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引導基金,是指由縣級以上政府出資設立,不以盈利為目的,以財政性資金投資于創業投資機構,引導社會資本支持重大產業和重要領域發展的政府專項資金。如運用得當,可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發展政府引導基金的重要性
政府引導基金有3個重要作用:一是以 “市場化方式”使用財政資金,能夠有效引導創投、風投資本,投向符合我省產業政策的重點領域,發揮 “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二是以 “創新性思維”擴大招商引資,通過省市縣三級政府聯合打造基金 “航母艦隊”, 克服三級政府分散招商、惡性競爭的弊端。三是以 “看得見的手”優化資源配置,通過與投資機構共擔風險,引導社會資本敢于 “投早、投小、投科技”, 彌補市場配置資源的 “短視”效應和 “失靈”缺陷。此外,政府引導基金還是培育上市公司的 “催化劑”、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 “加速器”。
二、加快發展我省政府引導基金的迫切性
目前,總體上看,我省政府引導基金潛力巨大、問題不少,主要表現為 “四有四欠”,即有放大、欠規模;有投資、欠項目;有政策、欠協同;有方向、欠聚焦。一是缺乏全省統一規劃,管理分散,沒有形成有效合力。二是市場化程度不高,有的基金長期閑置,沒有發揮引導作用。三是有的基金與市場爭利,撬動作用不明顯。我省政府引導基金發展水平在全國屬于最后一個方陣。截至2023年9月底,我省省級政府引導基金有14支,占全國 385 支的 3.6%; 規模是 662 億元, 占全國 1.15 萬億的 5.8%。滯后的原因:一是思想解放不夠。2015 年至2020 年是我國基金業 “爆發成長期”,四川、湖北等6省抓住機遇,實現了基金業突飛猛進,GDP 先后超越我省。期間,我省的 “融投事件”使金融生態 “雪上加霜”,降至 “冰點”,有的到了談基金 “色變”的程度。二是政策措施滯后。我省政府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與先進省份相比,需要提高政策吸引力。比如,要求子基金返投比例,我省是1.5倍,外省有的已降至1倍以下;政府引導基金出資上限, 我省原則上不超過 30%, 外省有的已提高到 100%;在容錯和激勵機制上,外省有可操作的具體條款,我省只有原則性規定,沒有具體措施。
三、加快發展政府引導基金的建議
一是優化基金組合,高位統籌推動。完善省級政府引導基金現有管理體制,借鑒河南、安徽等省經驗,由省政府統籌管理,優化組合,形成 “拳頭”。建立省市縣領導高位推動的政府引導基金協調推進機制,研究決策重大事項,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統籌推進基金落地。二是完善管理辦法,出臺優惠政策。堅持政府引導基金 “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定位,修改現行考核辦法,注重引導作用、集群作用和培育上市公司的數量,降低單支基金盈利情況和短期業績權重。參考先進省市做法,在容錯機制、返投比例、直投比例、獎勵政策等方面,修改完善現有政策,發揮激勵約束作用。三是建立市場化省級母基金,以基金群招引產業群。借鑒先進省份省級母基金市場化運作,帶動知名投資機構成立市場化子基金,通過引導基金—母基金—子基金構架運營,吸引更多資金精準投向新興產業領域, 比如京津冀協同六大重點產業鏈。同時,通過打造科學合理、接續引導的 “基金矩陣”等方式構建基金群,以高能級的基金群招引高質量的產業群。四是建立招商基金與主導產業發展基金相結合的 “攻防體系”,努力做到 “一縣一基金”。對標經濟發達省份,各縣 (市、區)應大力推廣招商基金,在可能情況下,力爭每縣都有一支基金。有條件的縣優先設立主導產業發展基金,對有上市潛力的企業及早投資。各市層面,可建立配套的招商母基金及主導產業發展母基金,為縣 (市、區)提供資金支持。
(作者為省政協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分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