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中,川東紅色歌謠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其不僅是革命歷史的見證,也是民族精神和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嚴重威脅到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鑒于此,提出了一系列發展策略,期望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能夠有效保護和傳承川東紅色歌謠,讓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在新時代煥發光彩,進一步強化其在當代社會的文化價值與社會意義。
[關? 鍵? 詞] 川東紅色歌謠;傳播現狀;發展研究
川東紅色歌謠源于四川省東部地區,在我國革命時期,特別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這些歌謠由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工人、士兵和普通百姓創作并傳唱,它們不僅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平等、正義的追求,還反映了那個時代人民的斗爭歷程和英雄事跡。這些歌謠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人們為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奮斗。在當今時代,研究和傳承川東紅色歌謠,不僅是對歷史的一種回顧,還有助于激發和培養當代人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確保這一寶貴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有效的保存并發揚光大。
一、川東紅色歌謠的特點
川東紅色歌謠作為中國四川東部地區特有的文化現象,承載著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些歌謠以其質樸的語言、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內容,成為傳遞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它們通常以口頭形式在民間傳唱,旋律簡單易記,節奏鮮明,能夠快速地在人群中廣泛傳播。在表現形式上,川東紅色歌謠融合了川東地區的方言、習俗和民間音樂元素,展現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這些歌謠中蘊含的深情厚誼和對理想的追求,反映了普通人民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
川東紅色歌謠在內容上緊密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歌頌了革命英雄人物,贊美了革命理想,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斗志。這些歌謠不僅是革命斗爭的見證,還是民眾情感和愿望的表達。通過生動的故事和寓意,川東紅色歌謠傳達了對正義的渴望、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在傳唱過程中,這些歌謠還促進了社會的團結和文化的交流,增強了人民對革命事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川東紅色歌謠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強大的社會實踐,對于激發民眾的革命熱情、傳承紅色基因、促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川東紅色歌謠的文化價值與社會意義
川東紅色歌謠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歷史內涵,在中國廣闊的文化藝術領域中占有重要位置。這些歌謠不僅僅是音樂的表現形式,更是一種承載著紅色記憶、反映社會變革的文化現象。通過樸實無華的語言和質樸的旋律,川東紅色歌謠深入人心,傳遞了一代又一代人對理想和信念的堅持。這種藝術形式凝聚了民族精神,展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和英勇奮斗的革命精神。在文化價值上,川東紅色歌謠不僅保存了珍貴的歷史資料,還是研究中國近現代社會變革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資源,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個時代的窗口。
在社會意義方面,川東紅色歌謠的傳唱,有效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及和傳承。它們通過易于理解的形式,激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正義的追求,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集體認同感。在新時代背景下,這些歌謠的傳唱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還是對未來的期許,鼓勵人們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川東紅色歌謠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其在社會中的應用,對于引導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這些歌謠不僅是過去的回聲,更是引領未來的燈塔,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川東紅色歌謠傳播現狀
(一)傳承人的流失與老齡化
川東紅色歌謠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遺產,其保存與傳遞面臨著傳承人流失與老齡化的雙重困境。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隨之而來的是一代代傳承人年歲的增長,以及對這一文化形式興趣和了解的減弱。在現代社會,年輕一代接觸和學習傳統文化的渠道更加多樣,但對于川東紅色歌謠這類具有特定歷史背景和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產的關注度卻相對較低。這種興趣的缺失,直接導致新一代傳承人的稀缺,使這一文化遺產的傳承面臨著嚴峻挑戰。
隨著年齡的增長,原有傳承人在傳授技藝和開展文化傳播活動時遇到了很多困難。老齡化的傳承人在維持傳統歌謠的原汁原味傳遞上遭遇挑戰,這不僅影響了歌謠傳播的廣度和深度,還使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減弱。此外,老齡化問題還涉及傳承知識和技能的有效性,年長的傳承人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傳播手段,這進一步加劇了川東紅色歌謠面臨的傳承危機。因此,傳承人的流失與老齡化成為川東紅色歌謠在當代社會保存與傳播過程中亟須關注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傳播內容單一及創新性不足
川東紅色歌謠在傳播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內容單一及創新性不足,這些歌謠雖然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深刻的社會意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單一化,逐漸無法滿足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和審美期待。傳統的歌謠多聚焦于革命歷史事件、英雄人物的贊頌,以及對理想社會的描繪,這些主題在當下社會已不再是公眾關注的焦點。缺乏與現代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使得川東紅色歌謠難以觸及年輕一代的心弦,其傳播力和影響力因而受限。
此外,創新性不足也是制約川東紅色歌謠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產品的創新已成為吸引公眾注意力的關鍵。然而,川東紅色歌謠在創新方面的步伐明顯滯后,無論是歌謠的表現形式還是內容,都缺乏足夠的創新和突破。這種停滯不前的狀態不僅影響了川東紅色歌謠的生命力,還使其在激烈的文化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內容的單一及創新性不足,已成為川東紅色歌謠面臨的一大挑戰,亟須通過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以促進其持續發展和傳播。
(三)傳播渠道的局限性
川東紅色歌謠作為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在傳播過程中遭遇了渠道受限等顯著問題。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傳統的傳播方式已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尤其是在數字化和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面對面傳唱、地方小型聚會等方式,在傳播效率和范圍上大為受限。這些傳統渠道無法覆蓋更廣泛的受眾,特別是對于年輕一代而言,他們習慣于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等現代通信手段獲取信息和知識,對于僅通過傳統方式傳播的文化形式,往往缺乏足夠的接觸和了解機會。因此,川東紅色歌謠在維持其傳統魅力的同時,也面臨著如何擴大傳播范圍、吸引更多受眾的重大挑戰。
川東紅色歌謠的傳播內容多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歷史時代背景,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不同文化和社會環境中的普遍接受度。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對于特定歷史時期和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存在差異,這對川東紅色歌謠的廣泛傳播形成了障礙。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傳播策略和手段,這些歌謠很難在文化多元化的全球舞臺上獲得應有的位置和影響力。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然提供了新的傳播平臺,但如何有效利用這些現代技術手段突破傳統傳播渠道的局限,拓寬川東紅色歌謠的傳播途徑,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川東紅色歌謠發展策略研究
(一)創新傳播內容與形式
川東紅色歌謠傳播內容與形式的創新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實現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面對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傳播中遇到的挑戰,川東紅色歌謠需通過創新增強其生命力和影響力。其在內容上的創新,不僅要保留傳統歌謠的精髓和魅力,還要融入新的思想、新的觀念,從而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價值觀。這種創新可以是在傳統基礎上的延伸,如增加反映當代生活主題的作品,也可以在表現手法上尋求新的突破,使歌謠既有歷史的深度又有時代的廣度,從而提高其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形式上的創新,則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多媒體、網絡平臺等新型傳播渠道進行推廣。通過制作音樂視頻、在線演唱會、互動式學習等形式,可以使川東紅色歌謠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公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此外,結合現代市場營銷策略,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內容的創意傳播,不僅可以擴大川東紅色歌謠的受眾群體,還能增強其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川東紅色歌謠能夠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以更加鮮活的姿態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的橋梁。
(二)拓展傳播渠道與平臺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拓展傳播渠道與平臺對于川東紅色歌謠的傳承與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利用多樣化的傳播平臺已成為連接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橋梁。川東紅色歌謠應借助網絡平臺、社交媒體、移動應用等現代傳播工具,實現傳播模式從傳統的口耳相傳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能夠突破地域限制,讓更多人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接觸和了解這一文化遺產,還能夠實現實時互動,提升受眾的參與度和體驗感。開發專屬的傳播平臺或利用已有的文化傳播平臺,為川東紅色歌謠的展示與學習提供專門的空間,也是拓展傳播渠道的重要方向。通過建立在線數字博物館、文化遺產數據庫、專題網站等,可以系統地整理和展示川東紅色歌謠的歷史背景、藝術特點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過程。
(三)加強傳承人培養與隊伍建設
在川東紅色歌謠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加強傳承人培養與隊伍建設是確保這一文化遺產代代相傳的根本措施。面對傳承人老齡化和傳承斷層的問題,系統地培養新一代傳承人顯得尤為迫切。這不僅需要培養青少年對川東紅色歌謠的興趣和愛好,還需通過設置專門的項目和課程為他們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應當鼓勵和支持老一輩藝術家與年輕一代進行交流與合作,通過師徒傳幫帶的方式,讓年輕人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川東紅色歌謠的表演技藝和知識,從而有效地將其傳遞給下一代。
加強隊伍建設不能僅限于傳承人的培養,還應包括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水平。這涉及文化工作者、研究人員等與川東紅色歌謠傳承相關的職業群體。通過組織專業培訓、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增強這些人員對川東紅色歌謠文化價值的認識和理解,提升他們在文化傳播、學術推廣、藝術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建立跨領域的合作機制,促進文化、學術、旅游等不同領域的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為川東紅色歌謠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和更加豐富的資源。
(四)深化跨區域合作與交流
深化跨區域合作與交流是促進川東紅色歌謠傳承與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已經成為連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橋梁。對于川東紅色歌謠而言,通過與其他地區乃至國際上的文化藝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不僅可以借鑒他們在文化傳承與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還可以將川東紅色歌謠介紹給更廣泛的受眾。此類跨區域的合作與交流活動,如聯合舉辦音樂節、藝術展覽、學術研討會等,既能提高川東紅色歌謠的國內外知名度,也有助于提升公眾對其文化價值的認識和理解。
深化跨區域合作與交流還意味著需要加強文化資源的共享與利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數字化平臺等,可以實現川東紅色歌謠資源的數字化保存和在線共享,從而讓世界各地的研究者、藝術家和公眾都能輕松訪問這些珍貴的文化資料。同時,通過開展國際交流項目,邀請外國藝術家參與川東紅色歌謠的研究與表演,或派遣中國藝術家出訪交流,都能促進文化理念的相互借鑒和藝術形式的創新發展。這樣的跨區域合作不僅能夠促進川東紅色歌謠的傳播與推廣,還能夠提升其生命力和創造力,確保這一傳統文化遺產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持續繁榮。
五、結束語
川東紅色歌謠作為中國革命文化的寶貴遺產,其傳承與發展面臨著多重挑戰。通過創新傳播內容與形式、拓展傳播渠道、加強傳承人培養以及深化跨區域合作與交流,可以為這一傳統藝術形式注入新的活力。如此,川東紅色歌謠不僅能夠在新時代保持其歷史與文化的連續性,還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現出更持久的影響力與更強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張瀟研.紅色歌謠的精神內涵與文化譜系[J].文化月刊,2023(10):148-150.
[2]馮軍成,劉釗.紅色歌謠的生成邏輯、思想內涵及其當代價值[J].黨史文苑,2023(7):60-64.
[3]馮軍成,劉釗.近百年來紅色歌謠的研究述評[J].克拉瑪依學刊,2022(5):19-25.
[4]黃娟.略談川東紅色歌謠的歷史與現狀:以巴中地區南江縣、通江縣為例[J].四川戲劇,2021(5):125-128.
[5]戎月姮,帥雙雙.川東紅色歌謠風格特點探析[J].黃河之聲,2021(8):19-21.
[6]黃娟,楊月.川東紅色歌謠的起源及發展[J].黃河之聲,2021(6):127-129.
作者簡介:
祝戈輝(1991—),女,漢族,四川眉山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紅色歌謠、藝術歌曲、聲樂教育。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巴渝民間藝術研究中心2022年度立項課題“川東紅色歌謠的傳承助推文旅經濟發展研究”(編號:BYMY22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