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融洽的官兵關系是部隊安全穩定的堅實基礎,官兵團結、上下同心是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各級對密切官兵關系、兵兵關系高度重視,探索了很多方法路子,官兵關系發展態勢良好,基層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但與戰爭年代官兵關系對表、與新時代新型官兵關系對表、與戰士心理渴望需求對表,當前一些部隊官兵關系還存在知兵不深、感情不真、方法不活等問題,需持續關注、積極引導、聚力解決。
一、把脈探現狀
近期,我們采取問卷調查、座談了解、分層談心等方式,結合“大下基層、大興調研、大抓落實”活動,對“尊干愛兵、兵兵友愛”活動展開專題調研。通過談話了解和問卷調查,總體感到,當前基層單位十分重視、廣大官兵非常認同密切內部關系工作,基層部隊官兵關系呈現向上向好的良性發展態勢。同時,也發現一些傾向性問題值得關注。
(一)關心關愛虛情化。從反饋情況看,有的干部骨干對戰士還不能做到付出真情、獻出真愛,平時關注工作多于關注生活、關注軍事訓練多于關注人文培塑、關注思想問題多于關注實際困難。部分官兵之間的感情呈現不打不罵也不親、不冷不熱也不愛的狀態。
(二)日常相處分層化。有的連隊官兵按照性格、愛好、兵齡、地域、學歷等“劃圈扎堆”的現象比較明顯,官兵同樂的場面少見了,要么劃成了“干部圈”“軍士圈”“義務兵圈”“地域圈”和“網游圈”,要么休息時間“一人一機一世界”成為普遍現象,整個連隊靜悄悄。
(三)矛盾對立隱形化。當前,打罵體罰基本不存在了,但是感情孤立、言語刺激以及變相懲罰等“冷暴力”還存在。少數骨干身在兵中不知兵,背人員名冊、聽音識人的功夫很熟練,但知具體情況多、知思想變化少,知表面情況多、知深層原因少,導致戰士出現思想問題時不能進行深入系統的思考,半天找不到問題的癥結。
(四)互幫互助形式化。“五同”“三互”“雙四一”等部隊好傳統在密切官兵關系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但也有個別單位存在走過場的現象。問卷顯示,一些官兵認為當前工作壓茬推進,干部骨干精力有限,在持續深入摸清戰士情況方面還有差距;談心制度、“十個熟悉”要求雖然落實了但不能深入細致,有的僅僅是走走形式。
(五)價值觀念多元化。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化需求,然而部隊是一個集體,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有的官兵過分計較個人得失,強調個人權益、個性發展,一旦個人不能如愿或者利益受點損失,就怨組織不公平、怨領導不照顧、怨戰友不關心。
二、問診尋根源
分析以上問題,既有社會背景因素也有時代發展因素,既有客觀條件影響也有個人主觀原因。
(一)個人至上沖擊集體情誼。當前,青年戰士敢“疑”、尊“我”意識越來越強,思想和行為特點呈現自我保護、自我設計的特點。有的對干部骨干不報實情、不講真話,心里藏著自己的“小九九”,總害怕“暴露”自己;有的意識不到統一、對齊的集體意義,總想著標新立異、特立獨行;有的存在“圖舒服”“比優越”的思想,不適應高標準、大強度、快節奏等新常態,鉆集體的小空子,損害集體利益的現象還存在。
(二)安逸享樂淡化真摯情感。越是艱難的經歷越讓人難忘,越是過命的交情越彌足珍貴。我軍已經幾十年沒打過仗了,官兵沒有經過戰火硝煙的洗禮,沒有經過槍林彈雨的考驗,對戰爭年代那種生死與共干革命、團結一致打勝仗的極端重要性缺乏切身感受,在條件越來越好、工資越來越高的和平條件下,一些官兵對職位、榮譽、待遇等個人利益和現實需求反而更加在意,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官兵關系帶來了沖擊和影響。
(三)理念偏差拉遠交往距離。有的干部骨干對戰士雖有一腔熱情,但沒有用時代的眼光認識和看待新時代戰士,把民主意識不斷增強看成“不好帶”,把個性特點日益鮮明看成“毛病多”,把生活方式追求時尚看成是“搞另類”。有的不能與時俱進地看內部關系的發展變化,對出現的新情況這也看不慣那也不順眼;有的不能正視部隊內部關系存在的問題,發現情況不能及時解決,導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爆。
(四)能力欠缺堵塞溝通渠道。有的班長骨干“官位”意識濃、“等級”觀念強、“利益”思想重,錯誤地認為“戰士就意味著服從”“有想法也得正確對待”,知兵不深、愛兵不切,思想不夠端正,不愿聽取戰士的意見;有的閱歷淺,能力不足,話講不進戰士心里,戰士不愿聽;有的方法不靈活,工作缺乏思路,抓不到點子上,遇到新情況、新問題不會運用新方法,只會用老經驗、老套路來帶兵,自身主動學習提高的意識不強,不愿去向有經驗的老班長請教,導致出現氣不順的現象。
三、治療開良方
“軍隊是要打仗的,如果上上下下都沒有感情,怎么可能在需要時赴湯蹈火、同生共死?”發揚優良傳統、密切官兵關系,要著力在研究新情況、掌握新問題、尋求新對策上下功夫見成效。
(一)搞好思想轉化。落實思想形勢分析制度,精準掌控官兵現實思想和工作表現,及時發現苗頭隱患,耐心細致地做好人員思想轉化工作;常態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分析身邊的人和事,用官兵樂于認同的大白話、家常話講清大道理、批駁歪歪理,有針對性地搞好教育引導工作;深入開展“官兵大談心、情感大交流、家庭大走訪、矛盾大化解”活動,每月組織集體生日會、官兵懇談會等,在“零距離”接觸中交流思想、深化感情。
(二)更新帶兵觀念。持續開展“密切戰友情、上陣打得贏”專題教育,牢固確立“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的觀念,端正對戰士的根本態度,堅持做到尊重戰士的主體地位、正當追求、人格尊嚴、合法權益,始終把戰士的冷暖和困難掛在心上,把戰士當作自己的親兄弟。充分發揮戰士的主體作用,聽取戰士的意見建議,集中戰士的智慧,積極調動廣大官兵愛連建連熱情。
(三)提升能力素質。練好“基本功”,認真學習條令條例和各項法規,真正掌握帶兵的“真經”,做到以情帶兵、文明帶兵;練好“知情功”,廣泛開展“說說心里話、訴訴小委屈、傾聽你心聲”大談心活動,摸清底數、掌握實情;練好“說理功”,既善于用大白話、家常話講道理,也善于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讓官兵樂于接受、自覺認同。
(四)創新方式方法。開展大談心、大交心、大關心活動,用好“三互”小組、黨團組織等平臺進行思想匯報,鼓勵官兵多體諒,多尊重;用好知兵檔案,真正做到及時知兵心、暖兵心;充分利用家庭力量,開展“好軍嫂”“好家庭”評選表彰,組織“家鄉媒體進軍營”活動,搞好軍地共育。
(五)積極解難幫困。遇到挫折耐心幫,訓練跟不上帶著一起練,思想有疙瘩幫著一起解,生活有困難想著怎么辦;家庭涉法協調幫,積極與涉軍維權服務聯絡室溝通協調,用組織的力量解決戰士的難題;重大變故跟進幫,定人定責跟進做好工作,讓戰士煩惱有處傾訴、情緒有人疏導、行為有人防控,在患難之中時刻感受組織關懷。
(六)純正內部關系。干部要自身硬氣,說到就要做到,讓官兵聽到的理、見到的行、看到的事相一致,以知行合一的形象力增強帶兵育人的感召力;要維護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地處理各種問題,特別是在士兵入黨、考學提干、立功受獎等敏感事務上,嚴格按規定、按程序辦,以公正暖人心,以公平聚人心;要持續糾治發生在士兵身邊的不正之風,打造正氣充盈的良好環境。
【作者單位:32147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