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視頻內容整理)
今年參會,我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就是委員記者。
今天(1月19日)下午,省政協委員開始報到。在駐地,我們看到大會工作人員正在組織簽到、發放會議資料,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群眾的所需所盼就是委員的所思所想。今年的兩會,省政協委員們都帶來了哪些提案和建議呢?為此,我采訪到了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汪娟委員。
“因為身份上的變化,我這回帶來的提案的關注點發生了變化。在上一屆的時候,我是基層文藝院團的一名文藝工作者,關注點更多的是在基層的文化惠民工作上;這次我進入高校進行藝術教育,更多關注高校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他們的就業等問題。”汪娟委員說。
文化自信自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汪娟委員告訴記者,在今后的工作,特別是教學當中,會堅持把優秀傳統文化引入到課堂。“比如對我們的河北民歌進行加工、修改和提高,比如我們的戲曲,用戲歌的形式加以表現,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到戲曲,讓他們多聽多唱,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喜歡上我們的傳統文化,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行傳承和推廣,讓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她說。
除此之外,我還采訪到了王振顯、丁萍、唐麗、張威等委員……委員的提案關系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同時也與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會間,我將和廣大政協委員一起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為推動河北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為寧晉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