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策略建議保持積極有為的基調,4 月份市場呈現“當弱不弱”的格局,在經濟保持復蘇,外資顯著流入的大背景下,中國資產有望延續修復,拾級而上。
總體來看,我們預計5 月外需將延續強勢,基建在政策刺激下將迎來邊際改善,但是地產能否在政策支撐下改善有待觀察。
我國外需部門延續強勢,美國經濟進入到主動補庫階段,東南亞經濟持續景氣對我國出口形成支撐。
從內需的角度看,4 月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出口-制造業延續強勢,基建部門改善顯著,地產能否改善有待觀察。
基建方面,我國基建部門迎來顯著改善。由于4 月政治局會議強調“確保債務高風險省份和市縣既真正壓降債務、又能穩定發展”,我們預計5-6 月隨著財政政策在特別國債或專項債發行有望提速,我國基建投資有望持續改善。
地產方面,我國地產市場在供給端和需求端均顯弱勢,積極的地產政策能否見效有待觀察。
制造業方面,外需和工業企業利潤的邊際改善或導致制造業投資延續強勢。值得注意的是,4 月政治局會議將“新質生產力”放在“總量政策”后,我們預計新興產業投資增速或有所放緩。
美國通脹持續超預期,降息開啟時點可能推遲至9 月,年內降息次數預計僅1-2 次。短期海外流動性環境仍將維持相對偏緊的狀態。
5 月國內資金面或仍維持中性偏松的水平,但短期內總量工具進一步加碼的空間相對有限。人民幣匯率持續擾動背景下,貨幣政策使用或仍相對謹慎,總量工具落地需要等待外部壓力緩解或國內信貸出現持續收縮,目前看這兩個條件尚不滿足。
4 月底北向資金出現大幅流入,微觀流動性環境有望持續改善。隨著前期“新國九條”發布及系列配套措施陸續出臺,IPO 發行及重要股東減持延續收緊,資金需求端將持續受到約束。資金供給端,4 月26 日北向資金凈流入224 億元,創陸港通開通以來單日凈買入歷史新高,港股4 月下旬也開始持續回暖,表明中國股票市場正在重回外資視野,資本市場支持政策、4 月政治局會議在地產等方面的積極表態有望持續提振風險偏好,未來的政策看點仍然較多,市場估值仍低,增量資金或將持續進場。
4 月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增量角度來看,本次會議釋放三個信號:一是7 月將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二是地產需求端政策地方事權進一步下放,供給端舉措加速落地;三是二季度地方專項債發行將提速、超長期特別國債有望迎來首發。
新質生產力強調“因城施策”,后續關注中央對具體任務的分解及地方規劃落地。相較于此前表述,4 月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主要在于避免地方過度招商引資及重復建設。下階段有兩個看點:一是在劃定新質生產力具體發展領域的基礎上,中央對各領域具體任務的分解;二是地方層面根據本地優勢,劃定重點發展方向并出臺規劃。
行業配置的主要思路:5 月進入業績空窗期,成長風格有望在產業催化下持續跑贏。二季度進入全年主線確立期,宏觀環境大概率為“經濟復蘇+流動性寬松”組合,隨著5月進入業績空窗期,基本面交易或轉向主題投資,成長風格或將在產業趨勢持續催化下跑贏。
行業配置重點關注包括:1)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順周期板塊有望率先受益,化工、機械等細分行業或將開啟新一輪上行周期;2)消費品以舊換新:當前智能化已經成為汽車和家電產品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國家和各地方開啟新一輪補貼政策,汽車、家電更新換代需求有望持續提升;3)全球進入到人工智能大時代,AIGC 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硬件、軟件及內容板塊受益于AIGC 的應用,景氣度將持續提升。5 月首選行業為化工、家電、電子。
化工:支撐因素之一,高油價支撐油氣端資本開支溫和增長,油服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今年以來,國際原油“低庫存”的事實讓其價格存在一定支撐,與此同時,高油價支撐也讓全球石油開采企業敢于繼續投入;支撐因素之二,低空經濟概念催化下,碳纖維復合材料需求有望持續增加;支撐因素之三,制冷劑價格持續上行。進入4 月份,受前期國內氫氟酸價格大幅上漲支撐,加之制冷劑需求旺季到來,成本及需求支撐下,月初廠家再度上調R22 出廠價格,帶動國內R22 市場價格繼續上行。
家電:支撐因素之一,2024 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專項資金預算發布,家電回收報廢有望加速;支撐因素之二,家電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較大,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品類的家電保有量超過30 億臺,上一輪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帶動的集中消費已過去超過10年,大部分產品已不符合新的環保標準,進入更新換代期,在補貼的帶動下家電需求有望獲得較大提振;支撐因素之三,2024 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展現行業深度融合,最新成果助力家電以舊換新。
電子:支撐因素之一,主流面板廠商業績有望整體改善,根據洛圖科技(RUNTO)發布的《全球液晶TV 面板市場月度追蹤》報告,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為56.5M 片,同環比分別上漲1.3% 和11.3%,出貨面積達41.0M 平方米,同比上漲9.6%,環比上漲5.6%;支撐因素之二,AI 快速發展,帶動存儲行業景氣度持續改善,在以ChatGPT 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動下,AI 服務器2023 年迅猛增長,也帶動了HBM、DDR5 等需求的增加,各大存儲原廠也在加速推出更為先進的產品;支撐因素之三,通用服務器和AI 服務器出貨量回暖,PCB 需求有望持續增加,根據TrendForce 報告預估,2024 年全球服務器整機出貨量約1365.4 萬臺,年增約2.05%,同時,市場仍聚焦部署AI 服務器,AI 服務器出貨占比約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