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我省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深入落實穩經濟、促消費系列政策措施,強化文旅政策創新和落地,著力提升旅游產品業態和服務品質,推動全省文旅經濟快速復蘇、持續向好,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產生了廣泛影響,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強省建設取得了喜人成績。
目前,我省旅游業發展特別是促進文旅消費仍存在著一些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一是文旅融合還不夠深。地方文化內涵挖掘闡述、轉化利用不夠深入,缺乏引領性強、知名度高的品牌、演出、食宿及文創產品。二是產業鏈條延伸不足。定制化體驗、生活方式營造、社群運營等軟性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部分產品仍停留在季節游、一日游、一頓飯的傳統形態。三是市場資源整合不足。區域合作機制不夠完善, “五帶”內資源整合不足,在定位開發、規劃建設、景區營銷等方面的協作深度、廣度不夠。四是要素支撐存在薄弱環節。 “快旅慢游” 的交通網絡還有堵點,部分景區集散中心、停車場等設施建設標準還不夠高,等等。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
一、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夯實客群引流機制,構建 “三全”旅游新格局
一是堅持以文化樹形象、以創新促融合, 強化 “文化+ 科技”賦能文旅項目建設,推動 “文化進景區”和 “景區秀文化”雙向發力,實現文化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二是深入推進 “全域全季全鏈條”旅游,總結推廣淶源 “四季游”經驗,發揮核心景區、特色節點區域帶動力,推動從單一景區景點向綜合旅游目的地轉變。三是以交通基礎設施旅游化改造提升和豐富夜間文旅業態為重點突破口,大力提高游客出行效率和體驗水平,讓河北景區更暢達,讓河北夜色更迷人。
二、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強消費引領機制,培育新的文旅增長點
一是把握文旅消費大眾化、品位化、服務化,進行全流程服務升級,多維度創新 “國潮”風格,提升文旅產品軟價值,促進從 “門票經濟”向 “綜合消費經濟”轉變。二是發揮傳統村落旅游對 “周邊游”的積極作用,將傳統民居改造為特色精品民宿,通過專業性、系統化托管服務推進鄉村旅游升級,打造燕山太行山鄉村旅游品牌。三是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機遇,主動融入后奧運經濟,積極推廣 “跨省游”,支持冰雪、溫泉、體育賽事、醫養結合同長城、大運河、紅色勝地文化旅游等聯動發展,培育河北文旅新品牌。
三、搭建多元協同平臺,加強合作聯動機制,促進文旅市場融合
一是搭建區域協同平臺,整合跨市、縣文旅資源,探索線路互通、游客互送、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合作模式,推進旅游目的地企業、景區合作。二是搭建人才培育平臺,加強省內文化旅游相關專業課程交流共建,增設當地景點景區歷史故事、傳統習俗等課程模塊,著重提升導游隊伍的歷史文化素養。三是搭建營銷推廣平臺,開展文旅產品設計、精品民宿服務設計、文旅美食品鑒等大賽,促進文旅消費市場、產品細分,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四、優化接待服務體系,強化服務保障機制,提升文旅融合軟環境
一是構建多層級旅游集散服務體系,加強交通樞紐、商業街區、景區景點等游客聚集區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或站點建設。深入開展高品質酒店、民宿創建工作,提升食宿、餐飲等場所服務水平和承載能力。二是加快推進智慧旅游建設,創新 “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化”旅游服務模式,全時段發布旅游景區景點、住宿場所位置分布、停車場、交通路線等信息。三是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動重點涉旅企業信用評價全覆蓋,打造安全、舒適的消費氛圍和體驗場景。
(作者為民盟省委副主委、保定市委主委、保定市政協副主席、保定市第二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