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光梅
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通過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飲食、科學的運動、遵醫囑用藥以及預防便秘等方面的護理,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情的復發風險。
合理飲食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選用低鹽、低脂、低糖的飲食,并且要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還要避免食用過多的高膽固醇食物,比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通過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可以在滿足病患身體營養需要的前提下,控制體重,改善血脂、血糖與血壓水平,降低身體負擔,從而穩定病情,降低冠心病的發作風險。
科學運動 科學適量的運動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統功能,提高心肺活力,控制體重。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快走或者瑜伽等,運動強度和時間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醫生的指導來進行,并且要從運動強度較低的運動形式開始,運動時不宜穿得太厚,且運動過后不要立即洗熱水澡。
遵醫囑用藥 冠心病屬于極易復發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用藥,不能擅自停藥或更改劑量,更不可輕信熟人介紹去聽信“偏方”而引發嚴重后果。如果在服藥過程中出現對治療效果不滿意,或者對所服藥物存在不良反應,應該及時就診,詢問專業醫生建議,以便進行后續用藥調整。
預防便秘 中老年患者由于年齡較大,其身體內部消化功能逐漸退化,很容易出現便秘現象。一旦出現便秘情況,患者在用力排便時就會出現腹壓升高,進而引起心跳加速,心肌耗氧量增加,由此而誘發心絞痛,甚至造成患者心肌梗死或猝死。為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并注重日常合理運動,以防便秘發生。
規律作息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充足的睡眠,可以減輕身體負擔,提高免疫力。這就要求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熬夜、過度勞累,以免因熬夜、勞累引發的心肌耗氧增加,加大患者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建議每天保持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并進行適當的午睡,以維持良好的身體條件。
保持情緒平穩 情緒對于冠心病病情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當冠心病患者出現激動、憤怒等情緒時,會造成心率波動較大,心臟負擔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進而產生一系列嚴重后果,如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這就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緒平穩,采取溫和的態度和平和的心態處理人際關系,能夠學會舒緩自己的不良情緒,從而始終保持情緒平穩,避免情緒波動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
保護血管,監測血壓、血脂 冠心病是與供血不足相關的一種疾病,患者在日常護理中,一定要注意血管的保護和血壓、血脂的監測,以便及時為治療提供有效的指導。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離不開抗血小板和活血化淤藥物的服用,這可以維持患者血管斑塊穩定,降低心絞痛發病概率。高血壓、血脂異常與冠心病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在日常護理中加強對血壓、血脂的監測,控制在目標范圍內,并對異常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點,患者和家人還要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綜合考慮,如戒煙戒酒、注意保暖等,更好地保護冠心病患者的身體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