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環(huán)保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學中,廣大一線教師既要關注文化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環(huán)保理念的滲透,把握好學科教學同環(huán)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化學作為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關鍵課程,教師須基于綠色化學理念對原有教學內容與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且滲透至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增強對學生的觀念熏陶,提升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基于此,文章
探討綠色化學理念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的創(chuàng)新路徑.
關鍵詞:綠色化學;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06-0125-03
綠色化學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利用資源與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
對社會的危害.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融入綠色化學理念,以此為導向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與模式,從多方面引導學生在學習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能的同時,認識到綠色化學的現(xiàn)實價值和意義,同生態(tài)文明建設需求相契合,讓學生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自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1 認真研究教科書內容,充分發(fā)掘綠色資源
教科書不僅是教師制定教學方案與規(guī)劃的主要依據(jù),還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素材,對師生雙方來說均要充分、合理地使用教科書[1].在綠色化學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認真研究教科書內容,深入發(fā)掘其中的綠色化學資源,并帶領學生著重學習、分析、思考與探討該部分內容,促使他們深受綠色化學的感染[2].
例如,“緒言”部分教學是高中化學的第一節(jié)課,主要介紹化學學科的發(fā)展,目的是引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與激情,且積極地付諸實踐行動之中,使其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這部分
包含很多綠色化學理念的內容,教師要精準把握積極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課堂上,教師可著重介紹我國著名科學家在化學科學的貢獻與成就,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主動思索化學與生活存在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意識,使其主動關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化學問題.之后,教師可將側重點放在化學科學探索方面,結合教科書知識設置問題:化學家們對物質世界的研究重心逐漸向哪些方向轉移?如何理解化學是21世紀的“中心科學”?帶領學生了解化學科學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包括綠色化學以及化學對健康、環(huán)境、能源等方面的作用,使其進一步了解綠色化學理念,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2 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教師需把握好所授內容同生活間的銜接點,有針對性地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利用真實案例讓學生了解到化學污染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體會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3].
例如,學習“金屬的腐蝕與防護”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帶領學生認識金屬腐蝕帶來的危害,了解金屬腐蝕的兩種類型,即為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讓學生認識防止金屬腐蝕的方法,使其能夠解釋兩種電化學防護方法的原理.接著,教師可在課件中展示,如:由于金屬生銹和腐蝕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事情等一些生活中的環(huán)保事件,當學生了解相關實例以后,教師可圍繞環(huán)境保護拋出話題:你們先分析金屬生銹、腐蝕會對環(huán)境產生什么危害?再運用綠色化學思想研究預防此類事件發(fā)生的對策,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之后,在研究生活實例過程中,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研究無毒無害、經濟成本低的金屬保護技術,并簡單介紹依據(jù)與環(huán)保功效等,使其綠色化學理念得以很好的深化,形成愛護資源與科學使用資源的觀念.
3 設計綠色化學實驗,融入綠色化學理念
高中化學教師應利用好實驗教學的契機,精心設計,突出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對以往的實驗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
強化環(huán)保觀念[4].
例如,當學習“氯氣的制取”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觀察教科書中提供的“氯氣的實驗室制取方法”裝置示意圖,說出用到的實驗儀器,使其從理論上分析二氧化錳和濃鹽酸的反應原理,引導學生猜測實驗現(xiàn)象與結果,使其發(fā)現(xiàn)該實驗裝置存在問題且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要求,讓學生意識到需要對原有實驗裝置進行改進.之后,教師設計問題:在上述實驗中需要加什么裝置?具體該如何做?指導學生根據(jù)氯氣相關的化學性質展開思考,如何增強裝置的密封性,改良尾氣吸收裝置,減少對空氣污染,實現(xiàn)綠色化學理念的融入.
4 綠色處理化學廢品,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在綠色化學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對化學實驗中產生的廢品進行綠色處理,結合廢品殘留的特點和物質性質引導學生展開歸類、處理或回收,從而減輕化學廢物對自然環(huán)境的污染,達到環(huán)保的要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5].
例如,當學習“制取二氧化硫”這一實驗時,二氧化硫具有特殊的還原性、漂白性與氧化性,以及一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其中,研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時,通常會與臭氧、木炭等物質展開對比分析,而在實驗比較中,臭氧、木炭這兩種材料是安全、無毒、無害的,但是二氧化硫則是一種污染性氣體,一定要注意對尾氣的處理.教師可以借機設置問題: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尾氣時可以使用什么物質和方法?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分析、討論與研究,可能提出化學脫硫法,使用含硫化合物如硫酸鈉和硝酸鈉與二氧化硫發(fā)生反應,轉化為對污染影響較小的產物,由此強化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5 運用綠色實驗材料,體現(xiàn)綠色化學理念
高中化學教師應根據(jù)具體實驗教學的需求科學采用綠色材料,盡量確保化學藥品與試劑是無害、無毒的,而且在實驗過程中與結束后均不產生有害、有毒物質.從源頭上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強化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6].
例如,在進行“硫的轉化”教學時,為研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教師可以安排以硫、銅為原料制得硫酸銅的實驗.銅能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會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
但硫酸的酸性與腐蝕性強,而且二氧化硫是一種污染環(huán)境的氣體,同綠色化學理念相沖突.這時教師可運用綠色實驗材料,指導學生將銅在空氣中灼燒生成氧化銅后,再將氧化銅放入到稀硫酸中就能夠得到硫酸銅,另外一種生成物則是水;從根源上控制化學實驗對環(huán)境的污染,使其體會到綠色化實驗的價值,培養(yǎng)他們的綠色意識.
6 巧妙應用信息技術,體現(xiàn)綠色化學理念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日益普及,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講到化學污染問題方面的知識,一些化學現(xiàn)象比較特殊,僅靠實驗演示的形式顯得較為局限.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改進教學形式.著重介紹一些化學現(xiàn)象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滲透綠色化學理念[7].
例如,在“化學能轉化成電能”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在課前要求學生通過實地走訪或者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搜集一些有關電池污染環(huán)境的資料,使其了解電池污染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讓他們初步意識到隨意丟棄廢舊電池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接著,教師出示一些廢舊電池污染環(huán)境及美麗環(huán)境的對比圖片,通過對比讓學生對電池污染問題形成感性認知,促使他們初步產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之后,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廢舊電池的回收與利用”的相關視頻,拋出問題:廢舊電池該如何回收或者利用?引領學生一起探究廢舊干電池的構成,找出具有回收價值的材料,使其感知到化學和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讓他們親身體會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隨后教師設置話題:處理廢舊電池屬于事后處理法,那么該如何事前保護如何?倡導學生自由討論和交流,認識到綠色化學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7 開設課下實踐活動,增強綠色化學認知
積極開設課下實踐活動,增強課堂上下之間的聯(lián)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教師應該圍繞教學主題設計相應的課下活動,組織學生親自參與到課外調查與探究之中,引導他們采用已有的綠色化學知識深層次分析與探討社會中的環(huán)保問題,使其學會學以致用[8].
例如,在實施“認識有機化合物”教學時,通過課上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全面認識有機化合物合成的基本原則與過程,理解逆向合成法在有機合成中的應有,使其了解到有機合成對人類生活、生產的重要影響.不過,有的有機化合物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帶來一定的危害與弊端,塑料制品即為其中之一.
當完成課內教學任務以后,教師可以開設課下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回到家中分別整理家中的塑料制品使用情況,包括數(shù)量和用途等,按照名稱制作統(tǒng)計表.通過互聯(lián)網渠道自主搜集與了解隨意丟棄廢舊塑料制品產生的危害,搜集一些回收和使用塑料制品的有效方法;正確分類和處理生活中的廢舊塑料制品,并將整個活動過程記錄下來,撰寫出相應的調查報告.如此,學生對綠色化學理念的理解由理論順利過渡至實踐,增強他們對綠色化學理念的認知.
8 結束語
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深刻意識到綠色化學的價值,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契機,從多個創(chuàng)新路徑加以滲透,帶領學生一邊學習化學知識與技能,一邊開展綠色化學教育,全力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參考文獻:
[1] 陳同斌,王玲.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策略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3(24):13-15.
[2] 楊永剛.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教育理念的實施舉措[J].天津教育,2023(14):58-60.
[3] 邱姣姣.芻議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23(14):134-136.
[4] 唐輝.芻議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幻畫報,2023(01):116-117.
[5] 王曉瑛.芻議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3(08):81-83.
[6] 馬菊梅.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思考[J].新智慧,2022(20):12-13.
[7] 凌潔.“綠色化學”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2(21):52-54.
[8] 陳孝.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2(23):12-14.
[責任編輯:季春陽]
收稿日期:2023-11-25
作者簡介:張婧(1983.11-),女,安徽省黃山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