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華
近幾年來,媒體融合、融媒體改革、全媒體、融媒體中心建設等成了新聞領域的高頻詞,這都源于中央媒體融合戰略的提出。以往的改革大多是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融媒體中心建設卻是從縣級開始的新鮮事物,沒有上級經驗可以借鑒。固然縣級媒體單位具備體量小、融合起來相對容易的優勢,但也存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困境。
內蒙古四子王旗(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級別相當于縣,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融媒體中心由原四子王旗廣播電視臺和《杜爾伯特報》(四子王旗委機關報)社整合組建而成。按照機構改革批復要求,屬于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歸口于旗委宣傳部管理,主要承擔著全旗各類新聞宣傳報道任務,是自治區39個媒體融合試點旗縣(市、區)之一,于2018年12月正式掛牌成立,由四子王旗委主管。新媒體“神舟家園四子王”客戶端于2015年正式上線,“活力四子王”抖音號于2018年5月底開設。但目前四子王旗的媒體融合僅限于在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增加微信公眾號、客戶端、抖音賬號等新媒體平臺,深度融合尚待時日。
按照國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范》的總體要求,縣級融媒體中心應包括媒體、黨建、政務、公共、增值服務類等業務類型,而每一類業務的開展,都需要資金的大力投入。一方面需有政府財政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自身具有“造血”功能,積極發展創收。但大多數縣級地區經濟基礎薄弱,財政收入較少,投入到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資金有限,只能維持人員的工資經費。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又不具備經營職能,有資源不能經營,因此行業的盈利性不足。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需優化薪酬分配制度,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導向。創收的不足制約了績效激勵機制的實行,故此媒體融合也只是傳統媒體的合并,雖然形成了以廣播電視、報紙、客戶端、抖音等為主體的融媒體中心(平臺),但存在內容重復單調、傳播效果不佳、資源浪費等問題。用戶少,受眾面小,反過來又制約了傳播,致使縣級媒體融合發展停滯不前。
人才、資金問題,歸根結底在于縣級政府對于改革的認識不夠,邁不開步子。任何一項改革都需要破舊立新,縣一級處于行政區劃的中下游,一直以來習慣于上級的決策部署,對于自下而上的媒體融合改革是不適應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要求,“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增強主流媒體的市場競爭意識和能力,探索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運營模式,創新媒體投融資政策,增強自我造血機能”。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措施》要求,“堅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進一步強化旗縣融媒體中心的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信息樞紐等功能,拓寬多元經營渠道,提升自我造血機能,打通媒體深度融合‘最后一公里’”。“新聞+商務”模式是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必要措施,內蒙古自治區有關文件明確“支持媒體組建商務服務機構和專業營銷團隊,面向市場開展宣傳推廣、文創開發、‘網紅’培育、電子商務”等業務,拓寬商務服務領域,更好滿足市場需求”。黨中央和自治區均對媒體增強自我造血機能提出了具體要求,因此旗縣政府應積極探索融媒體中心創收渠道,為事業發展保駕護航。同時在用人上要有的放矢,爭取把外地的人才引進來,本地的人才也留下來。否則,制約了媒體投入,政策上又放不開手腳,不能向媒體創收制定傾斜政策,以致投不進,收不來,事業發展必然會舉步維艱。沒有人才和資金,又反過來制約了高質量媒體產品的生產,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也都受其影響。
《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范》《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規范要求》等都是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政策依據,但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導致各縣級媒體基礎不同,這就有必要在把握國家總體政策的基礎上,縣級政府根據地方具體情況制定一些適合當地媒體發展的地方性政策,以便更好地促進媒體快速融合發展。四子王旗融媒體中心由于財政投入嚴重不足,設備老化,人員編制尚未解決,人員培訓也無法得到落實,爭取資金購買的4G聚合直播、新媒體編輯工作站因操作技術原因一直不能正常運轉。同樣,融媒體中心創收也受制于政策的滯后,不能招商引資政企合作。以上種種,無不倒逼縣級政府拓展思路,出臺因地制宜的地方政策,指導媒體融合快速發展,早日實現意見確立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目標。
媒體是一個高投入行業,無論是人才、設備,還是軟件、技術,軟硬件都需要充足的經費作保障。旗縣一級財政除發達地區外普遍不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縣級融媒體中心除工資和辦公經費以外,財政撥款少之又少。四子王旗融媒體中心的臨時聘用人員的平均月工資在2000元左右,有的工齡達十幾年還是久久不能解決編制問題,與財政困難有直接關系。財政經費有限,自身創收又幾乎忽略不計,該融媒體中心因電視、報紙的觀眾和讀者數量少,新媒體用戶的黏度低,商業廣告為零。所以,縣級政府要按照《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要求,深化機構、人事、財政、薪酬等方面改革,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支持,加大對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投入。結合當前的事業單位改革,引入創新機制,把廣告業務推向市場,條件允許可以探索政企合作,只有創收增加了,提高人員工資待遇、增加硬件設備、進行技術培訓、健全考核激勵機制等才有基礎。
媒體融合改革的框架有了,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地方出臺相應配套措施,加大步伐實現深度融合。縱觀一切改革,人是關鍵因素。在四子王旗融媒體中心,40多人的職工中大多數都是臨時聘用人員,沒有編制的員工缺乏安全感和工作積極性。媒體融合的方向是傳統媒體向新媒體過渡,改變以往電視臺、報社為主的結構模式,利用移動媒介的優勢,實現內容為王,移動優先。新媒體的出現可以很好地契合這一發展趨勢,而補充新鮮血液又是新媒體產品的生產保障,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普遍現狀是在編人員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對新媒體設備的操作使用上手慢,跟不上新媒體的發展步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媒體融合之事,一定要先利人才之器,否則必將事倍功半。
組建文化傳媒公司可以解決融媒體中心經營創收能力不足問題,采取“中心+公司”互補的模式,加大融媒體中心績效工資、人員培訓等資金投入,有利于落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實現用好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作用。
四子王旗融媒體中心組建了云源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旗財政局為出資人,由旗人民政府授權旗融媒體中心監管。以旗融媒體中心現有合同制人員為主,劃轉部分合同制人員到公司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按公司管理規定執行。政策保障是旗財政局按照融媒體中心劃轉職工工資總額核定節目制作費,列入融媒體中心預算,由融媒體中心支付給云源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支持企業發展。公司經營創收盈余上繳旗財政局,旗財政局增加融媒體中心預算,支持融媒體中心建設。
幾年來,全國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持續推進,根據《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扎實開展工作,各地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建設路徑,取得了一定實效,但遠遠不能適應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縣級政府不能畏首畏尾、躊躇不前,要以勇于嘗試的態度去推進媒體融合改革大業,解放思想,把握中央政策精髓,完善出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具體配套政策,加大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支持力度,將黨的聲音傳播得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