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章道潤
(1.安徽金寨干部學院,安徽 六安 237000;2.安徽財經大學 法學院,安徽 蚌埠 233017)
偉大思想的生成發展,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和豐厚文化的滋養,更離不開偉大實踐的孕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統一戰線是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時期發揮著重要作用?!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時代發展大勢和中國具體國情實際,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統一戰線思想,科學升華凝練了黨百年來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統一戰線的新觀點、新論斷,推進了一系列新舉措、新實踐,開創了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實現了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理論與實踐的新飛躍。
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分別立足于各自時代的社會發展,根據蓬勃發展的無產階級革命的需要,進行了一系列關于統一戰線的思想論述和革命實踐,極大地擴展了無產階級對抗資產階級的革命力量,為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指導。1840年10月,恩格斯在德國城市不來梅的《知識界晨報》上刊發了著名的《唯物論和虔誠主義》,恩格斯論述到“在同宗教的黑暗勢力斗爭的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結成統一戰線”[1]。這是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統一戰線的概念,用此來進行反對宗教的革命斗爭。后來面對新的革命形勢需要,恩格斯給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倍倍爾寫信時強調,要注重進行革命的準備和把握革命的時機,避免資產階級政黨“結成統一戰線來反對我們”[2]。旨在提醒德國的無產階級運動要善于利用資產階級各個政黨之間的相互斗爭,從而把握時機推進無產階級運動的進行,倡導無產階級要重視統一戰線工作,以此來對抗資產階級各政黨可能建立結成的政治聯盟。
馬克思關于統一戰線的概念、方法以及重要意義都作了系統的重要的論述。1848年2月,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號召:“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盵3]無產階級革命獲得勝利可能的基礎條件,就是必須依賴無產階級穩固的團結統一,這也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推動建立國際工人協會的出發點之一。國際工人運動協會的重要使命就是加強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的團結聯合,使得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無產階級和支持無產階級運動的力量可以建立統一戰線,為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撐。1849年2月,馬克思在《施泰因》中論述道:“當問題在于同現存的政府作斗爭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同我們的敵人結成同盟?!盵4]無產階級為了實現這全人類自由解放的目標,可以同敵人進行聯合。馬克思指出:“小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與革命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盵5]由此可見馬克思始終把建立聯合的統一戰線,當作為實現革命目標的重要策略工具。馬克思關于統一戰線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工農聯盟思想,極大地擴大了無產階級的同盟范圍,壯大了無產階級的革命力量。
列寧指出:“必須極留心、極仔細、極謹慎、極巧妙地利用敵人之間的一切‘裂痕’。”[6]來建立最廣泛的同盟,盡管這樣的同盟可能是暫時的、不穩固的。在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的新階段,世界無產階級運動展現出新的變化和特征。列寧特別重視建立和鞏固工農聯盟。俄國當時處于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的階段,農民占據了俄國社會人口的大多數。列寧科學分析了俄國的社會現狀和無產階級革命實際,強調必須建立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才能實現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列寧還特別強調應該實現無產階級政黨內外的聯合,即無產階級政黨應當同支持無產階級的其他政黨進行聯合,爭取一切有利于革命進行的力量。
在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華夏先輩們在自信自強、勤勞勇敢的勞動實踐中,孕育出了寶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就蘊涵著豐富的統一戰線思想,這是新時代統一戰線理論和實踐發展的重要智慧來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統一戰線思想,首先就體現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政治謀略中,是中國古代政治博弈和軍事斗爭的重要手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統一戰線思想,還蘊涵在傳統的哲學論述中,特別是以儒家學派為代表的一系列關于“和”“合”的論述當中,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重要來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之源。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雖然沒有明確統一戰線的概念,但是在諸多的歷史事件發展進程中,都充滿著堅持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春秋時期齊桓公和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策略,最終齊國在這一戰略的指引下,成功實現了齊國在春秋時期的稱霸。由此可見,構建穩固的統一戰線有利于事業的發展。中華文明發展史上這些著名的歷史事件,都蘊涵著樸素的堅持統一戰線的智慧和方法,體現中國古代的先民們已經熟練地運用統一戰線來進行政治博弈和軍事斗爭。儒家思想當中關于“和”“合”思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于統一戰線的集大成。儒家思想強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就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倡導“求同存異”,追求“和”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中引用《三國志》中的:“和羹之美,在于合異”[7],意在強調尊重差異,堅持“和而不同”和“求同存異”。即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共同前進,但是要允許有差異的存在。在“求同存異”中,“同”是前提,“異”是從屬,而統一戰線就是在共同的政治目標的指引下,允許差異性的存在。“求同存異”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原則之一,這就源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而不同”觀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特別是堅持“和而不同”的重要觀點,展現了中華民族敢于創造的民族特色、民族智慧,是新時代統戰工作中“大團結、大聯合”的重要思想源頭。
偉大的理論必然來源于偉大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成發展,是根植于黨百年堅持統戰的創造性實踐。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開篇就強調統一戰線的重要意義?!罢l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盵8]意為必須弄清楚中國革命中朋友與敵人問題,從而廣泛地團結支持革命的朋友??谷諔馉幈l后,毛澤東認為:“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條件,是抗日統一戰線的擴大和鞏固。”[9]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關鍵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民族的抗戰,在廣泛的范圍內凝聚抗日人心,極大地匯聚抗日力量,直到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1939年,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把“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作為中國共產黨不斷克敵制勝、發展壯大的“三大法寶”。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立足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祖國統一大業的時代特征實際,提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10],對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工作內容方法做了重要調整,將原來的“革命統一戰線”發展為“愛國統一戰線”。這一重大創新賦予了統一戰線新的科學內涵,在改革開放和祖國統一的宏偉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愛國統一戰線的感召下,工人、農民、學生、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等,紛紛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貢獻力量。尤其是加強大陸和港澳臺地區的密切聯系,大力支持相互之間探親、訪友、旅游等,增加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終“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門問題上的偉大實踐,極大地驗證了“愛國統一戰線”的科學性。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實際,始終高度重視推進統一戰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論論述和重大的實踐探索。習近平強調:“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盵11]在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必須始終堅持尋求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大公約數,努力凝聚起不懈奮斗的磅礴偉力。在新時代,黨不斷促進同各民主黨派的交流,推動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努力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來喚起全體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有力地調動了一切致力于中華民族復興的發展合力。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實際,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創造性地豐富發展了統戰理論的內容,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其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集中展現為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全面領導、不斷鞏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堅持民族大團結大聯合等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內容博大精深、內涵科學深刻,其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堅持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做好統一戰線工作的重中之重,既是這一論述的核心要義,也是新時代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根本原則遵循。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盵12]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貫穿于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領域和人民群眾事業的全過程,是貫穿在黨和國家事業的方方面面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是黨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最根本的就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這是其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匯聚起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合力,關鍵就在于充分發揮黨舉旗定向的根本性作用。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必須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全方位、全過程,這是推動統一戰線沿著正確發展方向和創新工作方法的必然選擇。從國際來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導致了人類社會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世界各國人民迫切需要同舟共濟,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克時艱。從國內來看,黨和人民事業飛速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光明前景,但與此同時改革進入深水區,新舊矛盾可能會疊加影響;外部勢力不斷干擾破壞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黨面臨的“四種危險”“四種考驗”也仍然存在。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新的使命,面對“激流險灘”,甚至是“驚濤駭浪”,必須用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來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中國共產黨一貫善于在疾風暴雨、風急浪高中領航掌舵、行穩致遠,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根本優勢,發揮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中的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重大作用。用和平發展、互利共贏來廣泛凝聚國內國際共識,形成世界人民為美好生活共同奮斗的生動局面。
實踐證明,愛國統一戰線是有利于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民族復興進程的重大方針政策之一。中國共產黨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根本任務的把握,來建立符合實際的統一戰線,從而匯聚起克敵制勝和執政興國的磅礴偉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堅持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是黨立足新的國情發展實際做出的重大科學決策。堅持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是致力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符合海內外中華兒女對民族復興的殷殷期盼。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清醒地認識到,實現民族復興還必須苦干實干,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必須用愛國統一戰線來統一思想、鼓舞斗志、匯集智慧、凝聚力量,把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共創偉業。始終堅持和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是黨匯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決策,是繼續取得新時代新的歷史性偉大成就的重要法寶。
在新時代,黨始終堅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就是為了廣泛地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形成致力于建設現代化強國和民族復興的強大合力。習近平強調:“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決定事業成敗?!盵13]在百年奮斗的歷程中,黨不斷堅持運用統一戰線的戰略方法,來獲得人心向背、力量對比的優勢,從而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暗玫蓝嘀?失道寡助”。在新的歷史時期,黨領導全體中華兒女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用這一宏偉目標樹立偉大旗幟,就是要把全體中華兒女匯聚到這面大旗之下,凝聚智慧、匯聚合力,共創民族復興偉業。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就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是當代國情賦予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歷史使命。
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就必須堅持中華民族大團結大聯合的永恒主題。習近平指出:“統戰工作的本質,就是大團結大聯合?!盵14]“大”指的就是統一戰線工作范圍之廣大,“團結聯合”就是指中國共產黨愿意同一切致力于現代化建設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業的力量團結聯合,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推動發展。堅持中華民族大團結大聯合,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的永恒主題,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和利益牽扯,要把不同階層、不同思想的人凝聚到一起,就是要靠大團結大聯合的基本方針,要始終堅持在最廣闊的范圍內堅持思想引領,不斷凝聚共識,努力畫出團結協作的最大同心圓。
習近平強調:“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盵15]民族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這樣的宏偉藍圖是影響深遠、規??涨暗?這就必須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永恒主題,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體中華兒女向著民族復興和美好生活的目標共同奮斗。堅持中華民族大團結大聯合的永恒主題,最關鍵的就是處理好一致性和多樣性的辯證關系,既要讓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運行發展井然有序,又要讓新時代的愛國統一戰線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習近平強調:“要在尊重多樣性中尋求一致性,不要搞成清一色?!盵16]既要尊重統一戰線內部不同階層、不同的派別的多樣性,又要在多樣性中尋找統一性,廣泛凝聚共識。在處理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一致性時,一方面是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來鞏固已有共識,在鞏固已有共識的基礎上,不斷堅持凝聚新的共識。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揚民主,關鍵在于始終堅持求同存異。在處理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多樣性時,關鍵在于不斷尊重差異,允許不同派別擁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合理發聲。
實踐孕育理論產生,理論推動實踐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征程上做好統戰工作的必然遵循,具有極其重要的時代價值。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成發展,極大地推進了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還必將為世界人民團結友愛的幸福生活貢獻中國智慧。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指導新時代做好統戰工作的重要理論遵循,是新時代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總是善于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為黨和人民事業的興旺發達提供堅強保證。新中國成立后,由于黨成為掌握全國政權的執政黨,為順應時代發展,這一時期黨的統一戰線戰略也發生了重大的調整。中國共產黨堅持團結各民主黨派和黨外人士,建立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和國民經濟恢復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立足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的基本國情,鮮明地指出“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17]。隨著改革開放重大決策的推進,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上來,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緊密團結各種黨外力量,努力匯聚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有利于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磅礴力量。堅持統一戰線的寶貴經驗,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經過實踐反復檢驗得出了科學真理。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由弱到強、由弱勝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終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
在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取得了飛躍性發展,這是系統總結升華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堅持統一戰線的奮斗實踐的智慧結晶,是開創新時代全面開創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的科學理論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重要思想的生成發展,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廣泛凝聚人心、匯聚合力的強大思想指引,是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新時代新征程上,黨和人民攻堅克難、勠力同心,致力于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必須始終堅持黨關于統一戰線理論最新成果的理論指導,繼續堅持和運用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中,黨堅持把統一戰線工作擺在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位置,努力構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在各項工作中,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黨關于統一戰線理論創新成果地生成發展,是黨立足于世界變局和當代國情,對統一戰線工作作出的戰略思考,從而為黨的事業興旺發達提供最廣泛、最深厚的理論支持。
習近平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新時代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共識提供了新的遵循,是推動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動力之源。只有經歷過歷史苦難的民族,才會懂得民族偉大復興的寶貴。中華民族是創造過燦爛輝煌的偉大民族,在人類文明歷程中曾長期處于領先地位,但近代以來在列強的侵略下,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致力于民族復興的進步力量,經過長期努力,實現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獨立,并向著新的宏偉目標不斷前進;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黨開拓進取、銳意創新,大踏步趕上了世界。百年征程初心如磐,黨的一切奮斗創造,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仡欀悬h致力于民族復興的百年歷程,是始終貫穿堅持統一戰線的方法原則的。黨總是善于在不同歷史時期運用統一戰線來達成共識、凝聚人心、匯聚合力,始終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是黨實現民族復興歷史偉業的強大動力之源。
黨百年奮斗取得重大歷史成就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就是始終堅持統一戰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定不是個別階層、個別黨派、個別群體的復興,而是包含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偉大復興。這一宏偉目標是自近代以來全體中華兒女的最偉大夢想,也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不斷追逐實現民族復興這一宏偉目標,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在新征程上,黨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中國共產黨和全體中華兒女還必須始終堅持緊密團結、不懈奮斗。開創新的歷史偉業,必須始終堅持構建統戰的新的發展格局。這一重要思想地生成發展,是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大團結,鑄牢民族意識共同體的強大動力之源。必須準確把握這一重大理論創新的深刻內涵,在新征程上廣泛凝聚共識,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關注全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始終堅持站在人類社會發展和世界歷史發展的正確一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就是包含中華民族的大聯合和世界人民的大聯合的重大理論創新,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基礎之一。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18]當今世界,各種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宗教問題、民族問題、地區沖突問題等頻發,都處于集中顯露時期。中國共產黨愿意同世界人民緊密團結、同所有致力于人類社會發展的進步力量同頻共振,為共同建設人類家園和平發展的和諧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這一重要思想的生成發展,就是始終致力于構建世界范圍內的大統戰格局,在全世界的廣大范圍內求同存異、廣泛聯合的科學思想。黨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高度的使命擔當關注人類世界的前途命運,為當今世界的和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疊加,國際力量對比調整更加深化,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等“新冷戰”與“熱戰”交織,世界人民越發渴望建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型世界格局。習近平強調:“中國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19]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取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成果,加快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在新時代,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國家、地區、民族,同一切進步力量建立大聯合,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國際戰略,關鍵在于堅持“求同存異”的基本原則,尊重世界多國家、多民族、多宗教之間的差異,在差異中尋找共識。必須堅持建立最廣泛地致力于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正義聯盟,實現世界人民的大團結大聯合。這一重要思想對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重要意義,是實現全人類大團結大聯合的理論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