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勤 安東亞 歐陽吟子


襄陽市樊城區屏襄門街道肖家臺社區市商務局大慶東路3號院是一個典型的單位家屬院老舊小區,小區環境設施老化,居民年齡普遍偏大,社區事務參與度低。近年來,肖家臺社區黨委結合小區實際情況,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探索“3321”小區治理工作法,引導居民“人人參與,人人奉獻、人人享有”,使小區的房前屋后更“美”、男女老少更“樂”、左鄰右舍更“和”、主人翁意識更“濃”,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三方雙線”夯實小區共管基礎。建立由小區黨支部、“雙報到”黨員黨支部、單位離退休老干部黨支部組成的黨組織管理線和以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居民自治小組、后勤管理辦公室組成的自治組織管理線,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三方”聯動工作機制,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激活小區治理“紅色細胞”,推動小區治理從“靠社區管”變成“自治共管”。
“三個陣地”凝聚小區自治力量。把居民大舞臺、居民之家和七點半崗哨作為建設美好家園的主陣地,架起鄰里溝通、聯絡感情的連心橋。在小區空場搭建“居民大舞臺”,作為群眾自己的活動陣地,吸納文藝愛好者,成立表演團隊,開展惠民表演。將小區棋牌室改造成“居民之家”,鼓勵居民根據特長,組建剪紙、腰鼓、書畫、合唱、集郵等興趣愛好團隊,培養居民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引導培育7支團隊注冊成為社會組織,為居民提供個性化培訓和專業服務。同時設立常態化值班值守機制,“雙報到”黨員、志愿者輪流值守,充實小區治理力量,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收集社情民意,調解矛盾糾紛,將服務延伸至群眾家門口。
“二項制度”激發小區治理活力。社區黨委在小區內深化黨員積分制度和家庭積分制度,制定了《社區“雙報到”黨員積分制管理獎勵積分細則》和《家庭積分管理制度》,開展常態化制度量化考核。黨員參加社區治理服務可以獲得積分,每個居民家庭參與社區事務也可以納入積分管理,家庭成員之間還可以轉移累計積分,通過“小積分”激發“大能量”。同時,社區黨委每季度舉辦一次積分表彰會,對本季度積極參與“雙報到”和社區事務的優秀黨員和優秀家庭進行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小區呈現出“一名黨員影響一個家庭、一個家庭示范整個樓棟、一個樓棟帶動整個小區”的局面。
“一個平臺”展示小區共治成效。社區黨委在院內顯著位置劃出一塊公共區域作為共享幸福生活的“樂活空間”,把“主導權”交到居民手里,協商辦好“房前屋后的大小事”。圍繞小區內高空花盆存在安全隱患和環境臟亂的問題,發動居民集智聚力、投工投勞對小區內30多處“三不管”地帶進行規劃整治,安裝健身器,設計小景觀,開辟出家家戶戶都樂于參與的健身園地和“共享花圃”,將無人管理的污臟垃圾角變成了居民常打卡的健身區和意趣盎然的“小花園”。同時,發動小區老黨員、居民收集老照片打造商務文化墻,見證老一輩商務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忠誠和擔當,讓居民們在回憶初心中重燃激情,成為小區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