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銀亮
山東黃河河務局深入貫徹落實全河工作會議精神,強化政治自覺,將山東治黃事業置于國家和水利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堅持防御水旱災害用好“建、防、搶”三字訣,管住水資源守好“節、控、調”三道關,保護水生態做好“護、治、管”三件事,進一步豐富完善工作思路。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為主題主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為法治保障以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根本目標,深入踐行“六條實施路徑”提升“四種能力”,把握運用“六個必須堅持的寶貴經驗,持續深化“五大體系”建設,針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實施“七項攻堅”:
一是攻堅打造防洪工程新格局。抓住防洪規劃修編機遇謀篇布局山東黃河保護治理,統籌推進河道與灘區、東平湖、河口三項綜合治理,推動實現建設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接續式發展,著力打造行洪輸沙安全高效、蓄洪滯洪穩固有力、入海流路優化順暢的防洪工程新格局。
二是攻堅提升黃河防汛作戰能力。錨定“四不”目標,貫通“四情”防御,強化“四預”措施,繃緊“四個鏈條”,創新落實行政首長防汛責任,建立中央與地方財政雙渠道支持黃河防汛的常態機制,強化物資保障,深化信息化應用,做實搶險隊伍建設,加強巡查值守、險情搶護,確保防洪安全。
三是攻堅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全面強化水資源管理全過程的規范性、科學性、精準性,實現落實水資源最大剛性約束和保障供水安全“雙目標”不斷提升“節水管控、優化配置、科學調度、政策研究、監督管理”五種能力。
四是攻堅提升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把自然界河流視作生命體,深入研究河湖生態保護的定位、路徑和措施,做到到位不越位、不缺位。抓住“一區一帶一平臺”,以河口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為核心領域,常態化實施生態補水,建設沿黃生態屏障帶,用好河湖長制平臺。五是攻堅建設法治山東黃河。堅持“以科學立法完善制度、以深入普法增強意識、以嚴格執法提升地位、以自覺守法防范風險”四位一體,自覺在法律框架下閉環開展工作,乘勢而上開創黃河保護治理良法善治新局面。
六是攻堅建設智慧山東黃河。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支撐,深化數字孿生山東黃河建設,抓住“感知先行、突出核心、統一平臺、全面應用、用好數據、自主研發”六個關鍵環節,推動保護治理現代化智能化,塑造水利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七是攻堅建設幸福、和諧、健康山東黃河。抓實“黨建示范帶品牌帶動、有為機關建設典型引領、作風建設干事保障、青年工作基礎工程”,進一步增強黨建引領力;堅持“主業要突出、涉河要規范、發展要安全、效益要提高”,持續增強經濟支撐力;聚焦建立現代管理體系、接續打造“治黃新一線”,構建文化宣傳新矩陣,實施職工健康促進工程,不斷增強單位凝聚力。2024年,山東黃河河務局將在黃委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全河工作會議精神,持續健全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全力以赴確保防汛防凌安全,科學、精細做好水資源調度與管理,提升依法治河管河水平,深化智慧山東黃河建設應用,推進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管理,統籌促進文化繁榮與單位發展,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干在當下,落在實處,切實加快推進現代化進程,在建設幸福河的偉大征程上,奮力開創山東黃河保護治理事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