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劍,錢婷婷,錢咪,賀梁
(1.寧波市產(chǎn)品食品質(zhì)量檢驗研究院(寧波市纖維檢驗所),浙江寧波 315048;2.國家智能制造裝備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浙江),浙江寧波 315800;3.鎮(zhèn)海區(qū)教育發(fā)展研究院,浙江寧波 315202)
液壓快換接頭可在不使用工具的條件下進行手動連接和拆卸,可以在高壓條件下進行重復、快速通斷,且具有密封性好、安全性高等特點,在農(nóng)業(yè)機械和工程機械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1]。快換接頭的公端和母端連接后,受內(nèi)部截止閥、背壓釋放裝置等影響,其內(nèi)部流道會發(fā)生明顯改變,因此在進、出口端會產(chǎn)生壓力降。并且,快換接頭兩端的壓力降會隨流量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測量全流量范圍內(nèi)快換接頭的壓力降,特別是在大流量、高流速工況下的壓力降,對于評價快換接頭在高負荷工況下的流通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快換接頭的型號規(guī)格、結構特點、使用工況、流通介質(zhì)等具有較大差異,為準確評價其壓力降-流量特性,且適應大功率液壓系統(tǒng)的發(fā)展趨勢[2],需建立具備通用性、大流量的液壓快換接頭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臺。
目前,現(xiàn)行快換接頭試驗方法的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為GB/T 5861—2003《液壓快換接頭 試驗方法》[3]和ISO 18869:2017《Hydraulic fluid power-Test methods for couplings actuated with or without tools》[4]。在上述標準中,規(guī)定了壓力降-流量試驗的裝置和測試步驟。目前,在快換接頭壓力降-流量試驗平臺的建設方面,主要有:鄭祥明等[5]設計了多品種液壓快換接頭壓力降試驗系統(tǒng),該試驗系統(tǒng)采用雙泵合流和多級節(jié)流的方式,可開展流量調(diào)節(jié)范圍0.75~283 L/min內(nèi)的快換接頭的壓力降-流量試驗,適用于公稱通徑為5~25 mm的快換接頭,試驗介質(zhì)為32號液壓油;魏超[6]設計了采用閉環(huán)流量控制方式的快換接頭流阻測試系統(tǒng),該測試系統(tǒng)的流量調(diào)節(jié)范圍為0~50 L/min,壓力降測試范圍為0~200 kPa,適用于最大公稱通徑為15 mm的快換接頭,試驗介質(zhì)為乙二醇混合液。在ISO 18869:2017標準中,規(guī)定了公稱通徑為5~51 mm內(nèi)快換接頭的標準額定流量。公稱通徑為50 mm的快換接頭對應的標準額定流量為788 L/min。由此可知,現(xiàn)有的壓力降-流量試驗的裝置還無法滿足大規(guī)格快換接頭的測試需求,不利于產(chǎn)品的性能提升和新產(chǎn)品研發(fā)。同時,在工程機械和農(nóng)業(yè)機械等領域,46號液壓油或水也是快換接頭較為常用的工作介質(zhì)。但針對上述2種介質(zhì),尚未有適用的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臺。
本文作者依據(jù)ISO 18869:2017標準,設計了一套液壓快換接頭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臺,采用46號液壓油或水作為試驗介質(zhì)。試驗臺的流量調(diào)節(jié)范圍為40~1 000 L/min,壓力降測試范圍為0~5.0 MPa,用于公稱通徑為12.5~51 mm的快換接頭。并且,完成配套測試軟件的開發(fā)以及快換接頭壓力降測量值不確定度的計算。
液壓快換接頭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臺主要用于測試不同流量下液壓快換接頭進、出口兩端的壓力降,也可結合試驗介質(zhì)的密度和介質(zhì)流速計算得到其流量系數(shù)和流阻系數(shù)[7]。試驗臺適用于直通式、單截止式和雙截止式等類型的液壓快換接頭。
液壓快換接頭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臺的試驗介質(zhì)可采用46號液壓油或水;被測快換接頭的適用公稱通徑范圍為12.5~51 mm;被測快換接頭進、出口的壓力降測量范圍為0~5.0 MPa。試驗平臺的流量調(diào)節(jié)范圍為40~1 000 L/min;當采用46號液壓油作為試驗介質(zhì)時,其溫度調(diào)節(jié)范圍為20~70 ℃。試驗平臺具有自動化控制和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以及報表生成和打印功能。
試驗裝置的原理如圖1所示。試驗臺可以分為油側(cè)工位和水側(cè)工位。其中,油側(cè)工位有2路管道進行供油,管道規(guī)格分別為φ60 mm×8 mm;水側(cè)工位有3路管道進行供水,管道規(guī)格分別為φ22 mm×3 mm、φ34 mm×4 mm和φ60 mm×5 mm。2個工位共用1個試驗段。
試驗段的設計原理如圖2所示。試驗段的管道直徑為114 mm,超過被測快換接頭最大公稱通徑的2倍,保證了試驗段的最大通流能力。L1和L4的長度為1 140 mm,按10倍的管道設計;L2的長度為570 mm,按5倍的管道直徑設計;L3的長度為連接狀態(tài)下的快換接頭加上其兩端的轉(zhuǎn)換接頭的長度。在被測快換接頭的進、出口均安裝有溫度傳感器,在其出口安裝有流量計。

圖2 試驗段原理
當以46號液壓油作為試驗介質(zhì)時,采用5臺并聯(lián)的液壓泵對試驗段進行供油。針對不同公稱通徑快換接頭的壓力降-流量的測試需求,可啟動不同的電機泵組。5臺液壓泵均為高壓柱塞泵,泵的公稱排量分別為40、71、125、180、250 mL/r。每臺泵配備有功率相匹配的三相異步電機,電機的轉(zhuǎn)速調(diào)節(jié)范圍為100~2 800 r/min。試驗段所用流量計為齒輪式,型號為VC12F1PS,數(shù)量為4臺,制造商為KRACHT。單個流量計的流量測試范圍為0~250 L/min,精度等級為±0.5%。
當以水作為試驗介質(zhì)時,采用水泵供水,泵的最大流量為120 m3/h。共有3路并聯(lián)的供水管道,其中:規(guī)格為φ22 mm×3 mm的管道上安裝有型號為TM4TFS040S的流量計,流量測試范圍為13.3~66.7 L/min;規(guī)格為φ34 mm×4 mm的管道上安裝有型號為TM16TFS040S的流量計,流量測試范圍為53.4~267.0 L/min;規(guī)格為φ60 mm×5 mm的管道上安裝有型號為TM68TFS040S的流量計,流量測試范圍為227~1 133 L/min。上述3個流量計的制造商為KRACHT,精度等級為±0.5%。
試驗段所用的溫度傳感器的型號為TA2105 + EVC001,數(shù)量為4個,制造商為IFM。溫度測量范圍為-50~150 ℃,模擬量信號為4~20 mA。所用的壓力傳感器的型號為P200S-GB100AG14M4B/HT,制造商為BANNA。壓力測量精度為0.1%,線性度為±0.2%,重復性不大于0.1F.S.,模擬量信號為4~20 mA。
搭建的液壓快換接頭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臺如圖3所示。采用某制造商生產(chǎn)的快換接頭進行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快換接頭的公稱通徑為50 mm,額定流量為450 L/min,試驗環(huán)境溫度為(25±2) ℃。

圖3 液壓快換接頭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臺
按ISO 18869:2017標準中的13章進行試驗,步驟如下:
(1)將連接后的快換接頭總成裝入試驗段,在額定流量的25%、50%、75%、100%、125%、150%的工況下,按正、反2個方向測定并記錄壓降值;每個試驗流量點重復測量10次,取平均值。
(2)從試驗段中拆卸快換接頭總成,裝入公稱通徑為50 mm的硬直管,在被試快換接頭流量的25%、50%、75%、100%、125%、150%的工況下,測定并記錄壓降值;每個試驗流量點重復測量10次,取平均值。
(3)計算步驟(1)(2)中每個流量試驗點記錄的壓降值的差值,得到被試快換接頭總成的凈壓降值,并按正、反2個方向繪制壓力降-流量特性曲線。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控制液壓油溫為(40±2) ℃,使試驗介質(zhì)的黏度保持穩(wěn)定。按上述試驗步驟,分別以46號液壓油和水為介質(zhì),測試得到被測快換接頭的壓力降-流量特性曲線如圖4所示。可知:正、反2個方向測定的壓降值存在一定差異,這是由于快換接頭內(nèi)部流道的不對稱導致的。

圖4 被測快換接頭的壓力降-流量特性曲線
試驗臺采用PLC控制液壓泵和水泵的啟動和停止,并提供測試所需的流量和壓力;測試部分用硬件以及NI-PXI及其對應的LabVIEW軟件進行壓差、流量、溫度等數(shù)據(jù)采集、記錄和分析。試驗臺的測試界面如圖5所示。在“參數(shù)顯示”區(qū)域,界面實時顯示熱介質(zhì)(46號液壓油)和冷介質(zhì)(水)流量、進出口的溫度和壓力等。點擊“數(shù)據(jù)導入表格”可實時保存需要采集的流量、進出口壓力和溫度等數(shù)據(jù)。

圖5 試驗臺的測試界面
快換接頭壓降值測量的不確定度直接影響其壓力降-流量特性的準確評價。由上述可知,此試驗過程中是通過測量快換接頭進、出口的壓力值來計算壓降值,之后再減去測試管道自身的壓降值,最終得到凈壓降值。
快換接頭進、出口壓力值的測量屬于密閉回路中平均穩(wěn)態(tài)壓力的測量,因此可采用ISO 9110-1:2020《液壓傳動 測量技術 第1部分:通則》[8]和ISO 9110-2:2020《液壓傳動 測量技術 第2部分:密閉回路中平均穩(wěn)態(tài)壓力的測量》[9]來計算不確定度。
在額定流量(450 L/min)工況下,測量被測快換接頭進、出口的壓降值,共10次,采用46號液壓油為試驗介質(zhì),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采用水為試驗介質(zhì),測量結果如表2所示。

表1 額定流量下被測快換接頭進、出口的壓降值(液壓油)

表2 額定流量下被測快換接頭進、出口的壓降值(水)
計算被測快換接頭進、出口的凈壓降值的數(shù)學模型如式(1)所示:
(1)

上述各壓降值的靈敏系數(shù)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2)
c2=?p/?pg
(3)
c3=?p/?rht
(4)
式中:c1、c2、c3分別為被測快換接頭的凈壓降值、壓力傳感器二次儀表的平均壓力示值、流體高度差引起的壓降值的靈敏系數(shù),其數(shù)值均為1。
由測量過程可知,影響被測快換接頭進、出口的凈壓降值的不確定度分量主要有:(1)壓降測量示值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1;(2)讀數(shù)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r;(3)測壓點引入的不確定度up;(4)溫度效應影響引入的不確定度uT;(5)流體壓頭效應引入的不確定度u(rht);(6)顯著的環(huán)境影響和電路元件影響引入的不確定度uc。
其中,此試驗環(huán)境溫度為(25±2) ℃,與壓力傳感器校準過程中的溫度差不大于5 ℃,可以忽略溫度效應;在數(shù)學模型中,已經(jīng)對流體壓頭效應進行修正,可不考慮它對不確定度的影響;并且,在此處可不考慮環(huán)境條件和電路元件的影響。綜上,被測快換接頭進、出口凈壓降值的測量不確定度分量只需考慮u1、ur、up。
壓降測量示值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1需考慮系統(tǒng)校準的不確定度uc和讀數(shù)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ur。壓力傳感器的準確度等級為0.2級,量程的上限為5.0 MPa,按均勻分布可計算得到uc=0.005 8 MPa。
讀數(shù)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ur需考慮壓力傳感器采集裝置的讀數(shù)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u1r以及其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r。壓力傳感器采集裝置的數(shù)顯分辨率為0.001 MPa,其末位已經(jīng)過圓整,其引入的不確定度可按照式(5)進行計算,u1r=0.000 3 MPa;根據(jù)表1中壓降值的10次重復性試驗可按式(6)計算u2r,u2r=0.000 7 MPa。兩者取較大值,則ur=u2r=0.000 7 MPa。
(5)
(6)
由式(7)可確定管路中的最大流速v,計算得到v=2.065 2 m/s。
v=0.066 7q/(πd2)
(7)
式中:q為預計通過被測快換接頭的最大流量,q=675 L/min;d為試驗段的管道內(nèi)徑,d=102 mm;π為常量,π=3.141 592 653 6。
可按式(8)計算up,計算得到up=0.000 1 MPa。
up=Kv2ρ
(8)
式中:K為常量,K=0.25×10-4,適用于1型測壓點;ρ為32號液壓油的比重,ρ=0.86。
由于各不確定度分量之間相互獨立,則:
通過拆除被測快換接頭進行重復試驗,測得管路的凈壓差為0.013 MPa,其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u2和u1相同,即u2=0.005 8 MPa。
測量儀表和測壓點之間存在流體高度差,采用式(9)對壓力讀數(shù)進行修正:
rht=gρht×10-6
(9)
式中:g為重力加速度,取9.806 65 m/s2;ht流體高度差,為0.051 m。
各不確定度分量之間互不相關,依據(jù)ISO 9110-1:2020標準附錄B中的不確定度傳播率計算誤差測量的標準不確定度:

依據(jù)依據(jù)ISO 9110-1:2020的第7.6條,取k=4,可得到95%置信區(qū)間的測量不確定度,則采用46號液壓油作為試驗介質(zhì)時,壓差測量結果可表示為
p=0.203 MPa,U=0.036 MPa (k=4)
按相同的數(shù)學模型和計算步驟,采用水作為試驗介質(zhì)時,壓差測量結果可表示為
p=0.199 MPa,U=0.034 MPa (k=4)
文中所搭建的液壓快換接頭壓力降-流量特性試驗臺現(xiàn)已投入使用,其設計和測量儀器精度符合國家標準GB/T 5861—2003《液壓快換接頭 試驗方法》的要求。
(1)試驗臺可使用46號液壓油或水為介質(zhì)測試快換接頭的壓力降-流量特性。
(2)試驗臺的流量測試范圍為40~1 000 L/min;被測快換接頭進出口壓差測量范圍為0~5.0 MPa,被測快換接頭的適用工程通徑范圍為12.5~51 mm。試驗臺也可用于測試被測快換接頭的流量系數(shù)和流阻系數(shù)。
(3)95%置信區(qū)間下計算得到試驗臺油側(cè)工位的不確定度為0.036 MPa,水側(cè)工位的不確定度為0.034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