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身處楚漢名城、雷鋒故里,南雅望城學校承圣賢之風,揚雷鋒之德,倡和諧教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將“和文化”教育思想運用到教育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5 個基于“和文化”的教育路徑。
一、和以鑄魂,循雷鋒足跡,“和正”觀念深入人心。“和正”是一種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道德觀。由于孩子們擁有多種身份角色,面臨著經常變換的生活情境,接觸著龐雜浮夸的網絡信息,為了幫助孩子們撥開重重云霧,讓真理的光亮具備終身的穿透力,建校之初,學校便以“雷鋒精神”為導向,培養師生的“和正”觀念。一方面,倡導師者以愛化人,以德服人,遵循學生的內在發展規律,用平和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激勵孩子,培育孩子成長為具有高尚情操和全面素質的新時代“雷小鋒”。另一方面,通過授予編號、頒發獎章、講雷鋒故事等活動,引導學生“向上”“向善”“向陽”,萌生修身養德、向榜樣看齊的理想,循著雷鋒足跡,做南雅陽光好少年。
二、和以啟慧,學雷鋒精神,“和真”理念處處彰顯。“和真”是一種和而不同、博采眾長的文化觀。“和教育”是學校的教育品牌,既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是對區域文化及集團辦學理念的貫徹與落實,更是學校積極探索創新的實踐成果。在四年的探索中,學校以“立德樹人”為載體,堅持做好師生的培育工作。教師層面,引進名師講座傳授育人經驗,借助內外平臺引領教師成長,以科室和年級組為抓手督促教師育人細節,倡導經驗分享,讓老師們博采眾長、共促共進。學生層面,高揚“雷鋒精神”旗幟,以活動為抓手,培養各有所長的新時代“雷小鋒”:通過“青鋒計劃”引導“雷小鋒”崇德向美;通過“超炫科技節”引導“雷小鋒”勤學奮進;通過“超級運動會”引導“雷小鋒”勵志篤行,這樣有德、有才、有為的少年才是南雅智慧好少年。
三、和以康體,踐雷鋒品行,“和樂”氛圍漸出成效。“和樂”是一種與人為善、相互尊重的生命觀。一直以來,學校秉持教育要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在全面發展、因材施教和適時揚才的育人取向中,以課程為導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個性“雷小鋒”。為了健康體魄,學校打造足球、乒乓球“一大一小兩球課程”,為了培養綜合能力,學校搭建平臺,開展特色課程,組織特色作業。讓學生不僅能學習、愛學習,而且強體魄、會審美、能創造,做全面發展的南雅健康少年。
四、和以潤心,創雷鋒品牌,“和美”愿念浸潤童心。“和美”是一種求同存異、臻美至善的心靈觀。發展和善人格,營造和睦關系,進而打造和運校園,并最終收獲和滿人生是我們的美好愿景。為了讓“雷小鋒”們自覺“向上”“向善”“向陽”,做南雅“和美”好少年,學校大力弘揚閱讀精神,開展了共讀悟精神、定讀提素質、互讀共成長、薦讀有精彩、展讀示風采等一系列閱讀分享活動,書香最是浸潤人心,愿“雷小鋒”們從書中尋理,在生活踐理,創造獨屬于南雅望城的雷小鋒“和”品牌。
五、和以養性,揚雷鋒正氣,“和善”之風悄然興起。“和善”是一種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的社會觀。在學校學生處的正確引領、班主任的精心培育、班會課的不斷熏陶下,南雅望城的“雷小鋒”們遞出了贈書、愛心助農、微心愿、結對幫扶等溫暖名片,生活中的溫暖更是無處不在。這正是新時代南雅和善好少年的精氣神!
上善若水,中正平和。這是與世無爭的豁達胸懷,是沉靜自持的悠然心態,更是一種恪守原則的高尚品德。依托望城“雷小鋒”德育品牌的構建,立足學校“和文化”的基礎,學校將矢志不渝地塑造師生和以致遠的人生幸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