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搞收藏是花了精力和心思的,現(xiàn)在雖然年紀大了,但只要一提到淘寶,再遠的行程都擋不住他。父親手里的藏品,如宋代油滴盞、明代投壺、清代鼻煙壺,總能讓人陶醉在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之中。
在父親的影響下,我也愛收藏,玩收藏雖然有些年頭,但仍覺手中沒有特別中意之物,在后來的多次淘寶中,也未能如愿。手中雖有一些雅玩,但看到父親精心收藏的物件,仍覺得差距太大,于是我決定,請有豐富經(jīng)驗的父親與我同到外地古玩市場淘寶。
我與父親同去的是遙遠的西部邊陲某古玩市場,這是個規(guī)模較大的古玩市場。這次西部之行,我想淘得一個古代家常用品,好進一步了解日常用品是如何演變發(fā)展成現(xiàn)代時尚家居用品的。
父親開始領著我在古玩市場淘寶。他老人家步履緩慢地走在前面,逐個商鋪細細找尋,目光犀利而有神。忽然,父親把目光掃向一頂古代帽子,我一眼就看出這是一頂古代五梁冠。但父親又搖了搖頭,示意這是一件現(xiàn)代仿制品,于是,我們便又走進另一家商鋪繼續(xù)找。出出進進,就這樣大半天過去了,連古玩的影子也沒淘到。我有些失落地瞧著父親,心想,這次遠道之行又白來了。父親站在那里凝神靜思,片刻之后,叫我往回走。在一個僻靜的不起眼的拐角處,原來被我們疏忽的一個窄小的商鋪出現(xiàn)在面前。
父親前腳走進去,我后腳緊隨而入。忽然,父親目光落到一個小銅鏡上。我湊過去瞧瞧,小銅鏡上還有一個細細的小手柄,樣子乖巧,很是討人喜歡。父親瞧了再瞧,最后果斷出手買了下來。出了門,父親對我說:“這是古代小手鏡,拿回去妥為收藏吧。”回到家里,我就請來行家做鑒定。行家說,小手鏡是真品無疑,為明代制品。我開懷而笑,在父親的幫助下,我終于收藏到一件珍品。
父親幫我選中的這面小手鏡,小巧玲瓏,便于攜帶。它直徑8厘米,手柄長5厘米。銅質(zhì),包漿圓潤,小巧輕薄,輕巧可人,刻有醒目的植物圖案,充滿濃郁的自然氣息,乃實用照容器物。我常拿出來與藏友共同賞玩,每每此時,古代手鏡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便在我眼前閃爍不停。
父親見我如此喜愛這面小手鏡,對我說:“在古代,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整理衣帽。但是用鏡子只能看出自己表面的不足。而找到交心的知己,他們才會直言不諱向你提出本身的缺憾。通過朋友的提醒,讓你減少犯錯的機會。也只有傾聽別人的意見,才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準確,所以古代才有‘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話。”
我點點頭,父親的話我明白,他是想告訴我,多聽別人的評價,這樣有助于正確認識自己。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照鏡子,正衣冠”,我們每個人也要經(jīng)常“照一照”自己,以寬容的態(tài)度、虛心的姿態(tài),聞過則喜,聞過則改。
從那以后,這面明代的輕巧小手鏡成了我收藏中的最愛,因為它不僅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還藏著父親對我的期望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