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張黎黎 蔣媛竹
“男3棟112室的同學,在校領導的現場督導下,深受觸動和鼓舞,訂立寢室公約,他們利用3 天課余時間,對寢室進行全面整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評為‘五星示范寢室!”近日,衡南一中宿管群內一條消息引發師生熱烈討論,“粗線條”的男生在短短幾日,實現了宿舍大變樣。
這是衡南縣教育系統2023 年“示范辦公室”“示范教室”“示范寢室”(以下簡稱“三室”)評比活動中的一個縮影,也是該縣教育系統全體師生文明素養及營造優美育人環境成果的良好展示。
全面動員“底色”亮
一個小切口的“三室”評比活動,為何能在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產生全方位的育人效應?趁著盎然春意,記者走進衡南縣內多所學校,以感官洞見校園環境中的清新活力。
又到香樟落葉時,春風一吹,樹下卻無枯葉。這是記者在衡南一中校園內見到的場景,樓宇建筑之間,樹影重重疊疊,道路依舊干凈整潔。
“學校年年都在進行環境提升行動,去年的‘三室評比,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質。”該校黨委書記賀朝暉說道,環境扮靚了,師生的精氣神更是有了喜人的變化。
最直觀的轉變在寢室。示范寢室創建下,每名學生都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把宿舍變成了溫馨的家。那些學習基礎稍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了自己的長處,并通過宿舍集體相互促進、向前沖刺。信心增強了,以前不敢想的心儀學校,成為了寫在墻頭的具體目標。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才是環境育人最理想的落腳點。”賀朝暉說,學校始終把生態校園建設與學生德育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以環境育人為引領,著力于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每一位“大先生”的專業發展,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全力創建“特色”足
除了學生在身體力行中獲得實踐進步,各校教師隊伍也正主動求變,將團隊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在云集聯合學校明德小學,每個教師辦公室都彰顯著獨特氣質,由于各辦公室按年級組編排,不同的科任教師聚在一起,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
走進明德小學校園,窗明幾凈、綠意盎然;在教學樓內的走廊上,傳統文化名言、經典名句比比皆是;無論教室或辦公室,每一面墻壁都營造著文明與優雅,可謂“一墻一廊皆文化,一草一木蘊教育”。
“一開始會覺得人多的辦公室難管理、不配合,但眾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廣益后的辦公室環境創建產生了喜人的效果。”學校副校長崔光錦告訴記者。由數學老師唐巧文擔任“室長”的辦公室有成員20 人,大家在這位老大姐的帶領下各美其美:寫得一手好字的老師、擅長畫畫的老師把作品裝裱上墻;愛種花的老師為所有人搭配桌上綠植,整個辦公室舒心典雅。
“作為老師,言傳身教很重要。把自己的辦公環境扮靚了,學生到辦公室來感受到舒適氛圍,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對教師自身而言,整潔優美的工作環境同樣是幸福感和歸屬感的彰顯,團隊凝聚力也在增強。”唐巧文說。
將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有機融入學校環境文化建設后,明德小學創設了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
全員參與“本色”純
當然,“三室”創建同樣是勞動教育的延伸,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同去勞動、去創作、去巧思,實踐也有了榜樣的力量。
在江口聯合學校中心小學,班級認養綠植活動為“三室”評比增色不少。各班教室里出現了許多“新朋友”——綠蘿、花燭、仙人掌……學生們一下課就興奮地奔向教室的植物角,與科任老師一同為班級認養的綠植掛上認養牌,隨后三五成群地為“新朋友”澆水、除黃。
一系列有效舉措拓寬了師生對植物的認知,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如今春來到,植物角也成了學生們的最佳“打卡點”,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校園增添了一抹抹綠意。
而衡云中學的環境創建則更加凸顯“師生共進”的可貴。該校教師隊伍以年輕教師居多,所以大多數全校活動都是師生打成一片,共同進步成長。
“建校初,全校大掃除是學生自己去做,然后由老師和學生會檢查;到后來,變成了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去做,然后學生自己來檢查。”該校學生處主任張榆東說,學校的衛生管理自查制度已經持續了5 年,而今每位在校學子都是以主人翁姿態去看待環境保潔。
“示范‘三室創建不是‘一時之風,更是我們全縣各校持續努力、不斷追求的目標。我們將始終保持對教育的熱情和執著,以善作善成、久久為功的精神,推動‘三室創建的深入開展。”衡南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華軍告訴記者,校園環境創建,是一場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接力跑。
下一步,衡南縣教育局將在“三室”創建的基礎上,將學校廁所環境整治納入創建內容,以點帶面、以面帶全,打造富有衡南特色的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