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宏 張鴻 沈可鑒 陳斌卿 吳秋林


[ 項目名稱] 校級課題(項目編號:CRKZK2023008)。
一、引言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交互體驗已成為當下展示設計的核心發展趨勢之一。傳統展陳方式主要通過作品結合圖片、文字介紹作品的單向視覺欣賞模式呈現,在交互領域缺乏深入探索,導致紀念館的歷史與文化傳播效果不佳。因此,探索對展陳內容進行數字化改造和設計,是推動傳統紀念館向現代化轉型的新舉措。
二、傳統紀念館功能及現狀
傳統紀念館以保護、收錄、教育和研究為核心功能。首先,作為文化遺產的守護者,紀念館承擔著保護歷史文物、遺跡和文獻的責任,確保這些寶貴資料免遭損壞或遺失。其次,通過收錄、展示和解讀歷史文物,紀念館向參觀者傳達歷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同時,紀念館也是重要的科普教育平臺,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研討會等活動向游客和社區傳授歷史知識,激發人們對歷史的興趣,加深人們對文化的理解。此外,紀念館保存了大量的實體藝術及文學作品,為學術界提供了真實可靠的研究資源。然而,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和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數字化產品覆蓋了大眾生活的每個細節。許多紀念館仍采用單一、靜態的展陳方式,這已經無法滿足當代觀眾多樣化的審美需求和對互動式、沉浸式的觀展體驗的追求。因此,紀念館需要創新展示方式,以吸引在海量信息中成長的觀眾,強化展館教育職能,改善觀展效果。
三、展陳空間數字化交互設計的應用特點
(一)豐富展覽形式
傳統的陳列方式往往以單一的靜態布置為主,導致參觀者的視覺體驗單調、乏味。而數字化交互設計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先進手段,為展覽提供多樣化的展示形式。例如,通過大屏幕展示器呈現高清影像和視頻,搭配音效和燈光效果,營造更具沉浸感的展覽氛圍。同時,結合互動投影技術,讓參觀者能夠與展覽內容進行互動,從而提升參觀者的參與度和體驗質量。
(二)緩解審美疲勞
參觀者在長時間地進行瀏覽及信息過載的情況下,往往會產生審美疲勞。數字化交互設計能夠通過創新的、多樣化的展陳方式來緩解這種疲勞感。例如,利用觸摸屏、體感設備等技術,設計具有交互性的展覽項目,讓參觀者可以主動選擇和探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根據個人興趣和需求與展品互動,獲得更具個性化的參觀體驗。
(三)延展展陳內容
由于傳統紀念館的展覽空間有限,無法展示全部收藏品。數字化交互設計通過虛擬展示和線上展覽等手段,將展覽內容延伸到數字平臺上。參觀者可以借助網絡或移動設備訪問這些線上展覽,獲取更多展品信息和相關內容。這種數字化延展不僅擴大了參觀群體的范圍,也豐富了學習和研究資源。
(四)提供沉浸式的體驗
數字化交互設計可以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創造沉浸式的展覽體驗。參觀者可以通過頭戴設備或移動設備進入虛擬的歷史場景,與虛擬的歷史人物角色進行互動,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事件。這種沉浸式體驗可以增加參觀者的參與感,引發其對歷史的記憶和情感共鳴。它提供戲劇化的沉浸體驗,讓人們獲得感官上的享受,從而提升展覽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五)降低原作損壞的概率
傳統紀念館展品長時間地受到光線、氣候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容易損壞和腐蝕。數字化交互設計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復制和展示復制品,減少對原作的頻繁展示和接觸,從而降低原作損壞的風險。觀眾可以通過數字化展示和互動來欣賞展品,同時保護原作的完整性和價值。
四、展陳空間數字化設計方案
(一)數字動態影像展示
認知心理學認為,相比文字,強烈的圖像和色彩在信息傳遞方面更為有效和快速。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等前沿手段,數字動態影像展示得以將歷史事件、文化遺產等珍貴內容以栩栩如生的動態影像方式展現給廣大觀眾。借助高清視頻、細膩音效及燈光設計的烘托,這種展示方式為觀眾營造了一個沉浸式的觀賞環境,讓他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歷史的真實與生動。在展覽空間內,數字動態影像不再局限于視覺層面的展現,而是通過聲效的融入,引領觀眾深入情感體驗的層面,使他們更加主動和深入地融入展覽的每一個環節之中。
(二)數字虛擬語音交互
聲音往往與視覺畫面搭配出現,在渲染展陳空間的氛圍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靜態無聲的空間很難滿足參觀者的體驗需求,與館內環境相適應的聽覺語言能夠引領參觀者深入體驗展覽的情感語境中,可以根據紀念館的主題和展陳內容設計與之相適應的聽覺語言,包括背景音樂、環境音效和虛擬講解聲音等,以營造沉浸式的展覽氛圍。同時,聲音也可以起到輔助展示的作用,針對無法通過圖片和實物得到充分展現的展陳信息,利用數字虛擬語音技術制作虛擬講解聲音,對展覽內容進行補充講述,能夠使參觀者更全面地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和文化背景。為了讓參觀者的感受也能夠實現從一覺到多覺、從生理到心理的融合,獲取感觀交融的新奇體驗,可通過紅外感應器或其他傳感器設備實時捕捉參觀者的肢體動作信息,結合人工智能語音系統,實現參觀者與展覽內容的實時交互。例如:當參觀者走到某個展品前時,系統會自動播放與該展品相關的虛擬講解聲音;當參觀者做出特定的手勢或動作時,系統也會做出相應的語音響應。
(三)數字虛擬世界的互動與制作
為增加參觀者的參與感和互動性,紀念館將采用創新的數字虛擬世界技術,依據主題或重點內容設計參與性極強的虛擬世界,使參觀者切身體會展品內涵或事件的重要性。以第一人稱的體驗方式,參觀者將深入了解展品的內涵與歷史與文化底蘊。通過使用如Blender 等三維設計軟件,依據展品圖像、歷史照片進行3D 場景的構建,并將模型數據導入UE5 等實時渲染引擎中,將精心制作的模型數據轉化為高質量的數字化場景,實現即時展示和動態交互。同時,可結合全息影像、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制作數字化場景的內容載體,將靜態的圖片陳列轉化為可供觀察交互的實時影像,從視覺層面解決展品、文字、圖片等靜態展陳方式帶來的沉浸感不足的問題。
五、結語
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數字化的紀念館展陳交互設計,以滿足數字時代觀眾的需求,推動傳統紀念館的現代化轉型。通過分析傳統紀念館的功能及現狀,能夠深刻認識到數字化設計在展覽形式豐富化、觀眾體驗個性化等方面的重要性。數字動態影像展示、數字虛擬語音交互和數字虛擬世界互動等方案將為展館帶來沉浸式體驗,提升文化傳播效果,并強化其教育功能。研究有望為紀念館展陳設計領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