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霖
審美教育是以心靈的健康為目的,體育則是以身體健康為目的,而體育審美教育包含了教育者、審美中介和受教育者三個構成因素,也包含著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增進健美、發展智力和非智力、陶冶性情等作用,在體育審美活動中,教育者、中介、受教育者三者不是單一走向的,而是一個復雜的、雙向對應的動態的過程。
體育審美教育構成因素體育審美教育作為一種系統構成,由教育者、審美中介和受教育者三個組成。審美教育中最活躍的主導因素是教育者,他們不僅包括創造、提供審美中介的教練員、體育教師,還包括選擇、運用審美中介的政府專門體育機構、社會群眾體育組織和體育工作者。教育者本身,應具有體育教育的眼光和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具有健康的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理想,才能充分發揮主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受教育者,是審美教育的對象,從社會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體育審美受教育者;對競技體育而言,是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大眾體育而言,是指體育活動的參與者。
審美教育的作用審美教育是教育者、審美中介和受教育者幾方面因素組成的一種系統結構,在現代教育中,有著其它教育手段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學生在體育實踐活動中,通過克服自身阻力,培養自己刻苦頑強、堅定、勇敢等意志品質,提升自己有組織紀律性、有競爭拼搏的意識,錘煉自己的協作進取和愛國主義精神,夯實公正、誠實、禮貌等優良作風,進而促進德育教育的發展。
培養意志作用培養意志,主要體現在道德教育的功能。它一方面培養個體意志服從道德規范的能力,即培養服從紀律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個體自由選擇的能力,以克制和戰勝感情欲念的沖動力,以及非理性的情緒觀念。
增進健美作用體育的教育、培養和訓練塑造出健美的體魄、健康的體質、優美的形體,而受教育者則被審美教育引導進入審美體驗過程,享受最大的精神愉快,促進健康。除此之外,審美教育可以按照標準規范的尺度,直接對體態、動作、風度、氣質實施美的培養,所以審美教育和體質教育是可以同時并進的兩種教育。審美教育的理性精神培養,可以為體質教育帶進理性自由因素;審美教育的形式觀照,可以以體質教育為練習,從而增進體質健與美的協調發展。
發展智力及開發非智力作用體育審美教育的積極開展,有助于智力心理因素的發展,極大提高了感知能力,豐富了思維和想象能力。非智力心理因素如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使學生認識到活動的效應,對學生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審美教育則為開發和培養非智力因素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對智力開發有著較大的貢獻。
陶冶性情作用審美教育是一種審美情感的教育,它的基本功能是調節情感、塑造心靈。當審美情感被體育審美媒介喚起的時候,受教育者個體的感情沖動、欲望、情緒、意象也隨之被召喚出來,并納入審美形式之中,接受理性的規范、引導、凈化,從而得到節制、調節,并把它引向審美境界。在這過程中,通過對審美形式、審美媒介的感受,審美能力得到了培養、訓練,從而更加趨向豐富、成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引導積極參加體育審美實踐體育教學、訓練、競賽以及課外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想象、鑒賞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使學生意識到自己處于非功利的審美狀態,從而產生自覺的審美意識。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的具體內容、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投入到學習和訓練中,使學生在提高運動成績,掌握技術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而發展體育美的創造能力。
體育審美教育的相互作用體育審美教育活動不是一個孤立的封閉系統,它的運行始終受兩個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受兩種力量的推動。其一是社會的推動,即體育實踐對審美提出要求;其二是體育審美教育各因素之間的矛盾所引起的自身調節。
體育審美教育不脫離體育實踐的發展要求,不能脫離社會客觀控制與調節,否則將失去動力、方向、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審美教育要注意自身的運轉,教育者、組織者要經常注意受教育者的反饋信息,以不斷調整、更新某些審美中介,適應受教育者不斷增長的審美需求,保證體育審美教育不斷向高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