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一派逢其時,乘風破浪創佳績。2023年,全球造船市場繼續回暖,三大造船指標齊頭并進,全球新船訂單量同比增長8.8%,全球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長6.3%,全球手持訂單量同比增長7.9%。去年,集裝箱船和LNG運輸船需求雖然有所回落,但油船和LPG船訂單大幅反彈,散貨船訂單規模也上漲明顯。最為令人驚訝的是,替代燃料船訂單占比大漲,尤其是甲醇燃料船需求爆發式增長。在這樣大好市場背景下,許多船企取得了不俗的經營效益,整個行業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面對國際市場繼續復蘇,我國造船業牢牢把握機遇,加快節拍化建造速度,實行多元化經營,不斷推進研發創新,三大造船指標再次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實現三大指標全面增長的國家。這一年,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滬東中華、外高橋造船均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2023年,我國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研制成果顯著,交付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全球最大江海聯運型LNG船、全球最大級別動力定位系統穿梭油船、全球最大寬扁淺吃水型半潛駁船和24188TEU集裝箱船……高端大型海工裝備浮式生產儲卸油船實現批量交付。
在機遇面前,廣東造船業發揮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優勢,發揚頑強拼搏、勇于開拓的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取得了耀眼成績,如黃埔文沖全年實現船海業務合同生效金額105.53億元、交船46艘,連續三年提前完成集團年度交船考核指標;廣船國際交付3艘16000TEU集裝箱船、全球首型大容量電池混動雙頭豪華客滾船等首制船,PCTC手持實船訂單居全球首位……廣東造船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向前狂奔。
展望2024年,造船業必將迎來更大發展。值新年伊始,本刊特輯錄部分廣東船企,展示其風采和輝煌,并借此機會祝愿廣東造船業新年更上一層樓!祝愿中國造船龍年不斷實現新突破!
總" 策" 劃:本刊主編" 徐文珊
執行策劃:本刊編輯" 呂龍德
特別感謝以下特約人員撰稿和提供圖片(排名不分先后)
陳絮霞(中國船舶605院)" " " " 夏小?。S埔文沖)" " " " " " 彭永桂(廣船國際)
郭煜宏(廣東中遠海運重工)" " " 李名耿(凱力船艇)" " " " " " "趙月愛(江門南洋船舶)
周" " 穩(江龍船艇)" " " " " " " " " " 楊" " 玲(廣柴股份)" " " " " " 王飛翔(玉柴船動)
陸錦華" " 蔡樹銘(廣州海工)" " " 王樹丹(奕極科技)" " " " " " " 孫光中(寶力頓)
吳堂堂(珠海和裕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