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愛之物,如郭沫若筆下的白鷺,許地山心中的花生,還有琦君筆下的桂花雨等。而我的心愛之物,則是“錦衣衛”和“格格”了,它們是兩只鸚鵡。
它們是我在七橋甕花鳥市場上買的。剛進店,映入眼簾的是幾只黑色的八哥和彩色的虎皮鸚鵡。很快,兩只形態優雅高貴的歐血鸚鵡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花“重金”買下了它們。
瞧,它那雙寶藍色的眼睛,那涂了口紅似的小紅嘴,那鋒利而又富有美感的小爪子,還有那翠綠與淡黃相間的絨羽,十分亮眼,我給它起的名字叫“錦衣衛”。另一只羽毛顏色藍灰相間,好像貢嘎山上那寒風中挺立的雪松,有種低調的美,因此取名為“格格”。
它們很好喂養,一點兒也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嬌貴。只要在食盤中倒入一些谷粒,它們便會像餓狼撲食一般飽餐一頓。可奇怪的是,這兩只小東西吃得不多,拉得倒不少。我每天化身“鏟屎官”給它們清理便便,倒也樂在其中。對了,我發現“格格”喜歡吃菜葉,而“錦衣衛”喜歡吃米粒。
鸚鵡們習慣站在籠子里的棲桿上睡覺,那是一根架在籠子里的圓柱形的細長小橫棍。它們用那強有力的爪子抓住棲桿,悠閑地在上面走動、玩耍、睡覺。悄悄告訴你們,鸚鵡只有在擇偶、生子后才會進窩睡覺。
有一次,我把“錦衣衛”拿出來放在書桌上,它也不亂飛,而是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周圍的事物,啄啄鉛筆,舔舔臺燈,時不時還跳到我的本子上,好像老師一樣,看看這題,再看看那題。它還把我的小擺件踢到地上,可我覺得這不僅不是搗亂,反而是一種活潑可愛的表現呢!
為什么它們是我的心愛之物呢?其一,顏色搭配十分漂亮,黛之一忽則嫌濃,淡之一忽則嫌淺;身材比例非常協調,長之一分則嫌呆,短之一分則嫌丑,瘦之一分則嫌枯,胖之一分則嫌拙。其二,它們“學舌”速度之快,出乎我意料。我僅僅是把錄音機放在鳥籠旁,一直播放“你好”“萬事大吉”等詞,半個月后,它們就已經能斷斷續續地吐出幾個詞了。無聊時,只要對它們做一個手勢,它們便能說幾個詞給你聽。
這兩只鸚鵡帶給我很多的快樂,有它們,真好!
(指導老師:張" 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