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2023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強調“要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河北中醫藥事業發展指明前進方向。省委、省政府堅定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呈現嶄新局面。河北作為中醫藥學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神醫扁鵲盡人皆知,酸棗仁、連翹、金銀花等40余種道地藥材馳名中外,中醫類醫療機構數量居全國前列。同時也存在中醫藥人才支撐不足、產業質量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等制約因素,需要在傳承創新發展中,實現由 “大”轉 “強”。
一、著力在 “傳承”上下真功夫,夯實中醫藥人才支撐
“一部中醫史,半部燕趙人”,燕趙自古名醫輩出,“金元四大家”中有2人是河北人。但目前,一方面中醫領軍人才稀缺,國醫大師僅有2人、中醫類院士僅有1人;另一方面,基層中醫人才還不能滿足中醫健康服務需求。
建議:加強高端領軍人才培養。開展 “終身師帶徒” 式的“大師班”高層次跟師教育,加強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培養一批中醫臨床大家和領軍人才,促進基層中醫人才規模和技能雙提升。支持河北中醫藥大學 “雙一流”建設,提升中醫人才培養質量,擴大本科層次中醫專業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招生規模,建立符合中醫特色的人才和學術評價標準,優化課程設置,讓中醫經典 “原汁原味”傳承,中醫理論 “與時俱進”發展。
二、著力在 “創新”上下硬功夫,加快振興中藥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強調,要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承和身體素質特點的 “中國藥”。河北中藥產業基礎雄厚,有 “千年藥都”和 “兩帶三區”優勢中藥材產區,有以嶺、神威等知名中藥企業,但也存在中藥材質量不高、新藥創新研發能力不足、有核心競爭力的中藥產品和品牌較少等問題。
建議:全面提升中藥飲片質量。藥材好,藥才好。加強中藥質量多部門協同監管、全流程監管,建設全省統一的質量追溯平臺,在飲片現代化生產中更多體現傳統炮制工藝的品質要求,提升飲片質量。搭建創新研發平臺。爭創雄安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組建雄安現代中藥創新中心,建立“雄安中醫藥智庫”。搭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中試孵化平臺和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帶動我省現代中藥產業快速發展。創建“特色冀藥”品牌,發揮經典古方 “廣泛應用、療效確切”的優勢,將經典古方挖掘和新藥創新研發相結合,形成一批知名中藥品牌。
三、著力在 “發展”上下實功夫,持續提升服務能力
中醫藥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雖然我省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中醫藥服務體系,但是高水平中醫醫院缺乏、中醫藥參與公共衛生和應急救治作用不充分、醫保報銷比例偏低等情況,限制了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持續提升。
建議:推動中醫醫院建設和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相結合”。加快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圍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構建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上下聯動、醫防融合、優質高效的中醫醫院服務體系。推動中醫藥發展與公共衛生和應急處置“相銜接”。完善有利于發揮中醫藥治療作用的運行機制,建立多學科協作機制,提高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整體能力。推動醫保政策和激勵保障政策" “相統籌”。支持更多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中醫行業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機制,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民進省委副主委、河北工業大學校園建設與管理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