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高質量的部隊領導講話稿若能新穎、獨特、精彩,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這無疑有利于提高領導者在官兵中的威信,能夠有效推動工作的開展。而要寫出領導滿意且有吸引力的講話稿,除掌握一般寫作規律外,還須重點在“獨、新、特”三個環節上下功夫。
一、突出“三個結合”,力求觀點獨特
部隊領導講話只有觀點創新、思想有震撼力,才能打動聽眾、發人深省、更好傳達意旨,收到好的效果。
一是突出領會“上頭”與了解“里頭”相結合。在確定領導講話稿主題后,首先,撰寫人員必須深入學習領會近一段時間以來黨和軍隊召開相關重要會議、下發重要文件和上級首長指示精神,對其中新說法、新口徑、新規定、新舉措,要特別敏感和關注,把握其精髓和要義,把它作為講話稿觀點重要來源,從而使之站得高、看得遠、立得穩,確保講話稿思想不偏向,始終與上級“同調”。其次,如果單位正職、副職、部門領導講的觀點均源自上級文件、首長講話要旨,上下一般粗,沒有融入本單位實際,就容易出現會議開了、領導話也講了,反而拉遠與官兵之間的距離,引不起共鳴,解決不了什么實際問題。為此,撰寫人員要切實摸清本單位及下級的實情,對戰備、訓練、管理工作中特色亮點及存在的突出問題,要了如指掌、爛熟于胸,再結合“上頭”精神,進行思維上的“再加工”,所提煉的觀點才能不僅異于別人論斷、讓人耳目一新,還更有說服力、針對性和指導性。
二是突出追蹤“熱點”與破解“難點”相結合。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戰爭形態、制勝機理、力量構成和裝備體系等正在產生深刻變革,各級都在適應時勢變化、主動求變、爭分奪秒、緊抓快干。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一些單位信息化智能化建設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如戰場態勢融合低效、指揮流程煩瑣、殺傷鏈中心節點突出、信息流轉鏈路固化等不足。為此,撰寫人員既要跳出單位、部門小圈子,又要有大格局、寬視野和長視角,瞄準世界一流軍隊建設目標,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緊跟國際軍事熱點、新型軍事理論焦點、前沿技術突破點,緊抓官兵關注的熱點和焦點提煉講話稿觀點,才能激發聽眾興趣,激勵大家向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聚力;既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又要緊盯部隊建設轉型難點癥結、短板弱項,同基層官兵一道摸爬滾打、集智攻關,緊抓大家普遍關注的方向性難題獻良策,才能更好喚起官兵的注意和支持,推動部隊高質量發展。
三是突出延續“過去”與謀劃“未來”相結合。部隊備戰打仗準備工作總有一定周期性、穩定性和規律性,有一些工作要反復強調,有一些原則是經久不變的,要始終遵循、不斷重申,才能讓人加深印象,讓人感到它的重要性,比如部隊黨委重大決策、重要規劃、基本指導等,必須一以貫之執行。同時,應該看到,隨著時代的發展、形勢任務的變化,盡管有些領導講話的話題是老生常談,但不同時期總會有新情況、新變化,如內外環境發生變化、政策規定作出調整、上級下發新指示、基層出現新情況等。為此,提煉領導講話稿的觀點時,既不能為了與眾不同,拋開過去而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導致官兵茫然不知所措,也不能墨守陳規、毫無新鮮感;既要注意到工作的連續性,也要看相同方面以往講到什么思想,現在說要盡量避免重復,要緊緊抓住主要矛盾、重點內容、變化的情況,變換角度再次強調或延伸出新的論斷,但不能同過去“打架”,要“瞻前顧后”。
二、注重“三個統一”,力求寫出新意
要想撰寫一篇獨具一格、引人入勝的領導講話稿,就要盡量規避以往套路,在行文邏輯結構、觀點材料結合、思維方式方法等方面要獨具匠心,才能寫出新的效果。
一是穩定性與變化性相統一。只有框架立得穩,才能夠提綱挈領,寫起來才不至于“天上一腳,地下一腳”,做到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領導講話稿不僅種類眾多,而且講話的對象、時機、場合不同,但仍遵循基本“大體”。從框架結構看,各種形式的領導講話稿,一般可歸結為“橫式”“縱式”“縱橫結合式”等。其實,同一主題領導講話稿,從結構編排上來講,既可以這樣組織,也可以那樣布局,上次是幾個問題并列的,這次可以逐層遞進,既可以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思路展開,也可以一開始就直接提要求、講“怎么辦”,否則一個模板用多了,就不能給人新鮮感、美感。比如組織集訓動員領導講話,以前按橫向展開,先寫集訓目的意義、內容安排,再提相關要求;現在不妨依“先寫差距不足,再談措施要求,引出集訓安排”逐層遞進縱向鋪開,這樣結構上變化了,內容的重復感就會少些,聽眾留下印象會更深刻些。
二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講話稿要善于體現領導對上級政策指示的精準理解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貫徹落實工作的謀劃力,要充分展示領導的深厚理論功底和創造思維能力。但部隊領導不是專家學者,講話既要明確“是什么”“為什么”,增加聽眾理解和接受度,更要重點指出“怎么辦”“如何辦”,即針對新時代部隊建設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新見解、新主張、新舉措。為此,撰寫領導講話稿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相得益彰。一方面,寫理性思考不能回避新軍事革命發展帶來的挑戰,不能回避制約部隊新質戰斗力生成的瓶頸問題,不能言之無物,不經調研而照搬上級文件指示,脫離實踐談“認識”,脫離實際講“思想”。要注重結合新鮮、典型、有代表性具體事例加以分析,提高講話稿吸引力和說服力。另一方面,寫具體工作的思路、辦法既要從實際出發,提出切實管用、操作性強,能夠有針對性指導工作實踐意見,又要防止出現“滿堂灌”“流水賬”“老調重彈”的情況發生。要以理服人,適時將前沿軍事理論、上級最新指示、智能化時代作戰新要求和解釋等內容有效地穿插其中,這樣新情況新對策更容易激發聽眾興趣,同時還提高了講話的深度和高度。
三是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統一。領導講話最終目的都是解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推進工作發展,而由于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每個時期產生矛盾問題也不盡相同,為此,要掌握解決問題一般思維方法。要善于運用辯證思維方法,不能用靜止、片面、孤立、零散思維看問題,而應用發展、全面、系統、歷史眼光看問題。一般來說,在強調某一個問題時也要兼顧其他問題,在突出重點工作時也要考慮其他工作,在看到某單位、某部門成績時也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重點與非重點等關系,透過現象看本質,切實拿出實在管用的辦法,防止講話出現層次低、格局小、認知淺、指導性差等現象發生。同時,要善于運用逆向思維方法,敢于“反其道而思之”,敢于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進行質疑,敢于從問題的反面深入地進行探索,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對策,往往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奇效果,也易于獲得聽眾的關注和認同。當然逆向思維并不總是與普遍認知唱反調,而是基于遵守法紀規定、基于尊重客觀事實、基于解決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客觀規律,去另辟蹊徑,提出與常人完全或部分相反的意見,由此營造出一種全新的效果。
三、把握“三個關系”,力求風格鮮明
撰寫領導講話稿既要尊重聽眾、熟悉聽眾,又要體現領導意圖和個性特征,只有處理好兩者關系,才能實現聽眾喜聞樂見、領導文如其人。
一是把握好領導與受眾關系。領導講話稿是為領導服務的,撰寫領導講話稿必須準確領會意圖,寫到領導心坎里,反映領導思想才算成功,否則,“干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為此,撰寫時要關注他們對新形勢、重大問題、工作創新等見解,及時捕捉記錄領導平時交流迸發出的思想火花,敢于“關門當領導”,設身處地站在領導的高度去觀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善于補充完善和延伸領導思維,實現突破創新。當然,領導講話稿不能單純地只注重領導意圖,必須適合受眾,否則即使寫的講的再好,也會曲高和寡,達不到講話的目的。這就要求撰寫人善于根據不同對象,選擇不同的講話內容和講話方式,比如給上級領導匯報,通常圍繞領導的關注點、關切點展開,既有理性思考又見人見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對于基層官兵講話,既要從戰備、訓練、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尋找關聯點、共通點和親密點,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又要站在使命、責任、擔當角度指出和點出問題,激發官兵自覺性,真正實現講話稿以領導意圖為焦點,以受眾為本,實現兩者的統一和協調。
二是把握好共性與個性關系。撰寫領導講話稿時,既要把握領導共性要求,又要體現不同領導的個性風格。在共性方面,既要做到絲絲入扣、環環相接、邏輯嚴明、思路清晰,又要體現主題新、觀點新、素材新、結構新和語言新的時代新要求;在個性方面,既要展示領導的思想水平、才華水平和講演水平,又要體現領導個體風格、特征,避免千篇一律、一個面孔。針對不同領導履歷,講話內容、語氣和表達方式要反復推敲、仔細斟酌、量身打造、因人而異,確保質量。比如,對于當過“老基層”領導的講話材料,側重于多用事例、事實說話,多用坦率、誠摯、親切的語氣,善于在“司空見慣”老大難問題中找到新的工作切入點和提升工作的增長點;對于出身“老機關”領導的講話材料,側重于體現領導深厚理論功底和扎實的實踐能力,善于想常人所未想、思前人所未思,善于用新視角、新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舉措。要了解領導的個性特征,在立場準確的基礎上兼顧將要發表講話領導的學識、性格、喜好偏好,有時可以運用其慣用語和點睛之語,這樣就能體現講話人的風格,做到文如其人。比如,有的領導膽識過人、性格爽快,那么講話稿就要思想前衛、語言犀利,有特點有創新點。
三是把握好深入與淺出關系。領導講話總是通過宣傳上級政策指示和闡明一定的道理來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動,從而達到凝心聚力、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目的。講話過程中為了突出理論性和指導性,難免需要講一定大道理和理論說教,但如果通篇理論灌輸,時常出現新概念、新名詞,句子又長又拗口,就會使領導講話枯燥無味、缺乏生機、抽象難懂。為此,撰寫領導講話稿應將說理性與通俗性結合起來,能夠把高深的道理講得明白流暢,才能使聽眾愿意聽下去且樂于接受領導講話的主要思想,達到講話的目的。這就要求撰稿人既要有精湛專業素養又要有寬廣知識面,既要撲下身子掌握部隊實情又要與時俱進,緊跟形勢發展,掌握最新動態、最新變化、最新實踐成果,才容易將深奧理論講得深入淺出、簡單易記、輕松活潑,才容易將領導講話思想性、理論性變得有血有肉、親切自然、富有魅力。同時,在表達上應該盡量使用口語化的語言,多寫好念、中聽、易明白的大眾話,捎帶使用一些流行網絡熱詞,適當的時候還可以運用幽默的語言,特別是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原本嚴肅的道理變得生動明了、輕松活潑,在不知不覺中征服聽眾,抓住大家的心。
【作者:陸軍步兵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