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舊金山,白蘭這個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無一官半職,只是中華總商會的顧問,卻有人稱她為“舊金山的地下市長”。2016年9月18日,白蘭因病去世,享年68歲。舊金山市全城下半旗志哀,她生前所居住的路被命名為“白蘭路”,4任歷屆市長出席葬禮,靈車在華埠繞行,專程回到她生前最愛的中華總商會及東華醫院,沿路眾多華裔民眾及商家夾道哀悼,警員開路,送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2022年11月12日,舊金山地鐵Chinatown(中國城)站,以白蘭名字命名。我出任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期間,和白蘭交往頻繁,結下了深厚友誼。
華人參政的推動者
白蘭生于長沙,在澳門讀中小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碩士研究生畢業。1972年,她到當年舊金山最大的英文報紙《紀事報》工作,成了《紀事報》史上第一位亞裔記者。在《紀事報》工作的10年,白蘭看到了當地許多針對華人的歧視及不平事,深感華人社區缺乏主流社會的政治力量,于是,她打定主意要竭盡全力支持華人進入政壇。她推動產生了舊金山有史以來第一位華裔市長,由此成就了一段海外華人傳奇。
2011年11月9日,美籍華人李孟賢當選為舊金山市市長,這是舊金山歷史上第一位民選華裔市長,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有華人擔任美國大城市的市長。對于占舊金山總人口四分之一的華裔和三分之一左右的亞裔群體而言,李孟賢的當選具有里程碑意義。但奇怪的是,當時美國主流媒體就此事報道更多的卻是一位華人老太太——白蘭。
《星島日報》說:“第一位華裔美國人當選舊金山市市長,或許,沒有人比白蘭更為此事感到開心了?!薄妒澜缛請蟆飞踔潦褂昧诉@樣的標題:《白蘭,首位華裔市長幕后推手》《舊金山市長的關鍵推手——白蘭》。
沒有白蘭的積極推動,李孟賢就不可能當選為舊金山市市長。白蘭多次對我說,選前她曾不斷鼓勵李孟賢參選,唯一原因是要為舊金山創造第一位華裔市長的歷史。所以,李孟賢于2011年8月8日宣布參選前,她不間斷地向李解釋他肩負的歷史責任,希望他為華人社區福祉而參選。
白蘭只是一個華裔移民,既不是富翁,也不是權貴,她在舊金山推動華人參政為什么會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呢?從主觀方面講,白蘭在舊金山打拼了幾十年,同大陸僑團和臺灣僑團、同老僑和新僑、特別是同粵籍僑胞關系密切,又擔任中華總商會顧問;白蘭有超強的公關能力、協調能力、共情能力,講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粵語和普通話,口才好,敢講話。從客觀方面講,華裔占舊金山人口總數的近四分之一,華人駱家輝擔任過華盛頓州州長、趙小蘭擔任過美聯邦政府勞工部長,這為華人競選舊金山市長獲得成功做了有益鋪墊。
華裔移民來美100多年,活動主要集中在中國城內。白蘭在華人社區里,選擇有發展前途的年輕人,讓他們在服務社區的工作中,鍛煉培養從政能力,在基層建立華裔乃至亞裔政治力量。
我出使舊金山期間,多次聽到關于白蘭和首位華裔市長李孟賢的故事。當問到李孟賢當選市長后她的內心感受時,白蘭說:“當時我真是欣喜若狂。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終于選上了一個華裔市長。”
過去幾十年間,雖然舊金山市華裔乃至亞裔社區政治力量漸趨壯大,但從政界聽不到華人的聲音。發展到如今在全市范圍內都不乏華裔高層官員,華人可以當選大城市的市長,白蘭功不可沒。
華人醫院的籌款者
1975年時,白蘭在《紀事報》已工作幾年,與華人社區有了聯系。為了保留一所有百年歷史的華人醫院——東華醫院,她竟然向《紀事報》提出短暫停職的要求。
東華醫院全稱為舊金山僑立東華醫院,創建于1899年,初時稱為東華醫局,意為廣東華人的醫院,由華僑出資捐助設立,位于舊金山唐人街,是早年服務華人社區的唯一醫院,迄今為止仍是美國唯一一所由華界管理、為華界服務的大型醫院。美籍華人武打電影演員李小龍就出生在東華醫院。
“東華醫院董事會找我幫忙,我很擔心從此失去華社唯一的醫院,挽救醫院的工作很需要時間,我就決定為保留東華醫院而向《紀事報》提出短暫停職?!卑滋m說。白蘭找了當時州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前舊金山市長艾格諾斯等幫忙,成功爭取到聯邦政府為東華醫院撥款。停職一年多、挽救東華醫院一事塵埃落定后,白蘭又返回《紀事報》工作。1979年,東華醫院新醫院大樓交付使用。
隨著華人社區對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政府法規對醫療單位的要求不斷提高,擴建全新的、現代化的醫院大樓成為董事會的迫切任務。2012年9月12日,受白蘭等一眾僑社領袖的影響,舊金山市市長李孟賢簽署法案,批準了東華醫院新的大樓設計方案。
重建需要1.5億美元資金,這些資金三分之一來自醫院,三分之一來自銀行借貸,余下的靠捐款。于是,白蘭主動擔任東華醫院籌款委員會主席,竟然以一己之力籌得3000多萬美元,重建華東醫院的目標順利實現,白蘭陪同李孟賢市長出席了東華醫院新醫務大樓落成啟用典禮。
東華醫院在為華社同胞服務、提高當地健康水平、加強與中國醫療同行交流合作方面邁上了新的臺階。特別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盡管舊金山是美國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市,也被認為是新冠疫情傳播風險最高的地區,然而由于舊金山東華醫院為華埠“保駕護航”,唐人街最終逃離了疫情的侵襲。東華醫院在當地華人媒體上及時發布信息,督促人們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免費為大家核酸檢測,東華醫院最終只有幾例新冠確診病例患者,其中包括68歲以上的老年人,并且所有患者都活了下來。這一奇跡的出現,凸顯了白蘭貢獻的時代價值。
華埠利益的促進者
1983年,為了全身心投入華人社區的服務工作,白蘭第二次離開《紀事報》。具體說,就是加入中華總商會,以總商會為依托,促進舊金山中國城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舊金山中國城也稱“唐人街”,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城,是亞洲以外最重要的華人社區之一。
由于白蘭動用各種影響,許多想將中國城改造為商業中心或豪宅聚落的改造方案,最后全被市議會駁回。白蘭積極游說、影響市政府,使政府投入更多預算,不斷改善中國城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白蘭最出彩的成就是她當年推動的“中央地鐵”計劃。這條地鐵從舊金山海灣直通中國城,整個造價約17億美元。如果不是白蘭的積極推動,地鐵線就不可能穿過中國城。當時支持或反對這項計劃的人爭論激烈,但雙方人士都知道白蘭是“中央地鐵”計劃的幕后主要推手。這一重大工程可以讓中國城繼續繁榮并保持生氣和活力。由于白蘭的努力,中國城通過地鐵同四面八方連接起來了,其價值和意義之大,誰都清楚,無論怎么評價,都不為過。
白蘭一方面積極推動中國城的硬件設施建設,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加強華人社區軟實力建設,極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一年一度、由中華總商會贊助的舊金山中國春節花車大游行,就是由白蘭負責的。每到游行期間,由僑團、中美企業組成的數百輛花車隊伍,浩浩蕩蕩、載歌載舞地穿過舊金山大街,加州政要、大腕明星和社會名流,隨上百支游行隊伍一起閃亮登場,總能吸引上百萬路人駐足觀看和美國許多主流媒體現場直播。
白蘭涉足政治運作也讓其付出了代價,她為服務華社做出了很大犧牲。她選擇了不結婚,不要孩子,因為這些會分去她用于服務社區、政治運作的時間。她說,自己成為社區活動家,為了社區會有很多訴求,但為了自己卻無所求。交往中,我發現白蘭喜歡吃東坡肉這道菜,她獨身生活,自己不會做,于是,我囑咐總領館廚師每月給她做一份,送到她家里。
我曾問白蘭:“你的政治運作屢屢成功,特別是成功推出了第一位華裔市長,你的成功秘訣是什么?”她回答:“沒有私心,做任何事,沒有私心才會成功。我做事一向不求別人回報說感謝?!卑滋m也認為,如果有能力做得到,為何不幫幫別人?不善用自己的能力,就如同虛有,沒有意義。
2014年11月,我離任回國,前往舊金山機場登機,最后一次見證了白蘭不同尋常的影響力。幾十人到機場送我,到安檢口時進不了機場,于是大家揮手告別。只有白蘭一直把我送到登機口,機場人員都認識她,都為她放行。但從未想到,這次分別,竟成永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