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夜景F8,4 秒,ISO 200
建筑攝影博大精深,攝影師陳冠宏攜全新中畫幅相機 GFX100 II 和G F 3 0 m m F 5 . 6 T / S移軸鏡頭,從細節到全景,用建筑攝影作品呈現他的藝術表達。

富士 GFX100 II
約 1.02 億像素中畫幅傳感器
常用感光度 ISO 80- ISO 12800
最高連拍 8.7 張/秒
最高電子快門速度 1/32000s
智能高速 AF 對焦系統
20 種膠片模擬模式,新增 REALA ACE
支持 4K/60p、8K/30p、FHD/120p 視頻錄制
具備像素位移多重拍攝 4 億像素模式
防塵防滴濺

廣角移軸鏡頭“GF30mmF5.6 T/S”
11 組 16 片鏡片
納米 GI 涂層技術
傾斜±8.5 和最多偏移±15mm
±90 范圍內改變移軸方向
鏡頭內置傳感器
重量 1340g

①阿布扎比謝赫扎耶德清真寺夜景F10,4 秒,ISO 80
富士全新發布的這支 GF30mmF5.6T/S 移軸鏡頭,中畫幅焦距 30mm,通過全畫幅的系數折算之后等效焦距 24mm。24mm 是一個經典的廣角焦距,它不會帶來太多變形,又有一定的廣角透視,可以保證一定的拍攝范圍。
這張清真寺的作品是用 GF30mmF5.6T/S 鏡頭拍攝的一張直出照片,通過移軸之后調到 4:3 畫幅,可以看到照片變形不會太大,同時拍攝范圍比較理想,最后呈現出來的效果讓人滿意。除了標準焦段之外,我們在拍攝建筑或城市的時候經常需要用到更廣的視角,通過移軸拼接的方式就可以獲取超廣視角。

在擁有中畫幅鏡頭解析力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實現移軸后的畫面邊角成像效果。移軸的邊角在移軸量最大的時候,成像接近成像圈的邊緣,邊角的畫質相對中心成像就會有所下降,這決定了拍攝的有效畫面。如果邊角的畫面成像質量下降,那么在使用畫面的時候就需要把邊角裁切掉,這時有效畫面的范圍就會縮小。
但 GF30mmF5.6 T/S 移軸鏡頭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實際拍攝中,即便移軸量已經到達 15mm,它的頂端卻沒有出現暗角、邊角成像下降的情況,由此可見它的整個成像是非常優秀的。

②亞伯拉罕諸教之家F10,1/400 秒,ISO 80
移軸鏡頭的功能和原理
在談到建筑攝影時,應該會聽過移軸鏡頭這個名詞,但可能對移軸鏡頭的功能和原理比較陌生。拍攝建筑的時候通常需要把鏡頭仰起來,這時會發生透視的變形,垂直的線條會傾斜,然后整體會向上匯聚。而通過移軸鏡頭可以糾正透視變形,可以讓垂直線條比較真實地還原在畫面里。
另外,可以通過 shift 的旋鈕糾正透視變形以實現平移拼接??赡艽蠹叶加信臄z拼接片的經驗,比如說手機也有拼接的功能,但是通過移動鏡頭的方式會造成一定的變形和拼接不準確,可能會有些小的細節接不上的情況。此時,利用移軸鏡頭的平移特點去實現拼接,則避免了變形和拼接不上的情況。

阿布扎比盧浮宮被譽為“世界現代城市奇跡”之一,不僅是阿拉伯世界的首座國際性博物館,也象征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宏偉目標和成就。這座建筑的核心視覺元素就是仿佛漂浮于博物館之上的龐大銀色穹頂。盡管給人以輕如鴻毛的錯覺,但這個圓頂的重量卻高達 7500噸左右,跟巴黎埃菲爾鐵塔不相上下。設計靈感源自阿拉伯建筑的一個顯著特征——穹頂,構成了由 7850 顆星形組成的復雜幾何結構。這些星形在八層空間中以不同尺寸和角度重復出現。
當太陽從上空經過時,光線會透過圓頂上的孔隙在博物館內營造出一種美輪美奐的效果,被稱為“光之雨”。但是在高寬容度和 16bit 色深情況下只需一次拍攝,后期就可以把高光和暗部都拉回來,實現均勻曝光,可以減少多次曝光合成的情況,提高了拍攝效率。
而在黃昏或夜晚的時候拍攝,建筑里面會有很多點光源的高光,與夜景的弱光形成大光比。點光源的高光一般來說非常難處理,需要多次的曝光合成才能實現均勻曝光的畫面。但利用中畫幅相機的高寬容度,在后期同樣可以將細節拉回來。
可充分覆蓋中畫幅相機像場
在使用中畫幅或者全畫幅相機時,都可以使用并轉接移軸鏡頭,但搭配不同畫幅的移軸鏡頭會出現什么問題呢?首先就是其成像圈是否能夠覆蓋轉接機身的成像像場,如果成像圈覆蓋不了,就會出現暗角、邊角的成像質量下降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鏡頭解析力是否足夠,如果鏡頭解析力不夠,其實是解析不了更大的畫幅和更高像素的成像。

①迪拜城市夜景移軸微縮效果F5.6,2 秒,ISO 80

②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橫向拼接寬幅F8,1/160 秒,ISO 80

③阿布扎比盧浮宮夜景F16,8 秒,ISO 80

④阿布扎比羅浮宮穹頂空間“光之雨”F8,1/80 秒,ISO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