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宇 全姝瀾
“看到鮮黃色的花朵,聞到淡淡的清香,豎起耳朵仔細聽,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四月芳菲,保靖縣清水小學大灣村教學點校門前的油菜花盛開如海,幾名學生在教師向仕菊的帶領(lǐng)下走進花叢,探索自然的奧秘。
自1984 年踏上教學崗位,40 年來,向仕菊幾乎都在教學點和片區(qū)完小工作,獨自堅守大灣村教學點已有十年之久。花開一年又一年,她日復一日守候著農(nóng)村的花朵成長。
記得剛來這個小山村時,師生還擠在破舊的村部舊址。向仕菊積極申請修建學校,在教育行政部門和村干部的支持下,建成了一座現(xiàn)代化的新校園。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上紅旗飄揚,大型幼兒滑梯、乒乓球臺、籃球架等一應俱全。“我最喜歡我們的學校了!”孩子們滿足地說道。
農(nóng)村學生多為留守兒童,行為習慣缺少家長的引導,向仕菊便言傳身教。她在學校總是笑臉盈盈,上課說話十分耐心,孩子們做事也不驕不躁,與人交往熱情禮貌;她把校園內(nèi)大小事物歸置得井井有條,孩子們活動過后也習慣物歸原處;她習慣零星垃圾隨見隨撿,孩子們見了有樣學樣,垃圾從來不亂扔,有時甚至揣在口袋里帶回了家,爺爺奶奶們看了哭笑不得,但也連忙為孩子們的好習慣點贊。
作為教學點唯一的老師,向仕菊需要教授幼兒園和一、二年級的全部課程。無論在哪個教室上課,另一邊的學生都是安靜自覺地學習。十年來,教學點的教學成績蒸蒸日上。
面對特殊的孩子,向仕菊選擇默默守護,靜待花開。學生小向上學晚且毫無學習基礎,向仕菊只得開展“特訓”,從習慣養(yǎng)成到學科知識,一點一滴督促和引導,“堅持了一個月,他終于能跟上班了!”向仕菊非常欣慰。
“自閉癥”幼兒榮榮6 年前進校時不愛與人交流,總是獨自玩樂,還經(jīng)常亂發(fā)脾氣,向仕菊慢慢發(fā)現(xiàn)了他的“ 不對勁”。與家長溝通交流后,向仕菊積極查閱資料,逐漸摸索出一套與榮榮相處的“法則”:榮榮不喜吃飯,向仕菊就特地為他煮面條;榮榮好動,向仕菊教他打乒乓球、拍籃球;榮榮與小朋友產(chǎn)生沖突時,向仕菊耐心引導大家包容他。6 年過去了,現(xiàn)在榮榮普通話吐詞清晰,跟小伙伴相處融洽,還能工整地寫出自己的名字。
“我來自農(nóng)村,我在農(nóng)村老去,這是我對農(nóng)村孩子的一種責任!”向仕菊堅定地說道。學校前的油菜花又盛開了,向仕菊依然守護著自己的半畝花田,書寫著堅守農(nóng)村教育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