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編輯部

上一期聊了戶外音響系統(tǒng),本期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中來。這兩個系統(tǒng)有共通點,比如它們都部分借助于流媒體傳輸來實現(xiàn)音樂的重播,也是全宅集成系統(tǒng)中——看似邊緣,但愈發(fā)重要,且在行業(yè)媒體里鮮有人涉足的部分。《家庭影院技術(shù)》雜志/影音中國網(wǎng)致力普及全宅集成概念,因此我們決心來做這方面的探討。

在不同空間里,實現(xiàn)音樂的重播
何為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它們又是如何進入家庭的
AirPlay2:基于封閉式Apple系統(tǒng),卻是“最開放”的無線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
DTS Play-Fi:有較多傳統(tǒng)音響品牌支持,兼顧無線影院和多房間音樂傳輸
BluOS:脫胎于NAD的研發(fā),愈發(fā)受到發(fā)燒友的青睞
Sonos:率先支持Dolby Atmos,流媒體平臺的本地化應用較為出色
HEOS:始于Denon,如今獲得Masimo Audio全品牌支持
Beolink Multiroom和Beoconnect Core:將B&O音響串聯(lián)在一起
StreamMagic模塊:Cambridge Audio專屬的流媒體/多房間平臺
Audio Pro Multiroom:與Apple和Google聯(lián)動,兼顧新老系統(tǒng)
“壓榨”多聲道AV放大器的潛力,活用Zone功能
結(jié)語:各有各精彩,多房間音樂未來可期

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相比Hi-Fi、家庭影院乃至智能家居,就發(fā)展脈絡來說,更為復雜。它幾乎是由多個源頭共同形成的系統(tǒng),即以不同形式、不同發(fā)源端來演變,最后成為我們所謂的“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因此在行文之初,先來做個簡單的梳理。
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說到底,就是在不同的房間里實現(xiàn)音樂的重播,這有點類似過往的公共廣播,比如百貨公司的背景音樂和消防廣播。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那么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甚至是家庭影院和Hi-Fi尚未興起之時。
回到家庭范疇內(nèi),其實也是有歧義的。我用關鍵詞“multiroom music system”和“multiroom speaker system”在Google上搜索,充斥著Sonos以及Amazon Echo、Apple HomePod、Google Nest Audio這樣的產(chǎn)品。后者就是俗稱的“智能音箱”。幾年前曾紅極一時,被認為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進入家庭的“風口”,可惜好景不長……當然,不排除伴隨AI的興起,未來它們會以另一種更巧妙的形式重生。
言歸正傳,本文對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的定義,可能更狹義些,即以全宅集成和定制安裝為主導方向,以無線為主,用戶借助以下將要呈現(xiàn)的技術(shù)、軟硬件,來實現(xiàn)讓家庭中不同區(qū)域的音箱進行音樂播放的過程。
由上我們認為,目前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大體可以分成3種模式。
首先,是透過通用軟件,比如AirPlay2、DTS Play-Fi和BluOS,聯(lián)動支持上述格式、不同品牌的影音產(chǎn)品,實現(xiàn)多房間音樂的傳輸。
其次,是各品牌自有生態(tài)鏈,同一品牌,或同一集團下各個子品牌/產(chǎn)品間實現(xiàn)聯(lián)動,比如Cambridge Audio的StreamMagic、Masimo的HESO以及Sonos、Sony、B&O等。
最后,有個比較“老土”的方法,但目前依然行之有效,那就是以各大AV放大器品牌為主體的、多區(qū)域多音源播放,它們往往依賴集成商在此前的有線連接,這也是與前兩者最大的區(qū)別。

廚房、臥室甚至浴室,都是多房間音樂想要拓展的空間

令人眼熟的Logo出現(xiàn)在iPhone屏幕上,就意味著無線音樂的開啟
“最開放”?注定有歧義!畢竟Apple本身是個封閉式系統(tǒng),尤其對比Android平臺。不過,Apple龐大的用戶基數(shù),加之自身完善的音樂(Apple Music)、播客(Apple Podcasts)、電視(Apple TV)等自有App,以及大量支持AirPlay2(隔空播放)的影音產(chǎn)品,我們?nèi)匀挥欣碛上嘈?,它是當下用戶?shù)最多和使用最為便捷的開放式(單就“無線多房間”而言)系統(tǒng)。
就源頭看,Apple自成一體——音樂、播客和流媒體電影,豐富程度已然沒有對手。不僅如此,在iPhone、iPad和Macbook等硬件設備上使用其它App(比如QQ音樂或Youtube),也可以透過AirPlay2無線推送給無線/多房間音箱。不僅是其自家的HomePod智能音箱,眼下大凡能聯(lián)網(wǎng)的無線音箱(除去藍牙音箱或部分廉價制品)以及部分AV放大器、流媒體播放機乃至智能電視,都可以實現(xiàn)AirPlay2的推送。
只要它們同處一個局域網(wǎng)內(nèi),點選Apple設備上的AirPlay2 Logo,瞬間就實現(xiàn)了音樂(聲音)的推送,不用考慮無線音箱處在哪個空間,書房、臥室、客廳、廚房或衛(wèi)生間……更不用說,你還可以借助Siri來進行語音控制。
這里特別介紹一下Apple Music,個人以為,除了華語流行樂曲庫相對QQ音樂有所欠缺,Apple Music是接觸流媒體音樂必不可少的App,尤其是最近“加量不加價”把Apple Music Classical也并入其中后,11元/月的訂閱價著實良心(連續(xù)包月還有優(yōu)惠,更可以添加家庭用戶)。
Apple Music已經(jīng)上線了空間音頻,為用戶提供全景聲音效,并且允許用戶選擇開啟、關閉或自動;Apple Music Classical考慮到古典樂檢索的特征,延續(xù)獨立App,但在界面上與主App趨于一致,以改善用戶體驗;iPhone設置中,更允許用戶選擇無損音頻壓縮(保真壓縮音頻,為Apple自行開發(fā)的無損壓縮技術(shù))來獲得更好的音質(zhì)體驗,最高可以達到192kHz/24bit)。
以我的iPad和iPhone為例,AirPlay2隔空播放可以將音樂推送給其它流媒體播放機和無線音箱,比如推送給CXN100,再通過Hi-Fi系統(tǒng)重播,又比如將Apple Podcasts和Youtube的音樂推送給Sonos Era 300。

起居室、臥室、Apple TV,同時開啟的多房間音樂生活

Apple Music Classical有單獨App,但訂閱用戶無需另行付費

iPhone上,有關Apple Music和Classical的界面

通過AirPlay2,分別接入Hi-Fi系統(tǒng)和無線音箱中

支持DTS Play-Fi的飛利浦智能電視和Soundbar
提到DTS,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沉浸式環(huán)繞聲格式DTS:X。其實,DTS Play-Fi“誕生”更早,它于2012年推出,被視為無線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的先驅(qū)。此外,DTS Play-Fi是個完全開放的系統(tǒng),不受操作系統(tǒng)限制(無論iOS還是Android),甚至還提供Windows PC版的應用程序,也兼容Kindle Fire以及由智能電視的交互式菜單實現(xiàn)連接與控制。
由無線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出發(fā),DTS Play-Fi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將不同品牌、型號的無線音箱連接到一起,而且因為是Wi-Fi局域網(wǎng)傳輸?shù)?,理論上可以傳輸高品質(zhì)音樂(192kHz/24bit)且沒有延遲。
除了前述的向后延伸,DTS Play-Fi在前端應用上也有獨特之處。它的App搭載了眾多流媒體平臺(見圖),從而實現(xiàn)了將流媒體音樂向多房間推送的目的。
由于DTS是以制定環(huán)繞聲格式起家的,因此DTS Play-Fi在無線影院的開發(fā)上也頗有建樹。最新發(fā)布的DTS Play-Fi Immersive Home Theater(沉浸式家庭影院)獲得了CES 2024創(chuàng)新獎(內(nèi)容與娛樂類)。這項技術(shù)透過智能電視來構(gòu)建無線影院,利用智能電視內(nèi)置音箱、無線Soundbar乃至獨立的環(huán)繞聲音箱(包括天空音箱)和無線超低音,最多可構(gòu)成12聲道(7.2.4聲道,其中2個超低音聲道合并為1個)的無線影院系統(tǒng)。不僅傳輸DTS:X和Imax Enhanced的沉浸式音效,同樣支持Dolby Atmos。
支持DTS Play-Fi的硬件品牌不少,而且很多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音響品牌,這似乎與DTS在家庭影院領域的深耕有關。一長串名單中,可以看到Integra、Onkyo、Pioneer、Klipsch、Polk Audio、DT這樣的影院品牌,也包括Quad、Audiolab這些傳統(tǒng)Hi-Fi品牌,以及Sonus faber、Mcintosh等相對高端的音響品牌。電視機廠商則有飛利浦、海信、夏普和LOEWE等,前兩年飛利浦就在國內(nèi)推出了支持DTS Play-Fi的智能電視。對了,名單中還有以超低音聞名的SVS,畢竟家庭影院少不了無線超低音。

通過手機App進行控制

同時支持無線影院和多房間音樂傳輸

支持DTS Play-Fi的流媒體平臺、硬件品牌

通過智能電視菜單進行無線影院設置


BluOS廣泛應用在NAD流媒體播放機和放大器上
BluOS是發(fā)燒友熟悉的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脫胎于NAD的研發(fā)。母公司Lenbrook集團后來意識到它不但在Hi-Fi系統(tǒng)中可以應用,其它領域也有發(fā)展?jié)摿?,于是?chuàng)立了Blusound這個品牌,同時開始推廣BluOS。
BluOS的優(yōu)點有哪些?支持192kHz/24bit分辨率的無線音頻傳輸,最多支持64個分區(qū)。它還是率先支持MQA(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音頻編解碼的應用。MQA在2022年時推出了名為SCL6、用于無線傳輸?shù)膲嚎s編碼技術(shù),又稱MQair,其無線傳輸速率高達20Mbps(是高通aptX Lossless的20倍),且最高支持到384kHz/24bit。
與此同時,Lenbrook集團在2023年9月收購了陷入困境的MQA。今年初,又宣布成立Lenbrook Media Group,專門負責BluOS、MQA和MQair的運營,看得出,除了之前的硬件生意,Lenbrook還打算做(流媒體/多房間音樂傳輸?shù)模┸浖跈?quán)。
現(xiàn)在你大抵明白了,BluOS雖說源自NAD,其實正成為一個開放式的解決方案,吸引其它注重音質(zhì)表現(xiàn)和無線傳輸?shù)囊繇懞投鷻C品牌加入其中。目前,支持BluOS的品牌還包括Dali、Monitor Audio、Roksan、Cyrus Audio和Peachtree Audio等。

升級到4.0版本的BluOS App
CEDIA 2023上,BluOS預覽了其4.0版本的App,并于去年10月正式發(fā)布,本文截稿前,iOS平臺已更新至4.2.3,Google Play上仍為4.0。它們的主要升級是——改進了導航欄、可以定制內(nèi)容和集中訪問以及改善了用戶控制和強化搜索功能。與DTS Play-Fi一樣,BluOS也提供PC和Kindle的應用。
BluOS是軟硬件一體的組合。在NAD的器材上,它們通過MDC模塊組裝在機身背部。這樣做,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用戶可以根據(jù)自身需求來選擇是否加裝(與Dirac Live一起),比如MDC2BluOS D模塊;未來需要硬件升級時直接更換模塊即可。
至于全宅領域,BluOS與不少智能家居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無縫集成,包括Control4、Crestron、Lutron、KNX、ELAN、URC、RTI和Amazon Alexa。

BluOS的桌面應用程序

BluOS支持的流媒體應用一覽

MDC2BluOS D模塊

本文作者擁有的4款Sonos產(chǎn)品,包括Play 3、Play 5和Era 300
說完使用通用軟件進行多房間音樂傳輸?shù)模F(xiàn)在就來談談單個品牌/音響集團自有的多房間音樂控制系統(tǒng)。第一個要討論的,便是Sonos。
我是Sonos進入中國市場后的第一批用戶,分別用過Play 3、Play 5、Bridge以及新近添置的Era 300,因此手機中至今還保留著兩個并行的App(Sonos和供舊系統(tǒng)使用的Sonos S1)。那玩意簡直太經(jīng)用了,10多年前的產(chǎn)品依然能正常使用。不過,在用了Era 300后,明顯會感覺到“回不去了”,因為新版本支持AirPlay2,硬件上又支持Dolby Atmos……
對用戶來說,可以在不同房間里設置Sonos,無論是單個的多房間音箱還是在客廳等空間組建家庭影院系統(tǒng)。Sonos目前的家庭影院產(chǎn)品包括Soundbar(Beam二代、Arc或Ray),連上Sub Mini(或Sub)有源超低音以及One(或One SL),后者既是獨立的多房間音箱,也可以作為家庭影院環(huán)繞音箱來使用。這一切,通過App上進行設置就能完成,非常簡單。單個的多房間音箱,比如Era 300或早期的Play 5,還都可以進行立體聲配對,這也為用戶逐步添置音箱提供了便利。另外,Sonos的SonosNet網(wǎng)絡可以在Wi-Fi覆蓋不到的區(qū)域,讓音箱彼此“接力傳輸”,這對于老美相對空曠的別墅家庭來說,是有其現(xiàn)實意義的。
從進入中國市場起,Sonos可能就是本地化做得最好的一個品牌,尤其是內(nèi)置的流媒體應用,國內(nèi)市場可以使用的,除了Apple Music、QQ音樂,還有鳳凰FM、喜馬拉雅FM、網(wǎng)易云音樂、荔枝和酷我音樂,此外就是其自家推出的Sonos Radio。不過,因應流媒體平臺自身的特殊性,比如音樂推送策略的變化,這個過程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像是QQ音樂,近年來就對在Sonos App中的調(diào)取做出了各種限制,有時就不得不使用AirPlay2或QQ音樂自帶的“設備投放”進行傳輸(對于Android用戶)。就我個人而言,目前就開了兩個會員——Apple Music和QQ音樂,后者多通過AirPlay2推送(這就是為什么我必須添置支持AirPlay2新機型的緣故)。
對于集成商來說,如果用戶需要全隱藏式的解決方案,則有Sonos AMP+Sonance吸頂音箱的解決方案。AMP的內(nèi)置功放可以驅(qū)動無源的Sonance吸頂音箱,而且同樣自帶系統(tǒng),可以通過Sonos App操控,也能連入家中原有的Sonos網(wǎng)絡中。

Sonos的產(chǎn)品界面,包括音頻壓縮、空間音樂等

新舊兩款App和Sonoos的流媒體應用界面

添加Sonos AMP+Sonance吸頂音箱構(gòu)成全隱藏方案

支持HEOS的Denon Soundbar


HEOS App操作界面
HEOS全稱是Home Entertainment Operating System,由Denon推出,最初是為其無線音箱所配備的控制軟件,后來逐漸發(fā)展成內(nèi)置流媒體應用和多房間音樂系統(tǒng)。由于在此領域的成功,HEOS目前正在母公司Masimo Audio旗下各個品牌中開始被運用,比較常見的,是Denon和Marantz,應用不僅包括無線音箱、Soundbar,還成為了“拳頭產(chǎn)品”AV放大器以及近年來備受關注的Hi-Fi類產(chǎn)品的標配。像是Definitive Technology的Soundbar產(chǎn)品也內(nèi)置了HEOS功能。
與前述的DTS Play-Fi和Sonos等類似,它不僅運用到無線音樂傳輸中去,也可以作為無線環(huán)繞聲來使用。
B&O的多房間系統(tǒng)Beolink Multiroom集成在Bang & Olufsen的App中。當確保移動終端與B&O可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在同一Wi-Fi中時,就可以添加音箱。在對應的音箱頁面上還能進行Beosonic的均衡控制,包括偏好設置,同時也可以將它們設定到不同的房間里,比如臥室等空間,自然也有立體聲配對的功能。至于它的“派對模式”則可以將同樣的音樂同步播放到所有房間的B&O音箱中。
對于那些之前并不具備無線傳輸功能的B&O產(chǎn)品,比如舊款電視機或是Beogram黑膠唱盤,B&O于今年3月上市的Beoconnect Core集線器可以把音樂傳輸給它,再由其無線傳輸給其它支持多房間音樂和無線連接的B&O音箱。

Beoconnect Core集線器

無線傳輸賦予B&O產(chǎn)品更多的魅力

支持第四代StreamMagic模塊的CXN100

StreamMagic界面
Cambridge Audio(劍橋音響)自2011年起就開始推出流媒體播放機或All in One一體機。并為此開發(fā)了相應的軟件及應用,讓用戶無論是在進行流媒體音樂播放,還是從移動終端上通過Airplay或Chromecast built-in傳輸音樂,再或是瀏覽NAS中的音頻文件,都可以用到這個名為StreamMagic的模塊。它包括植入在硬件中的相應功能和移動終端上的App應用。2023年起推出的Cambridge Audio產(chǎn)品,已經(jīng)搭在了第四代StreamMagic模塊。
Cambridge Audio堅持自行構(gòu)建的原因在于,他們認為只有在自己設計的軟件平臺上,才能更加靈活地適應各種媒體格式、流媒體服務和未來的技術(shù)變化,并且簡單快捷地予以反饋,而且還能與自家的用戶界面保持協(xié)調(diào)。
Audio Pro Multiroom:
Audio Pro是個有著40多年歷史的瑞典音響品牌。在我們的觀感中,它與Sonos“很像”。Audio Pro將它的無線產(chǎn)品分為藍牙和Multiroom(多房間),類別上包括無線音箱、有源落地音箱、多房間播放器……無線音箱中,既有復古造型的藍牙音箱,也有類似Sonos Play1的現(xiàn)代化造型,更包含了傳統(tǒng)的落地箱和書架箱等形式。
所有無線產(chǎn)品都可以通過Audio Pro Control應用程序進行操控,但是功能上會有所不同。這就好比Sonos和Sonos S1兩個App(后者僅供舊產(chǎn)品使用)。其中,較新的型號可以完整應用到Multiroom功能,同時也可以使用Apple Home(AirPlay2)和Google Home兩個應用程序來控制,有的還支持語音控制。同時它也有Link-2(Port)這樣的產(chǎn)品,在與家中舊系統(tǒng)連接后,通過無線傳輸將音樂傳遞給支持Multiroom的其他音箱來實現(xiàn)多房間音樂的傳輸。

StreamMagic逐漸成為Cambridge Audio的標配

Audio Pro推出 了自己的多房間系統(tǒng)

Audio Pro Control的App界面

與傳統(tǒng)音響連接的Link-2(Port)

當環(huán)繞聲格式從5.1向7.1聲道進發(fā)時,AV放大器上有了個“小小”的變化,那就是聲道數(shù)的遞增。這場大戰(zhàn)打到今天,已經(jīng)將7.1作為了標配,9聲道乃至15聲道后級(Denon AVC-A1H)都相繼出現(xiàn),更不要說一些Hi-End品牌都推出了16聲道的單臺后級(Trinnov Amplitude16)。
但是對大多數(shù)用戶來說,他們未必用得了那么多的聲道,尤其是客廳影院。7.1聲道的AV放大器,可能只用了5.1聲道,那么2個聲道的后級功放,其實是閑置的。有些9.1聲道的AV放大器,就可能閑置出了4個聲道。更有甚者,近年來還有用戶選擇不裝環(huán)繞音箱,以3.1聲道來虛擬出5.1乃至全景聲,那么憑空多出來的后級功放怎么辦?其實AV放大器制造商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那便是Zone2乃至Zone3。
除去后裝用戶,許多前裝用戶會在裝修房子時同步考慮家庭影院的構(gòu)建,于是會預埋喇叭線。預埋的喇叭線不僅僅是環(huán)繞音箱用,也可以預埋到家中的其它房間,比如臥室或書房,那么當7.1聲道的AV放大器在客廳里只用到5.1聲道時,多余的2聲道功放就能通過Zone2傳遞給書房的立體聲音箱。對,只要未雨綢繆,你總能做到物盡其用!
根據(jù)我們的觀察,不僅Denon、Marantz、Onkyo、Yamaha等“四大金剛”(也包含諸如Pioneer、Integra等附屬品牌)這樣做,NAD、Arcam等品牌也都有類似的設計,看來此舉深得人心啊。
不過,有句說句,這種做法是有其局限性,也是在流媒體/無線多房間音樂尚未完全普及開來前的權(quán)宜之計,而且需要提前布線,相對繁瑣。因此我們認為,這只是個活用AV放大器多余聲道數(shù)的解決之道。
現(xiàn)在,我們換個角度來考慮問題,即如何將傳統(tǒng)音響連入到無線網(wǎng)絡中來?
比如,你想將客廳影院/Hi-Fi系統(tǒng)中的CD唱機或黑膠唱盤播放的音樂,無線推送給臥室,該怎么辦?前述的Zone2方案,意味著需要有線連接到臥室,來驅(qū)動一對無源音箱。但是沒有預埋喇叭線怎么辦?Sonos Port可以構(gòu)建一個無線解決方案,直接將黑膠唱盤的模擬輸出與Port的模擬輸入相連接,借助App控制,就能在臥室的Sonos音響上聽到黑膠音樂。同樣,它的模擬輸出也可以連入客廳的AV放大器,如此一來,Sonos App上的流媒體音樂,像是Apple Music就能傳輸給AV放大器,在客廳里播出。是的,你等于又多了一臺流媒體播放機。

NAD T758V3i后背,可以看到Zone2的輸入端

主/副區(qū)(Zone2)接線圖

讓傳統(tǒng)音響無線播放的Sonos Port

通過Port,也能實現(xiàn)多房間音樂的播放



無線多房間音樂的特征是什么?無線,尤其是通過Wi-Fi等無線網(wǎng)絡,進行音樂/數(shù)據(jù)的傳輸。相對于以往的有線連接,便利性不言而喻,沒有了布線,也令音箱/音響的擺放位置變得靈活。因為過往布線不僅要考慮線纜長度的問題,還有“卡位”,一旦需要調(diào)整位置,原有的點位可能就再無法使用。當然,也有人會擔心Wi-Fi網(wǎng)絡自身的穩(wěn)定性以及帶寬,尤其是眼下家庭中無線接入設備越來越多,但這個顯然是更容易解決的問題,畢竟無線路由器本身也在不斷進步中。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App操作的得心應手,我們肯定能夠接受僅僅通過“指指點點”來完成音樂的切換,或是為不同房間播放不同的音樂。從用戶體驗來說,總比跑去每個房間打開/關閉音響要來得方便。而且無論AirPlay、DTS Play-Fi和BluOS,操作界面的進化是顯而易見的,包括不同房間的設定等,一目了然。這些App本身還在不斷更新,性能、功能,都可以伴隨技術(shù)進步得到提升。從AirPlay到AirPlay2就是個明顯的例子,這種“隔空播放”技術(shù)由此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
怎么看待那些音響品牌自行開發(fā)的“封閉式”系統(tǒng)?
首先,要肯定它們?yōu)樽约耶a(chǎn)品做出的貢獻,自有系統(tǒng)有時并非單純想要做到“閉環(huán)”那么簡單,品牌方可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當把操作系統(tǒng)掌握在自己手中時,更容易通過自己的技術(shù)開發(fā)來快一步使用到新的功能,相比等待“公版”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
其次,雖說各家有各家的系統(tǒng),但有些多房間功能,是可以借助第三方App來完成的。比如Sonos除了自家的App,也支持AirPlay2的播放,或者是QQ音樂內(nèi)置的設備投放。就后者來說,由于QQ音樂自身的封閉性,我相反覺得比使用Sonos App更方便。
在制作這個專題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品牌在自行開發(fā)流媒體/多房間應用,但也有品牌在逐步退出,比如一度作為賣點出現(xiàn)的Bose SoundTouch。當然這并非壞事,因為諸如AirPlay2等應用的出現(xiàn),可以輕松替代它們,也降低了用戶二次學習的成本。
在專題最后,我們也必須說明,多房間音樂傳輸還存在其它的形式,比如通過智能控制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這也是不少主打智能家居,后來進入家庭影院定制安裝領域的集成商,他們極為擅長的作業(yè)范圍,考慮到主題上的不同以及篇幅限制,本文中沒有加以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