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草
3月4日,湖北省省級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在武漢召開。會議強調,要持續治理“政績工程”“新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大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堅決防治“文山會海”新苗頭,讓基層干部回歸干事創業本位。
為基層減負說到底還是要抓住一個“實”字。針對“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面”的問題根源,要聚焦頑疾精準施治,持續推進作風建設,下猛藥、出實招,真減負、減真負。要樹立為基層松綁減負、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的實干導向,形成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新風正氣。
加強政績觀教育,祛除理論學習“虛浮氣”。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只顧“對上負責”和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從根本上杜絕這些不愿負責、作風虛浮的現象,就必須持續加強政績觀教育,從思想源頭上解決問題。教育引導領導干部沉下心去學思踐悟,習得科學決策、真抓實干的本領,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聚焦基層所思所盼,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為基層真減負,扎扎實實做好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必不可少。要針對減負文件落實、階段性減負成效等,深入基層傾聽干部和群眾呼聲。同時,下去調研的領導干部要擺正心態、以身作則,摒棄講究“接待規格”的老派做法和“走走過場”的敷衍應付,確保有調有研,研有實效。
規范督查檢查考核,揮好激勵鞭策“指揮棒”。督查檢查考核,本是推動工作落實、檢驗工作成效的有力抓手。但如果職能部門沒有加以規范統籌,就容易出現重復督、多頭考以及重“痕”不重“績”的情況,給基層帶去很大的迎檢負擔。當下,有的地方實施“一事項一審核一評價”,加強對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的立項評估、成效評價;有的部門推行“多考合一”,減輕基層迎檢負擔;還有的地方建立信息共享庫,實現“一次報表,多方共享”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