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相投顧統計,近三年,主動權益基金的整體規模在2021 年四季報期達到頂峰,自此便一路收縮,今年一季度規模收于36256.14 億元。
從基金凈值表現來看,2022 年以來(2022.1.1-2.24.4.30),全市場主動權益基金(股票型+偏股型+靈活排配置型,下同)平均收益為-28.38%,僅有6% 的基金錄得正回報。(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但在此背景下,主動權益基金陣營依然存在成功“ 上岸”的人。據東方財富Choice 數據統計,2020.1.1-2024.4.30,全市場主動權益基金中,能較好兼顧收益和安全邊際(同時滿足收益排名前10%、期間最大回撤幅度從小到大排序前10% 兩個條件)的基金有75 只(見表,每份額單獨計算)。
在這批成功穿越牛熊的群體中,恰恰是不抱團的價值型基金經理占據主流。除了已被市場所熟知的國投瑞銀綦縛鵬、大成基金徐彥、華泰柏瑞董辰、華商基金周海棟、嘉實基金譚麗等人,還有近年聲名鵲起的景順長城鮑無可、工銀瑞信楊鑫鑫、中泰資管姜誠、金元順安繆偉彬等等。
此外,也有已經嶄露頭角、關注度正在升溫的基金經理。比如招商基金王平。王平是投資界老將,他2006 年就加入了招商基金,自2016 年3 月開始管理代表作招商量化精選股票,距今已有8 年多時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期間回報率達140.27%,超過業績基準105.33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基金一季度報)

比如富國基金劉莉莉。她2007 年4 月加入富國基金,2019 年2 月接手管理富國研究精選靈活配置混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過去五年收益達73.84%,超過業績基準70.27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基金一季度報)
再比如中歐基金藍小康,他擁有13 年從業經歷、近7 年的基金管理經驗。他自2018 年管理中歐紅利優享靈活配置混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回報達74.10%,超過業績基準75.98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基金一季度報)
該基金規模也于熊市中崛起,規模從2021 年末的2.35 億元上漲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0.55 億元,份額增加了19.83 億份,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機構配置(年報數據顯示機構占比超過90%),顯示出專業投資者對其投資風格和理念的青睞。(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此外,藍小康管理的中歐價值回報混合、中歐融恒平衡混合,自管理以來至今年一季度末,任職回報分別超過業績基準13.32、8.93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基金一季度報)
買股分散點,市盈率低點,就是價值投資嗎?
當然不是。對于在價值路上脫穎而出的基金經理,這只是奠定業績的基礎,能讓凈值日益增厚的關鍵,在于他們日積月累而成的投資框架和選股邏輯。
以景順長城鮑無可為例,他較少從中觀行業出發,只要單一行業不超過20%,就不會過多關注。
個股選擇方面,他偏向自下而上深度研究,注重安全邊際,不停留在買入絕對估值最低的公司。他的安全邊際有兩層,第一是壁壘,壁壘需要十分顯著;第二是估值,對估值要求比較高。具體來看:
1、將全市場股票分為普通跟蹤和重點跟蹤,首先是全市場市值最高的400 只股票+剩余的股票按照量化指標,比如收入增速、利潤增速、ROE 以及凈負債率等指標,篩選出來后再取市值最高的400 只,共800 只為普通跟蹤,重點跟蹤的在150 只左右,會做具體的盈利預測和目標價格計算,最終組合從重點跟蹤中選擇。
2、將DCF 模型作為安全邊際的本源,他不區分成長股和價值股,一個企業的價值必須基于長期現金流的折現。
3、他更看中一個企業現金流的穩定性,而不是爆發性。好的商業模式和高壁壘與企業現金流的穩定性有很強的關聯性,高壁壘的企業現金流久期會很長,低壁壘的企業,現金流可能只有兩三年比較好。
中歐基金藍小康也有著自己一套清晰的選股邏輯。他同樣會從兩方面來篩選:一是公司經營情況,二是估值。
公司經營上,成長空間是第一指標。藍小康會選擇能夠獲得較好現金回報的商業模式;
周期屬性是第二指標,他會判斷現在是周期的低點還是高點,未來三五年的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
公司競爭力是第三指標,藍小康一是看企業的整體空間,盈利能力能否持續提升,團隊是不是行業里最好的團隊;二是看企業風險,比如高質押率、投資混亂、管理人員不誠信等。
對于以下幾類企業,藍小康會敬而遠之:
1. 高杠桿企業,尤其是普遍高杠桿的行業。
2. 喜歡質押股權的。
3. 市場形象比較差、誠信不好的。這類公司反而很多時候在市場中很活躍。
4. 特別喜歡亂投資的。
5. 風險偏好較高,或者眾人常說的“狼性”企業。
估值方面,藍小康對一個企業定價的核心方式是DCF 現金流貼現模型。不同的是,藍小康會用不同的DCF 形態,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做定價。對于傳統行業,就用相對短久期的PB-ROE 模型、PE 模型;對于長久期資產,就用DCF 模型。比如鋼鐵、有色、煤炭這些歷史上盈利高波動的行業,會判斷三五年的景氣周期,對公司進行折現。
* 聲明: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