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題記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每一站都充滿了風景;而在這無數的風景中,總有那么幾個瞬間,在我的腦海中激起層層漣漪。
自然的詩篇
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因為有些無聊,我便來到房后的院子里溜達。此時,雞、鴨、豬等牲畜們正不斷地叫著,似乎要演奏一場“動物大合唱”。我迅速穿過這里,來到一片竹林,這里的竹子長得非常挺拔,每棵竹子旁都立著幾株小竹筍。走著走著,我來到一塊石頭旁,這塊石頭的縫隙中似乎有著一抹棕色,定睛一看,竟然是筍尖!正當我想進一步查看時,“嘩啦啦……”雨突然下了起來,我只得不再停留,匆忙跑回屋里。
風中的旋律
春天的雨總是格外漫長,一下就是兩天,轉眼間便到了第三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向窗外看去,驚奇地喊道:“雨停了!”我穿好衣服,向竹林跑去,兩天不見,原來的小竹筍似乎都有了長高之勢,讓人心生歡喜。此時,我又想起了那株扎根于石頭縫的竹筍,靠著模糊的記憶,我找到了它,可它紋絲不動,蝸居在石縫中,不禁讓我有些失望。
逆境中的力量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我即將和這里說再見。臨走前,我又來到竹林,準備與那株石頭縫里的竹筍告別。來到石頭前,我驚奇地發現原先的竹筍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挺拔的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眼前的情景讓我驀然想到這句詩。
再見這棵竹子已是三個月后。此時的它已經長得足夠高,甚至比周圍的竹子還要高。史鐵生說過,“命運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陽光從葉間落下,灑在那塊石頭上,一瞬間,石頭上的每一條裂痕都被照得燦爛,像竹子對抗命運的勝利宣言!
不過是一次普通的拜訪,卻因為有了這棵竹子的存在,讓我這次老家之旅“不虛此行”。
后記:“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浙江杭州市西湖區吉鴻中學702班】
模擬得分:44分
得分理由:1.選材貼合話題。這不僅是一次普通的回鄉之旅,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旅程。風雨中,石頭縫中的竹筍非但沒有被摧毀,反而奏響了生命的旋律,給予小作者精神上的啟發。2.結構清晰。習作采用題記、小標題和后記的形式,敘述清晰有條理。3.文筆優美。作文的第三部分恰當引用古詩句,增強了習作的意蘊。
失分理由:1.對細節的點染不足。“風中的旋律”這一部分對外部惡劣環境的描寫不細膩,導致前后的對比不明顯,無法給讀者帶來震撼。2.對主題的升華明顯不夠。可適當增加竹子的文化內涵,使作文內容更有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