵,重點是改善鴿子的養殖環境。首先,飲水、飼料容器應及時清洗和消毒,保持鴿舍的清潔和干燥;其次,定期清理食物殘渣和糞便等廢物;再次,鴿舍的通風和排水系統要良好,確保空氣流通和排水暢通;最后,鴿舍布局和排列要合理,減少不同生長階段的鴿子之間的接觸,降低病原傳播的機會和交叉感染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莫紅芳,熊曉妍,石宗承,等.淺談鴿子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控要點[J].浙江畜牧獸醫,2023,48(04):23-24.
[2]" 陳偉亮.規模化養鴿主要疫病的綜合防治技術要點[J].畜牧業環境,2020(01):51.
[3]" 褚笑寒,智峰.鴿子常見疫病的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7(05):126.
[4] 張艷紅,郭志文.飼養鴿常見疫病及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 (11):122-123.
[5] 劉超,王晶晶.鴿子新城疫病的診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1(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