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大多數關于市場的分析,思維邏輯都是線性的,缺乏一種對于市場自反饋機制的思考。就拿現在來說,很多人說美聯儲控不住通脹,所以美元信用完了!然后跟70年代類比云云,再推出來一堆結論,什么BTC得幾十萬美元,黃金以后天價啥的。
但考慮一個問題,70年代的通脹是怎么引發的?是73年與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引發的。第一次石油從3美元漲到了十幾美元,第二次則從14美元飆到快40美元!
那么本質是什么引發了無法壓制下去的通脹呢?很明顯是商品,而且是大宗基礎工業必需品供需嚴重失衡后的瘋狂漲價!
而這次你再看看現在大宗跟十幾年前比,是現在貴,還是十幾年前貴?明顯大宗價格比十幾年前都低,包括原油才80多美元。
那么咱們就說到一個本質問題了,是什么導致了目前鷹醬的通脹高燒不退?明顯是20年美元的流動性海嘯,導致的資產價格暴漲,然后引發了驚人的財富效應。
說到“財富效應”,很多人可能不懂這個經濟名詞,你可以設想下要是A股天天瘋漲,漲到1萬點,你持有股票賺的每天都比工資高多少倍,那么誰還工作?你花錢也會變得大手大腳,尤其是服務業,比如Tony老師給你理個發,直接刷給他1000塊,別找零了。想想那會發生什么?
1、都回家宅著炒股去了,勞動力稀缺。
2、你就算一天賺10倍的工資,也就吃三頓飯,不可能吃下去10倍的量,所以大宗這次其實挺弱的。而服務業也不一樣,房租可以打漲,你理個發可能價格真能翻幾倍的哦。
這就是為啥美國勞動力總那么稀缺,而且核心通脹就是下不去了。因為財富效應太驚人了。
問題來了,這個通脹怎么解決?明顯資產價格大跌一波,韭菜都被高位套牢,自然通脹就沒了。而加息縮表沒用的,以前個人就說過,超高利率等于高資本收益,當市場流動性過剩時,反而成了通脹抬升的助燃劑。
既然那么簡單,美聯儲為啥不動手解決呢?
美元潮汐,只有晴天送傘,雨天收傘,才能保證高拋低吸美元資產,絕對不會雨天真給你送把傘來。要是讓市場跌下去,是ipprz/J1VzA3KgeCbdrPUA==把通脹解決了,但是那可是跌的本土美元自己的肉,然后再讓海外美元去抄他的底?而把資產拉到高位,你看看目前是不是都喊著去買美股,BTC是YYDS,黃金大宗其實也是吸納美元流動性的品種,看看現在黃金這情緒。
所以把資產拉到高位,讓海外美元去接盤高位資產,然后車門焊死,直接推下瀑布。這樣超發的美元隨著資產的下跌就被快速蒸發掉了,通脹自然也會快速下降,而且未來美聯儲又可以打著救市的名頭,往外放美元流動性借錢給華爾街,讓他們去抄底跌慘了的低位資產。一箭多雕,就是很損吧?
當然最諷刺的是,替美聯儲解決通脹這個問題的,恰恰是那些信了美元即將崩潰的敘事,用手里的錢高位追入什么美股、BTC與黃金大宗等高位資產的。也就是他們接盤了高位資產,恰恰替“莊家”解決全部問題,反而還覺得高“莊家”一等。
而且還有一個最簡單的金融原理,假如一種貨幣存在遠期巨大的信用風險,那么其債權遠端必然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回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呈現深度倒掛。
所以警惕美元敘事陷阱吧。別被人賣了,還替別人數錢。
其實個人這個觀點也不夠新穎的。看看近幾十年美元潮汐這個收割手法用了多少次了,只不過美聯儲這個老戲骨,每次裝死都裝得太像了,讓觀眾們看得熱淚盈眶。當然,看了表演,被感動了,自然要收票錢的,這很公平。(作者:泡沫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