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龍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培育壯大新型消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與“新”有關的發展目標任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要求我們向“新”而行。
所謂向“新”而行,就是各行業各領域通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新業態健康發展、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等“新”舉措,抓住新契機,進行新布局,從而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為何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需要源源不斷的“活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向“新”而行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新動能,使其持續“高”起來。
但是,我們要清晰認識到,目前,推動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仍面臨一些難點、卡點。例如,部分地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新舊動能接續乏力、產業集聚效益偏弱、科技創新驅動不足等問題,有的部門采取“騰籠換鳥”“以新汰舊”等錯誤做法,有的領導干部甚至對新質生產力、新型能源體系、新型消費等“新”概念一頭霧水。
“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必須增強信心和底氣。事實上,信心和底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的一把“金鑰匙”。只有用好這一把“金鑰匙”,才能戰勝困難,才能為向“新”而行提供堅強保障。當前,優勢顯著的政治制度、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高素質勞動者眾多的人才優勢,等等,都是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的信心和底氣所在。
使命重在擔當,奮斗創造未來。高質量發展不是等來、喊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我們要堅定信心、增強底氣,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具體來說,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打造更多區域發展新增長極、創造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積極培育創新文化等方面下足功夫,主動用好新抓手,最大程度激活新潛能,共同譜寫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