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孫河的生物多樣性令人贊嘆,而這其中大部分動植物都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威脅,在當地人眼里,亞馬孫河一直就是一個充滿危機的地方。
當然除了自然災害,更直接的威脅來源于亞馬孫河流域的動植物,這里光是魚類就多達5600多種,爬行動物也有370多種,其它昆蟲鳥類更是無法計數。有趣的是,亞馬孫人雖然都是在河流中討生活,但從來不會下河游泳,因為靜謐的河水才是亞馬孫地區最恐怖的殺手。
在亞馬孫河中有一種長相奇特的魚類,其外形和美國B-2隱身轟炸機十分相似,只不過多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這就是黃貂魚,人類已知最大的有毒魚類。黃貂魚的毒刺不在嘴里而在它的尾巴上,這根數十厘米長的尾巴上面有根毒刺,一旦黃貂魚感覺自己受到威脅就會用尾巴發動攻擊。黃貂魚的毒性算不上劇毒,但引起的細菌感染卻極為致命,而且如果被毒刺刺中身上的要害,人的死亡概率很高,所以即便是當地人也對這種魚聞風喪膽。
除了黃貂魚,亞馬孫河里還有另一種更加臭名昭著的淡水魚:帕庫食人魚。帕庫食人魚和我們刻板印象里的食人魚有一些區別,比如它的牙齒并不像真正的食人魚那樣鋒利,而是看上去和人類的牙齒差不多整齊。但這僅僅是一個表象,實際上帕庫食人魚的牙口比一般的食人魚還要好,但凡被咬上一口都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勢。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帕庫食人魚對于男性生殖器的氣味十分敏感,這導致它們會優先攻擊男性的襠部。
帕庫食人魚雖然已經足夠兇悍,但并非當地人心中的頭號殺手。真正讓當地人不寒而栗的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小魚:寄生鯰。寄生鯰最長不會超過1厘米,身體也是半透明的,如果沒有扎實的魚類鑒定知識,很容易將其和銀魚搞混。作為世界上最小的脊柱類動物,寄生鯰選擇了一種讓人毛發倒立的生存方式,他會通過咬破宿主的表皮直接從傷口進入到宿主體內。更恐怖的是,寄生鯰是一種群居動物,也就是說往往會有數十條寄生鯰一同鉆進宿主體內。
(據中新社 1.12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