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傳授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關鍵。然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側重于教師單向傳授知識,學生缺乏積極參與和合作學習的機會。而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育策略,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和共同建構知識,這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研究和應用。基于此,文章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5-0084-04
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還能培養其溝通技巧、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這些都是未來社會和職業成功所必需的技能。盡管合作學習在教育領域的價值得到了廣泛認可,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和策略仍然存在許多挑戰。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策略,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的合作學習方法,適用年齡和情境,并提供合作學習的具體策略,幫助教師更有效地將合作學習應用于其教學實踐中。
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概述
(一)合作學習的類型和形式
1. 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具有多種類型和形式,其中之一是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常見且廣泛應用的方法,它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一起探討和解決數學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通常需要協作完成各種數學任務,例如,解決數學題目、探討數學概念、編寫數學故事,或者一起制訂解決問題的策略。這種類型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每個小組的成員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想法,并共同努力找到最佳解決方案。這種互動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還能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溝通技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根據不同的教育目標和情境來設計合適的合作任務,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成長。
2. 同伴學習
另一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廣泛應用的合作學習形式是同伴學習,同伴學習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其中一位學生充當教學者的角色,幫助其他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鞏固教學者自己的知識,還能提高被教學生的學習效果。一方面,在同伴教學中,學生可以輪流擔任教學者的角色,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教學技能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向同伴解釋數學概念、提出問題和提供示例,教學者不僅加深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還幫助其他學生更好地理解難點。同時,被教學生也能夠更輕松地接受來自同齡人的解釋,因為他們可能更容易理解同伴的語言和思維方式。
(二)合作學習的適用情境
合作學習適用于多種情境,具有廣泛的適用性。首先,合作學習適用于解決復雜和抽象的數學概念或問題的情境。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面臨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如分數、代數和幾何,這些概念對他們來說具有挑戰性。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互相解釋和討論這些概念,共同尋找方法來理解和應用它們,從而降低學習難度。其次,合作學習適用于促進數學思維的情境。數學思維包括推理、問題解決、模型構建等,這些思維可以通過與同伴一起思考和討論來培養。此外,合作學習適用于鼓勵學生互相學習和分享的情境。每個學生都擁有獨特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通過與同伴合作,他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數學概念,并且分享自己的見解,這樣有助于創造更富有創意和啟發性的數學學習環境。
二、 合作學習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首先體現在提高學習效率方面。合作學習通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合作,可以更迅速地解決數學問題和理解數學概念。當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努力,互相交流并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他們能夠迅速消除困惑,找到更多的解決途徑,從而縮短學習時間。此外,合作學習還能夠提供多樣性的思維和方法,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數學內容,使他們以更高效的方式掌握數學學習技能。
(二)提高自信心
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另一個意義是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數學是一門復雜和抽象的學科,對一些學生來說可能具有挑戰性,甚至會導致學生焦慮。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有機會與同伴一起解決問題,分享知識,相互支持,從而在學習上獲得成功體驗,這些成功經驗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至關重要。當學生能夠在小組中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貢獻自己的想法,發現自己的貢獻對解決問題有幫助時,他們會逐漸建立起數學學習的信心。這種自信心的建立有助于減輕數學學習時的緊張感和壓力,使學生更加樂意參與數學課堂和作業,他們將更有勇氣提出問題、嘗試新方法,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數學難題。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合作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還體現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方面。在一個積極的合作學習環境中,學生受到鼓勵和支持,他們更愿意參與課堂活動,并投入數學學習中,這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表現和情感健康至關重要。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有機會與同伴合作、分享想法和互相幫助,這種互動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好的關系,減小競爭壓力,使學生感到更加舒適和自在,他們不再害怕犯錯誤,因為合作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
(四)培養社交技能
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交技能。數學學科的教學不僅僅關乎數字和公式,也包括了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和合作的技能。合作學習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能幫助學生養成這些關鍵的社交技能,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觀點。在小組討論中,他們需要聆聽同伴的意見,接受不同的觀點,培養尊重和接納多樣性的品質。這種能力不僅對數學學科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重要,有助于建立和維護積極的人際關系。同時,合作學習鼓勵學生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需要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思維,以便與同伴共同解決問題。
三、 合作學習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方法
(一)潛在的挑戰
1. 學生合作不和諧
合作學習需要學生相互合作、協調行動,并共同解決問題。然而,學生之間可能會出現合作不和諧的情況,如產生沖突、分歧和不愿意共享想法。這種不和諧的合作氛圍可能會阻礙學習進程,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導致學生產生負面情緒。
2. 個體任務分配不均
在合作學習中,個體任務的分配和執行通常是必要的,以確保任務順利完成。有時候個體任務的分配可能不均衡,導致一些學生承擔了過多的任務,而其他學生則沒有足夠的機會參與,這可能會導致學生不滿,并阻礙團隊的協作。
(二)解決方法
1. 教師的角色與干預
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擔任關鍵角色,可以通過適當的干預來解決合作學習中的挑戰。首先,教師應充當引導者和監督者的角色,確保學生遵守合作規則和期望。教師可以明確任務,規定時間表,觀察學生的進展,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分享他們的感受和觀點,以便及時解決潛在的問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有效地與同伴合作,包括如何提出建設性的反饋和解決合作問題的技巧。最重要的是,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合作學習的特定情境,靈活調整他們的角色。有時候,教師可能需要介入,而其他時候則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和責任。綜合來看,教師的角色與干預是解決合作學習挑戰的關鍵因素,他們的支持和指導對學生的合作學習經驗至關重要。
2. 使用多樣化的合作學習策略
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合作學習策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情境需要。教師可以將擁有不同技能和知識的學生結對,使他們能夠互相補充和支持,這有助于每個學生在合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不同小組中合作,促進學生與不同同伴互動和合作,這有助于降低學生的緊張感,提高合作效果。教師要學會善于設計不同類型的任務,包括共同解決問題、角色分工、對等合作等,以確保學生在不同情境下都能夠合作成功。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定期反思合作學習的過程,并評估合作的效果,這有助于他們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不斷改進合作技能。總之,這種多樣化學習方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合作學習,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四、 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加強問題引導
問題引導是合作學習中的關鍵策略,教師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要求學生在小組中共同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具有啟發性,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數學概念和問題。通過提出引人入勝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追求深度理解。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比例”為例,假設教師想要教授學生理解和應用比例的概念,他們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如果你有一輛玩具車,長度是50厘米,它的長度是另一輛玩具車的2倍,那么另外一輛車的長度是多少?”“假設你有一塊巧克力,你想把它分成四塊,其中一塊是其他平均分配三塊的兩倍大,你應該如何分割它?”“如果一輛自行車騎了40分鐘,走了10公里的路程,那么按照這個速度騎2小時能走多遠?”這些問題具有挑戰性,學生需要思考比例的含義,對不同物體的屬性進行比較,然后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在小組中,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他們的解決方案,他們可能會提出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并討論哪種方法更有效,這種討論有助于深化他們對比例概念的理解。
(二)設計多樣化的合作任務
多樣化的合作任務有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風格,教師可以設計各種類型的任務,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項目合作等,鼓勵學生在不同情境下合作,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技能。使學生在不同的合作學習體驗中成長和發展。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位置與順序”為例,教師可以設計小組討論任務,要求學生一起探討有關位置和順序的問題。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地圖,要求他們討論如何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以及有多少種不同的路徑可供選擇。這種任務鼓勵學生分享觀點、合作解決問題,并在小組中相互學習。另一個多樣化的任務是角色扮演,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位置和順序的概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模擬城市導游或地圖設計師的角色,學生需要考慮如何指導游客或設計地圖,以確保位置和順序的準確性。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這些概念,并將它們應用到實際情境中。這種多樣化的合作任務允許不同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和興趣參與,并提供多個途徑來理解位置和順序的概念,一些學生可能更喜歡口頭討論,而另一些學生可能更擅長角色扮演或項目合作。總之,通過提供多樣化的任務,教師可以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
(三)小組明確分工
在合作學習中,確保小組成員明確分工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指定特定的角色和任務,以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可以由一個小組成員負責記錄討論內容,另一個負責提出問題,還有一個負責匯總成果。這種分工可以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責任,并有機會貢獻自己的技能和想法。同時,它也有助于減少任務分配不均的問題。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生活中的負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生活中負數的應用,例如,溫度、海拔高度等。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負數,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合作任務,并為每個小組分配特定的角色和任務:學生需要探討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使用負數,并準備一個小組報告來分享他們的發現。記錄員的任務是記錄溫度變化的數據,他們應該每隔一段時間測量室內溫度,并記錄下來,包括正溫度和負溫度。這些數據將用于后續的討論和分析。提問者負責引導小組討論,他們可以提出問題,如“如果室內溫度從20℃下降到-5℃,變化了多少度?”或“如何表示這個溫度變化的負數?”這些問題可以激發學生深入思考和討論。分析者的任務是分析收集到的數據,并解釋它們的意義,他們需要幫助小組理解溫度變化背后的負數概念,以及如何應用它們來描述溫度的下降。通過這種任務分配策略,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任務,并需要與其他成員合作以完成任務,有助于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分析技能。
(四)鼓勵自主探討
合作學習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小組中自主探討問題,而不僅僅是依賴教師的指導。學生可以通過主動提出問題、獨立查找解決方案、分享發現,從而養成主動學習習慣。
以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百分數”為例,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分析一個特定的實際生活場景。一個小組可以探討商店折扣,另一個小組可以探討體育比賽中的勝率統計,還有一個小組可以分析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每個小組的成員需要獨立研究他們所負責的實際生活場景,并了解百分數是如何應用的,他們需要找到相關信息、數據和例子,探討百分數在不同場景中的作用、計算方法和重要性。最后,每個小組需要向全班匯報他們的成果。他們可以分享發現的有趣事實和案例,并解釋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這個任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中獨立思考、積極合作,自主探討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五、 結論
合作學習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和社交方面取得成功。通過精心設計的合作學習策略和教師的積極參與,可以更好地實現數學教學目標,培養出更具創造力和綜合素養的學生。因此,合作學習應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生提供更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同時,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至關重要,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合作學習教育技能,積極參與專業發展,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
參考文獻:
[1]楊小蘭.農村小學數學課堂討論式合作學習現狀的混合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22.
[2]王旭虎.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的思考和策略[J].學苑教育,2023(23):74-76.
[3]王亞敏.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教師發展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九),2023:909-911.
[4]翟姍姍,唐峰.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7):93-95.
[5]韋月娟.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小團隊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8):127-128.
[6]張清桂.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70):80-81.
[7]季愛娟.論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5):42.
[8]叢曉平.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實踐應用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6(36):232.
[9]張愛芬.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芻議[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一),2021:257-259.
作者簡介:陳真真(1988~),女,漢族,安徽阜南人,阜南縣玉泉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