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飛 王梁(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 聊城 252000)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中明確提出:“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睂鴥韧庋芯砍晒姆治鲲@示,研究主題大多局限于具體國家經驗的比較分析,很少關注國內外研究的差異。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或可視化客觀的文獻分析相對較少。本文借助CiteSpace 可視化分析軟件,通過統計學、計算機技術等手段,對大量文獻信息以可視化的方式來展示科學學科體系的內在結構、學科特點、研究前沿等信息,有助于實現文獻計量的自動化、智能化、可視化,為探索新的學術研究方向作出貢獻。
研究所用文獻來自于中文(CNKI)數據庫,國外文獻源自于Web of Science 核心數據庫。在CNKI 數據庫中,以“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為主題詞,設定檢索環境為學術期刊和碩博士論文,期刊來源為核心期刊,初步得到189 篇文章,人工排除解讀后得到172 篇研究(2017-2023 年);在外文數據庫中,以Physical Literacy /Physical Education Core Literacy 為檢索詞,篩選出1599 篇文獻,最終篩選得到202篇文獻。本研究數據采集的時間為2023 年11 月12 日。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和Web of Science 核心數據庫的檢索,搜集相關研究資料并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以構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2)知識圖譜法。
利用知識圖譜進行文獻分析,選用CiteSpace6.2.R6 版本作為研究工具,對篩選后的文獻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利用CiteSpace 的Author、Institutions 和Keywords 等功能,對發文數量、作者情況、機構合作網絡以及關鍵詞等進行分析處理。
(1)發文量時間分布。
學術論文數量的時序變化是衡量某領域發展的重要指標,這對評價該領域所處的階段、預測發展趨勢和動態具有重要意義??砂l現2017-2022 年國內外發文量分別呈穩步上升和波浪式上升趨勢,國外在2022-2023 年出現急劇下降。自《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的發布開始興起,隨后發文量快速增長,并于2022 年達到峰值,發表核心文獻41 篇。國外關于體育素養的發文量在2017-2018 年和2021-2022 年增長幅度較大,并在2022 年達到峰值,體育素養已成為全球體育和體育活動的主要焦點。

圖1 2017-2023 年國內外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發文量
(2)研究機構圖譜分析。
研究機構的共現分析可以直觀表現出該領域研究的主要力量和影響力分布。通過對“institution(機構)”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2017-2023 年研究機構知識地圖譜(圖2、圖3)。國內為這一研究領域作出貢獻的主要是師范類學校和體育類院校。國外各研究機構聚類較緊密,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強度和密度明顯高于國內,且以綜合性大學為主。國內的科研機構呈現聚類規模較小的特點,國外科研機構呈現較為緊密的聚類狀態,且其科研機構間的合作強度和密度顯著高于國內。

圖2 2017-2023 年我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機構圖譜

圖3 2017-2023 年國外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機構圖譜
(3)研究作者分析。
在CiteSpace6.2.R6 中選定網絡節點Author 對研究作者進行可視化分析,繪制知識圖譜(圖4、圖5)。國外的體育素養研究者不僅數量較國內為多,而且彼此間的合作關系密切、合作頻率高。在過濾掉小的聚類后,國內只剩下2 個合作網絡,核心作者間合作并不密集。國外研究作者形成了7個高密度的合作集群,說明作者間合作程度較高。不同學科研究者之間的跨界互動與合作有助于推動體育素養研究跨學科融合發展。

圖4 2017-2023 年我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發文作者

圖5 2017-2023 年國外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發文作者

圖6 我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關鍵詞聚類網絡展示

圖7 國外體育素養研究關鍵詞聚類網絡展示
(1)關鍵詞聚類分析。
①國內關鍵詞聚類分析
核心素養的實施,這一研究主題下通常關注核心素養的生成維度和實施路徑,反映了核心素養的定位和學科邊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此類研究主要關注體育學科,促進德育建設,將體育技能與思想政治相結合。學校體育與體育教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對初高中生體育教學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上,另一方面體現在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推動體育教學的轉型及實施,還體現在教學評價的高質量發展上,針對目前體育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弊端,且根據困境提出具體的突破策略。針對初高中生的培養策略,這一類研究主要是探析基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生培育路徑和家校合作、高中生培養策略、發展水平、影響因素及新課標體系。
②國外關鍵詞聚類分析
體育素養的測評,如何測量和評估人的體育素養已成為國際體育素養領域研究中最緊迫的問題。體育素養對一些慢性疾病的干預:體育素養與人們的身心健康密切相關,如何通過體育素養干預來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特別是與某些慢性疾病相關的身心健康,是這一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體育素養與體育活動的關系:由于參與者的體育活動是體能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探索體育素養與體育活動之間的關系是這一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
(2)研究熱點分析。
如圖8、圖9 所示,我國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學校體育、體育教育、體育教學和體育課程等方面;國際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素養與某些慢性疾病的關系、體育素養指數的開發和評估、學生和其他不同人群的體育素養研究等方面。國外體育素養研究起步較早,研究領域廣泛,因此具有廣闊的前景。國內體育素養研究有望繼續拓寬視野,體能與健康科學的融合研究也在近兩年有所發展。

圖8 2017-2023 年我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前12 位突顯關鍵詞

圖9 2017-2023 年國外體育素養研究前12 位突顯關鍵詞
(1)時空分布圖譜表明:近7 年來國內外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熱度持續上升,都在2022 年達到峰值。國內作者和機構間合作較少,國外作者和機構合作較密集。國內外均缺少具有足夠影響力的科研機構和領軍人物;
(2)關鍵詞共現圖譜表明:國內研究熱點集中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國外研究熱點為體育鍛煉水平及其對疾病的干預方面。國內關鍵詞共現網絡結構相對松散,國外關鍵詞共現結構相對密集;
(3)研究前沿時序圖譜表明:國內體育核心素養的研究前沿體現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課程設計”等領域,國外則體現在“健康行為、自決理論、自我效能”等領域;時序圖譜也反映出國內體育核心素養研究的主題較單一、研究領域及范圍較小。
(1)我國體育核心素養的主要研究人員應重視團隊合作,逐步構建以主要作者為學術界骨干的共生網絡,加強機構、學科、流派之間的互動、交叉和綜合,拓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2)研究方向應立足于自然科學屬性,充分汲取國外的經驗和研究方法,加強基礎體育教育的實證研究和深入的定性研究,在保證定量的基礎上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3)國內學者可借鑒國外學者對實踐和情境關注的本體論指向,由于體育核心素養實踐和實踐中的人的不斷變化,隨之而來的新視角和新結論也會不斷地生成和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