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我省視察時明確要求 “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戰略基點,2022 年,全省研發投入強度首次達到2%,研發經費總額達848.9億元,同比增長13.9%,增速居全國第六位。但創新效率偏低、企業創新能力偏弱的局面仍存在??萍紕撔聦颖倍?,尤為重要和緊迫。據此, 提出以下建議:
一、圍繞傳統產業現代化、新興產業高級化、未來產業前沿化部署創新鏈
一是賦能傳統產業升級。積極推進鋼鐵、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管理創新,提升企業 “上云用數賦智”水平,加快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瞄準產業鏈短板和技術缺失,統籌項目、人才、平臺、資金等資源配置,部署鏈條完整、產業帶動明顯、創新能力較強的創新鏈。搶抓區塊鏈、人工智能、機器人、合成生物等領域底層技術基本成熟的戰略機遇,布局研發任務,拓展應用場景。
三是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聚焦前沿引領、顛覆式創新領域,支持有條件的行業領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并影響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領域,超前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先導性的前沿重大技術,開辟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二、堅持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雙輪驅動部署創新鏈
一是全方位聚集創新資源,激發自主創新動能。堅持全球視野,研究制定我省全方位提升創新資源配置能力的戰略規劃及配套政策,有機嵌入到雄安新區、自貿區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等重大決策部署中。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大力培育引進一流創新人才、企業、平臺、服務機構,推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
二是用好大院名校央企資源,探索協同創新范式。持續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及清華、北大等大院名校的對接合作,加快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聯合開展氫能、釩鈦、醫藥等領域重大技術攻關。持續用力引進央企總部及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等,充分發揮促進疏解、帶動創新、培育產業的作用。
三、聚焦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創新載體三大路徑協同推進部署創新鏈
一是做強企業創新主體,更好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融合發展中的主導作用。鞏固拓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實施效果,深化科技特派團制度,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企業創新聯合體,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引導大企業積極開放創新鏈、供應鏈資源,帶動配套企業創新開發中間投入品,形成 “龍頭帶動、配套跟進、集群創新”的共生格局。
二是優化科創平臺布局,實現平臺鏈對創新鏈、產業鏈的精準支撐。聚焦我省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的現實需要,全圖譜梳理產業鏈上下游核心創新資源清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精準布局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高能級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實現產業創新技術需求的精準供給。
三是打造高能級科創載體,做強產業創新發展的主陣地。牢牢把握雄安創新高地的戰略定位,發揮未來之城場景匯、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引領作用,聚集創新要素資源,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科學裝置在新區布局,大力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推進石家莊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廊坊、保定、秦皇島、唐山國家級創新型城市建設,系統推動全省高新區提檔升級,建設一批先進科技園區。
(作者為九三學社省委副主委、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