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權
近日,哈爾濱的精彩故事還在繼續(xù)。一場廣西與黑龍江的南北回禮送出了一波“農業(yè)大摸底”。事情起因是,為感謝東北“老鐵”對11個去哈爾濱旅游的“小砂糖橘”的照顧和喜愛,廣西南寧向黑龍江哈爾濱贈送了200噸砂糖橘和沃柑。為了答謝這份禮物,黑龍江回贈了10萬盒優(yōu)質的撫遠蔓越莓。不少網友被這個互動感動了。
就在眾人還沒來得及為這一暖心互動感慨時,不少眉頭緊蹙的東北年輕人手拿一盒包裝精致的黑龍江新鮮蔓越莓,仿佛看著“陌生人”。他們疑惑道:“蔓越莓是東北特產?我們之前沒聽說過啊!”
這一疑問讓“不太熟悉的家鄉(xiāng)特產”這個話題登上熱搜,開啟了“橘”來“莓”往的續(xù)篇。隨后,為感謝哈爾濱的熱情款待,全國各地“掏出家底”,馬不停蹄地給“爾濱”贈禮物。網友更是紛紛細數家鄉(xiāng)特產,并留言表示:“特產從此誕生新含義,特意背著本地人產的”“工業(yè)摸底震驚一時,農業(yè)摸底刷新認知”。
乍一看,你是否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各地有哪些“反差感”特產?大家都藏了什么寶貝?走,讓我?guī)阋黄鹂纯础?/p>
首先登場的是與魚子醬、松露一道并稱“世界三大珍饈”的鵝肝。朗德鵝原產于法國,是世界上著名的鵝肝專用品種,如今你可以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輕松找到正宗味兒。在20世紀80年代,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便引進了這一品種,目前已經形成一定的出口規(guī)模。所以,在安徽,一份絕佳的套餐必然是六安法式鵝肝配上亳州威士忌和宿州伏特加。
其次是抹茶。說到抹茶,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日本,但你中意的抹茶食品很可能產自貴州銅仁。資料顯示,貴州抹茶已占到中國抹茶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貴州梵凈山腳下的銅仁市便有著“中國抹茶之都”的美譽,擁有全球最大的抹茶單體車間,被譽為“世界抹茶超級工廠”,每天可生產抹茶10噸,年產量超4 000噸,產品暢銷國內外。
新疆的水產養(yǎng)殖也很快進入大眾視野,絕對稱得上是人們冬季枯燥無味生活的一絲生機。究其原因,在于新疆沒有海,卻能產海鮮。說起海鮮,很多人會想到這是沿海城市的特產,但產自新疆的澳洲淡水龍蝦、羅氏沼蝦、三文魚、大螃蟹,讓不少網友調侃道:“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不是江浙滬等‘偏遠地區(qū)不包郵呀?”
看到這些“隱藏款”土特產,我心生一個認知,那就是這些外來產品本地“俏”,不但不“土”,而且夠“潮”。于是,我在朋友圈也開展了家鄉(xiāng)新土特產的話題征集。一天有余,便收到來自天南海北眾多好友的有趣答復。
好友何清霜,家在汕頭。她在評論中寫道:“很難想象東北人的童年有多快樂。有天馬、人造月亮、企鵝、熱氣球,還有隨處可見的防寒屋。也很難想象兄弟省份的朋友的童年有多幸福,能有那么多美食。我是廣東的,從小到大只能喝喝早茶。”在她的字里行間,充滿了幸福感,“還有啊,我就不信哪兒還有比我大潮汕更好吃的手打牛肉丸。”
“昨晚才知道我們山西有三文魚、大閘蟹、火龍果兒、西梅……不禁與從小吃到大的碳水化合物‘面面相覷,一問一個不吱聲兒。”這一回復讓山西吃面大省的形象躍然紙上。
“我們這兒種的靈芝直徑達1.1米,重10多千克,它撐開像一把大傘!你快來看吧,一看全‘破防!”聊城人毛鈞悅提到。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是中國重要的靈芝生產基地,素有“靈芝之鄉(xiāng)”的美譽,靈芝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三成以上 。
“都爭吧!云南雖然產量不一定大,但什么都能種!我們能種的,其他地方不一定行。比如咖啡,全國99%的咖啡產自云南;再比如鮮切花,云南花卉產業(yè)穩(wěn)居亞洲第一。”“95后”胡可正待在農田邊,邊展示視頻邊和我說。
這些答復像熟人之間的家常話,熱氣騰騰。這也讓我不由想起2024年1月央視網發(fā)表的文章《總書記@你來認領家鄉(xiāng)特產》中的一句話:“特產,折射著地域風情,蘊藏著鄉(xiāng)土鄉(xiāng)味,連接著游子的故土鄉(xiāng)情,更涌動著鄉(xiāng)村振興的澎湃活力。”
是的,這些土特產的價值,遠不止它們的味道。那一個個“上新”的土特產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味蕾,更見證了鄉(xiāng)村振興蹚出新路子。它們正讓“老家讓我驕傲”濃縮在一段話、一方屏幕中,走向全國各地乃至更大范圍。
“爾濱”的風吹過文化旅游,又吹到了優(yōu)質農產品。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人走進家鄉(xiāng),了解家鄉(xiāng),努力把家鄉(xiāng)“隱藏款”土特產變成暢銷的“顯眼包”,讓土特產不僅產得出,還能叫得響、銷得旺,讓更多的情感和溫暖綿延不絕,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樂見這種有來有往、有里有面的雙向奔赴,也希望有更多后來者加入,讓家鄉(xiāng)的“隱藏款”擁有更多出“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