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軍
(重慶市市政設施運行保障中心,重慶 400015)
隨著交通運輸基礎建設事業的飛速發展,橋梁的數量日益增多,規模也越來越大,根據交通運輸部2021年數據統計:全國公路橋梁96.11萬座,比上年末分別增加4.84萬座,其中特大橋梁7 417座,大橋13.45萬座。總的來說,橋梁基數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橋梁服役的年限逐年增加。從大量實例中可以看出,多數橋梁一般在投入使用運營30年后,就會面臨橋梁正常使用功能下降的問題,結構構件及材料出現耐久性問題甚至面臨安全性問題。目前我國公路服役中的橋梁約40%橋齡超過20年,技術狀況等級為三、四類的橋梁約占30%,超過10萬座橋梁成為危橋,相比美國42%的橋梁至少有50年的歷史,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在各種橋型中,圬工拱橋歷史最為悠久,是我國早期經常使用的橋梁結構形式,在服役橋梁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但由于建設年代早、荷載設計標準偏低,隨著交通量的逐步增加,圬工拱橋出現了大量的病害,亟待開展針對性的病害治理與結構性能提升工作。這其中拱圈裂縫是最常見的病害之一,是橋梁結構實際狀況的直觀表現[1-2]。因此,加強對拱圈開裂的研究,闡明裂紋產生的機理,對于橋梁的修復和性能提升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在實際工程的基礎上,闡述了圬工拱橋拱圈設計的基本理論,并結合斷裂力學原理,分析拱圈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進行加固的方案。
對于拱橋而言,隨著裂縫的不斷發展,截面彎矩不斷減小,而軸力卻相對增大。因此截面的開裂深度與內力大小并不是線性關系[3]。在國內外,大量學者都對混凝土拱橋裂縫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進行了相關的力學分析,但是對圬工拱結構開裂狀態下的結構力學性能尚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
根據拱的約束條件,一般可將它視為無鉸拱,因此可用彈性中心法求得各截面內力。力學方程為
δ11X1+ΔP1p=0δ22X2+ΔP2p=0δ3X3+ΔP3p=0
(1)
式中:X1、X2、X3分別為單位軸力、單位剪力和單位彎矩;δ11、δ2、δ33分別為X1、X2、X3方向發生的位移;ΔP1p、ΔP2p、ΔP3p分別為荷載P作用下X1、X2、X3方向發生的位移。
由圖1、圖2,根據結構的平衡條件,可得

圖1 固結模式拱內力計算簡化模型

圖2 固結模式拱內力計算隔離體
MD=X1(yD-ys)+X2xD+X3+Mp
VD=X1sinφD+X2cosφD+Vp
ND=X1cosφD-X2sinφD+Np
(2)
式中:ND、VD、MD分別為截面D處的軸力、剪力、彎矩反力;Np、Vp、Mp分別為荷載P在截面D處產生的軸力、剪力、彎矩反力;yD、ys分別為截面D、C的豎向坐標;xD為截面D的橫向坐標;φD為截面D的法線與x坐標的夾角。
當石拱橋拱腳開裂時,將其視為鉸接或者固接都會有較大的誤差,因為其既能承受軸力,又能承受彎矩,并且能通過微小的轉動釋放一部分彎矩,因此通常可以將其視為平鉸,這種理論也經常用于分析拱身開裂的石拱橋。
因石砌拱圈采用分環砌筑,環與環之間搭接不良容易產生縱向裂縫;拱上側墻土壓力的拉扯作用使拱圈產生裂縫;結構本身的特殊受力原因,彎扭組合使本身承受拉應力很弱的石拱承受過大的拉應力,使拱圈被拉壞產生裂縫;拱上側墻和橋臺側墻連在一起,在較大的側土壓力的共同作用下,橋臺不可避免地將發生側向受力變形。
但是,傳統的圬工拱圈縱向開裂原因只能適用于部分地區中的小范圍圬工拱圈。在對重慶等西南片區的石拱橋的定期檢查中可以了解到,上述開裂的原因都不能很好地解釋大多數拱圈的開裂。但是,這些石拱橋開裂的共通點為:如果滲水發生在條石之間的砂漿砌縫,大多數條石在砌縫的方向上都會產生裂縫。綜合考慮橋梁的正常工作使用壽命、環境等各種因素的不同,出現的縱向裂縫的長度和寬度也不同。因此,裂縫的擴展與伸長才是圬工拱圈縱向開裂的主要原因。
條石的堆砌組合構造了現有的石拱橋的拱圈,水泥砂漿填充在條石與條石之間,那必然在條石界面之間存在凹凸不平,這些凸起會產生空隙,加上水泥砂漿強度差易受到溫度變形的影響,因此極易形成早期裂縫。
在西南片區特別是重慶區域內,運營時間超過10年的石拱橋非常常見,自然環境較為險惡,空氣中濕度較大,并持續受到外荷載的影響,拱圈灰縫中的裂縫極易發展直至貫通整個截面,甚至導致灰縫脫落并出現滲水、泛堿現象。
通過斷裂力學理論可知,應力的奇異性是由拱圈的裂紋所導致的,即應力集中現象將在裂紋尖端有著強烈的展現。伴隨著裂紋的發生,結構的強度將顯著降低。裂紋的發展將被應力強度因子所掌控,裂紋在應力強度因子達到其臨界值時,將擴展直至拱圈破壞[4]。
拱橋是一種以承壓為主的結構,然而從豎向看,兩排條石之間的聯系其實較為薄弱,可以認為板拱中存在縱向裂縫。
拱圈條石按受力情況可以劃分為雙向均勻受壓板、單向均勻受拉板和四周均勻受剪板等三種情況,見圖3。

圖3 拱圈縱向裂縫與條石脫離的受力情況
設p=σ,q=τ,雙向均勻受壓板和單向均勻受拉板在裂紋尖端場疊加后的應力分量表達式為
δx=σ
δy=0
τxy=0
(3)
式中:δx為x方向的應力;δy為y方向的應力;τxy為剪應力。
分解圖4中(c)為Ⅱ型加載下經典裂紋問題,Westergaard應力函數為
(4)

圖4 縱向裂縫受力分解圖
式中:ZII(z)為復變解析函數;a為裂紋的半長;z為縱坐標。
Westergaard應力函數的應力分量和位移分量表達式為
(5)
式中:y為豎坐標;B為常數,可取為τ;Re(·)為復數的實部;Im(·)為復數的虛部。
以及
(6)

將公式(4)代入公式(5)和(6),可以求得裂紋尖端區域(r< (7) 以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