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炎濤
省紀委監委機關聯合多個部門印發《湖北省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實施辦法》《湖北省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辦法》,標志著全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制度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紅安縣紀檢監察機關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紀委監委部署要求,扎實開展“查誣”“澄清”工作,努力營造全縣激濁揚清、擔當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態。
深謀劃細部署,進一步健全聯動機制。一要精心統籌。縣紀委監委將始終把查處誣告陷害行為、開展澄清正名工作作為政治任務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同多部門建立打擊誣告陷害預防、辨別、查處的工作會商機制,明確具體分工,進一步壓實政治責任。二要規范流程。認真梳理制定“查誣”“澄清”工作流程和臺賬,從線索起底、程序報批、總結評估、完成時限等方面進行細化,形成“齒輪式”工作流程,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定期制發工作提示,對進展情況、完成情況開展跟蹤督辦。三要合成作戰。樹牢“一盤棋”思想,將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工作情況納入反腐敗協調小組總體工作安排,建立健全定期會商、信息互通、線索移送、聯合懲戒工作機制,確保“查誣”“澄清”工作同向發力、高質高效。
抓重點攻難點,進一步推行查糾一體。一要常態起底線索,推動深入協同研判。成立誣告陷害信訪件甄別專班,對全縣近年來的重復件、查否件等開展線索篩查,全面梳理誣告陷害問題線索,實行動態管理、對賬銷號,確保問題線索精準起底。加強部門、科室、室組地之間整體聯動和協作配合,及時組織召開重要事項研商會議,共同研究破解辦案周期長、典型案例少、定性取證難、雙向移送問題線索不平衡等問題。二要集中力量攻堅,推動嚴懲誣告陷害。針對疑難復雜案件,由紀檢監察機關案件審理、案管等部門牽頭,會同公檢法部門業務骨干,共同研判問題線索的偵查方向、性質認定等問題,研究突破對策,指導辦案單位準確收集固定關鍵證據,確保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紀法準確。加強同公檢法機關溝通協調,推動重點案件、久拖未結案件快偵快訴快判,促進案件辦理實現閉環,在全縣形成有力震懾。三要創新工作方法,推動大力澄清正名。進一步規范澄清正名工作流程,按照“誰承辦、誰澄清”的原則,建立完善“承辦部門申請、信訪部門研判、委領導審批”工作機制,根據失實舉報具體情況,結合被澄清人意愿,通過書面澄清、當面澄清、會議澄清、通報澄清等方式,為被舉報人澄清問題、消除影響,重燃干事激情。對因被誣告陷害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中受到影響的黨員干部,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強化澄清正名成果運用,讓黨員干部卸下包袱、輕裝前行。
重宣傳樹導向,進一步營造良好氛圍。一要廣泛宣傳,擴大影響力。及時向社會發布查處誣告陷害行為的通報,積極宣傳檢舉控告有關規定和誣告陷害行為的責任后果,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通過正常渠道行使民主監督權利。二要豐富載體,增強說服力。縣紀委監委將精心組織開展“打擊誣告陷害行為”主題宣傳活動,利用即將在全省開展的集中性紀律教育,督促職能單位運用漫畫、圖片等形式廣泛宣傳政策、釋紀釋法,提升群眾知曉率。三要通報曝光,釋放震懾力。打好“查誣”“澄清”組合拳,對查處的懲治誣告陷害和開展的澄清正名典型案例,及時公開并面向社會發布,形成警示震懾效應,讓別有用心者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釋放“個人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個人負責”的強烈信號,讓敢擔當、善作為在紅安大地蔚然成風,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的正能量。
(作者系紅安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