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我是特邀委員記者,您能接受我的采訪嗎?”在今年省政協全會上,10位來自不同界別、不同領域的省政協委員擔當“特邀委員記者”,對大會進行了全程報道,架起了會場內外溝通的又一座橋梁。
據省政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靳曉娟介紹,這是省政協第二次設置特邀委員記者,第一次是在2022年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是為了應對疫情期間上會記者人數急劇減少而作出的創新之舉。“與第一次的被動選擇不同,這一次我們主動為之,更加看重委員記者參與兩會新聞報道本身的價值意義,更加看重委員記者參與兩會新聞報道所能發揮的獨特作用,更加看重委員記者參與兩會新聞報道所呈現出的體裁的豐富、角度的新穎、內容的鮮活。”
為提高采訪質量,省政協還特別組織召開了特邀委員記者座談會,安排他們與大會新聞組、有關媒體工作人員見面,一方面請媒體同志介紹欄目設置、稿件要求等;另一方面讓委員記者暢談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便于工作對接和有針對性地提供稿件。按照這次會議的要求,委員記者在會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1月19日是委員報到的日子,也是委員記者登場亮相的日子。
從登上汽車的那一刻起,聶立芝委員就忙碌起來,用鏡頭展現了住唐省政協委員豪情滿滿啟程奔赴省會的全過程。楊曉虹委員進入“狀態”的速度也不慢,完成報到手續后就開始不停地“尋找”委員,成功地獲取了多條采訪視頻。高新國委員雖然報到得比較晚,但卻成功地讓熟悉他的一位新委員和一位老委員結成了“對子”,并把他們相互學習交流的情況記錄了下來。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聶立芝委員搭檔葛昌秋委員,用視頻的方式連夜采訪了3位委員。
寇學臣委員利用自己委員記者的身份,邀請多名委員一起探討打造石家莊“書寫名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與另一名委員記者李延強就非遺文化傳承進行了交流;楊潔委員第一天就提交了6篇有關科技創新方面的采訪素材和成稿;馮月亮委員開始了“委員的一天”的拍攝計劃,盡可能地全景展現大會;連任委員、連任特邀委員記者的雙重身份,讓王旭輝委員“感到了沉甸甸的信任和責任”;孔慶梅委員表示,“我將從一名委員的角度,用心發掘省兩會的點點滴滴,發出好聲音,傳遞正能量。”
10位委員記者克服了會期短、履職任務重、采訪時間有限等種種困難,高效提供了150多條新聞素材、63篇稿件,均被省內外有關主流媒體采用、發表,并通過網絡新媒體得到了廣泛傳播,有的視頻報道點擊閱讀量超百萬。與此同時,10位委員記者的“本職工作”同樣出色。全會期間,他們認真參加審議、討論,踴躍發言,28次發言全部被會議簡報刊登;共向大會提交個人提案65件、聯名提案4件,樹立了新時代政協委員新樣子。
“雖然采訪設備差點兒,技術不如專業記者好,但是大家的態度是嚴謹的,付出是真誠的,傳播效果也是不錯的。”委員記者們表示,從以前的被采訪對象變成采訪者,大家從記者的視角看到和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是一次非常棒的經歷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