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00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施工行業也得到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單位既要保證相應的建筑工程穩定運行,也要保證工程在規范時間內完成,同時還要確保工程的質量合格,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也是安全的。如果建筑企業想在開展一個工程時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就一定要注意兩方面,其一就是控制好工程的整體質量;其二就是開展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是開展工程的核心工作,但是在實際的建筑工程中,大多數建筑施工現場都存在安全管理漏洞,導致目前的安全管理工作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從而導致施工現場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這一點需要相關單位給予特別的重視,深入研究工程安全管理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從而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
建筑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項目主要負責人首先考慮的是建筑項目進度,能否在規定工期內完成,對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重視不夠。此外,部分建筑企業管理人員應付安全檢查工作,加之項目負責人對建筑安全重視度不足,導致安全管理工作浮于表面,無法有效保障施工安全,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可能導致建筑安全事故的發生[1]。究其原因,是項目主要負責人員對建筑項目安全重視不足,導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保障,落實困難。
眾所周知,安全管理體系是企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員工安全、生產安全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項目安全管理體系普遍存在管理缺失和漏洞,如未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際不符等。未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體現在部分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內容簡單、缺乏必要的管理要素、管理流程和管理環節。以施工方案管理為例,方案的編制、評審、發布、交底和實施應為方案的全鏈條管理,其中環環相扣,任何一環的管理缺失都會導致最終落實不到位。而在實際過程中,無方案施工、白圖施工、方案未交底的、現場落實與圖紙要求不符的情況比比皆是,為什么存在以上情況,筆者認為主要是方案管理流程存在缺失和不足,倒推管理即是體系建立的不完善。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相符也是施工現場常見問題。筆者曾到過多個工程建設項目進行調研,發現管理制度抄襲、管理內容與現場實際不相符、管理要求與法律法規最新要求不匹配的情況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員能力不足,但更多的是安全管理存在不重視、糊弄、僥幸心理。每個施工項目都存在差別,在安全管理要求上不能一概而論、生搬硬套其他項目安全管理模式,而應當結合當前建筑的特點,從現場實際施工情況出發建立適用于項目、適用于實際的管理體系。
在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管理體系的各項管理要求落實上,存在現場安全管理工作落實與管理體系具體要求不符的問題,現場管理人員根據以往工作經驗進行項目管理,不顧安全管理具體要求,對現場風險選擇性回避,存在一定的經驗主義、冒險主義和機會主義思想,同時對各類管理要求選擇執行、衰減執行、或者以會議代替落實,導致現場實際安全工作背離安全管理體系,制度沒有完全落實,現實和要求存在較大差距,極易出現建筑工程項目安全事故。
自2021年新的安全生產法頒布以來,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編制、推進和落實就成了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在我國建筑施工行業,各項目也在積極推進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但在推進和落實過程中還存在較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未能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制的編制存在職責界限不清、崗位與職責不相符等情況。此外,部分員工并沒有主動接受和理解相關管理職責、積極性不高等也是導致企業內責任制的推動落實不嚴的重要原因。
1.5.1 隊伍入場把關不嚴,設備人員驗收不到位
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分包現象較為嚴重,但對分包隊伍入場的把關不夠嚴格,其相關設備人員的驗收工作落實不到位,分包隊伍的安全責任意識淡薄,對分包隊伍而言,經濟利益始終放在第一位,加之企業對分包隊伍要求不嚴,資質檢查不足,所以分包隊伍出現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況時常發生,對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十分不利。
1.5.2 項目對專業分包監督管理還不到位
一些建筑項目工程分包在所難免,但相關負責人對專業分包隊伍的監管落實不足,分包的單位沒有樹立相關建筑工作的安全管理責任意識。其想法通常是不擔責,或少擔責盡可能少做工作,如果每個分包隊伍都這樣想,對建筑工程分包出去的項目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將難以開展,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想象泛濫將導致安全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的復雜。
1.6.1 為了滿足法規要求而開展培訓,重形式輕質量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內部培訓主要是為滿足法律法規而開展的,其形式意味嚴重,并非以全體員工真正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作為建筑安全保障以及安全生產為目的,這導致實際上建筑項目的管理者以及施工者對安全管理培訓不夠重視,安全防范意識不夠牢固,對培訓抱有糊弄心理,認為安全培訓就是走個過場,以至于,輕視、漠視安全培訓工作,重形式而輕質量[2]。
1.6.2 培訓形式單一
建筑工程項目的主要從業者為除項目管理人員外,還有大量的一線施工人員,施工人員長期在現場施工作業,直面各類現場風險,高處墜落、機械傷害、起重事故、觸電等事故層出不窮,因此提高現場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增強操作技能非常重要,而安全培訓是能夠達到以上效果的最理想的且花錢最少的方式。但由于受到現場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知識水平等的限制,針對一線施工人員的培訓往往形式單一、方式死板僵化、枯燥、乏味、缺乏實際操作環境,并不能很好的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培訓效果不佳。最終導致培訓組織者為了完成任務而培訓、培訓參與者為了完成任務參加培訓,二者均未考慮培訓后果和參與人員接受程度,培訓流于形式化的結果。
1.6.3 培訓老師缺乏專業水平和經驗
目前建筑工程一線普遍缺乏好的培訓老師,更多的培訓由現場管理人員來完成,由于近些年,現場管理人員也趨于年輕化,其缺乏一定的專業培訓技巧和經驗,一線的操作人員以及相關的施工團隊本就缺乏安全意識,也沒有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儲備,講解安全知識相對乏力,導致培訓效果較差,整體員工安全意識淡薄[3]。
2.1.1 加強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
針對項目負責人安全管理意識淡薄的問題,建筑企業應加強其相關安全生產法律知識學習,企業內部組織管理層人員定期普法,如安全生產法、刑法修正案等,令員工以及管理層人員積極參與聽講,并在每周或每月開展知識競賽,考察相關知識學習情況,做到人人懂法知法。
2.1.2 組織學習安全事故案例
僅僅靠普法難以激發員工的安全管理意識,部分員工只將其視為工作任務而沒有充分考慮其重要性,對此,企業組織安全事故分析例會,通過當地或周遭較近的安全事故,講解事故發生原因、事故損失、人員傷亡、事故處理以及如何預防或補救等知識,一方面警醒員工重視安全管理,另一方面避免相同案例發生在自己負責的建筑項目上。任何事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事故的背后必然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和大量的不安全因素,只有學習案例,汲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時常反省自己工作的漏洞和不足,才能防范和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2.1.3 安全生產的經濟賬
此外,建筑工程項目在安全生產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企業明示安全生產經濟賬,切實落實企業經濟上的安全管理工作,對各項開支、設備采購等成本節省出具方案,對已經導致事故發生的員工進行處罰,人員傷亡工傷補償以及不規范經營的刑事處罰等全面考慮并公示清楚,涉及企業聲譽乃至行業社會地位不容一點馬虎。
2.1.4 對標學習優秀企業的安全管理經驗
在建筑行業優秀同行的安全管理經驗借鑒方面,項目負責人員應積極學習其優點,改良其不好的地方,真正肩負起企業安全管理的責任,主動鉆研安全管理辦法,從學習中制定出屬于自己企業的安全管理辦法,并樹立相應的安全管理目標,為之不斷努力奮斗,促使企業建筑項目開展中安全管理有充足保障。
2.2.1 管理要素全面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要依據政府部門出臺的法律法規,結合項目工程類型、規模、實際施工情況以及后續生產經營項目等全方面設計管理要素,企業內一定要建立與之一一對應的安全管理辦法,并將涉及到的安全管理內容以及相應項目環節的各項需求全面覆蓋進安全管理體系中。項目管理人員對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要素考慮務必充分,不要遺漏任何一個環節,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工作。
2.2.2 滿足現場施工情況和需求
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不應脫離實際現場施工情況以及需求,在部分管理辦法中設置一定彈性制度,使其具體實施能夠與現場情況有照應,能夠在實際施工或安全管理工作指導中找到相應的處理辦法,真正考慮到安全管理體系的實用性,使之滿足現場安全管理的各項需求[4]。
2.3.1 建立健全覆蓋全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員必須落實企業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對需要履行的職責標注清楚明白,令全體員工都按照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相應生產經營,并劃分權責,細化管理至每一個崗位,使每個崗位都有與之匹配的責任,企業管理人員科學適當分配權利責任,使企業全員參與安全生產,落實安全管理。
2.3.2 組織開展責任制宣傳培訓
為了使安全生產責任制充分發揮其效力,企業內部組織開展相關責任制的宣傳、培訓,切實令每個崗位員工充分了解并能夠熟悉相關崗位職責,從而堅守自己的職責任務,做到自己崗位的安全生產經營,從而使整個企業的安全生產合格。
2.3.3 建立崗位責任清單
企業應根據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崗位責任清單,明確崗位日常工作要求及工作標準,使員工清楚明白自身工作職責、內容,從而更好落實崗位職責。
2.3.4 完善企業內部獎懲機制
最后,企業應以責任制考核推進各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逐步完善獎懲機制,科學合理設置相應獎賞以及處罰的力度,從而激勵員工落實安全生產經營,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勇于擔當,敢于直面處罰,并及時糾正相關錯誤。
2.4.1 緊抓分包隊伍入場關
針對企業建筑施工部分需要外包的項目安全管理,負責人不應隨便找尋分包隊伍,看重利益,而應對分包隊伍的資質、施工設備、相關建筑作品以及施工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等進行綜合審核,務必滿足企業項目需求。杜絕對分包隊伍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情況,入場時即把分包隊伍現場負責人和工班長納入項目安全管理體系,以全面提升分包隊伍的自我安全管理能力[5]。
2.4.2 過程中加強分包隊伍監督和考核
此外,分包隊伍審核完畢不代表后續施工作業不跟進,在分包隊伍組織施工建設中,企業也應分配安全員前往實地現場跟蹤監督,定期考核相應施工標準,對于不合格的分包隊伍,及時叫停要求整改,對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責令其返修返工。
2.4.3 把握好人員、設備退場關
最后,管理人員針對完成施工任務的分包隊伍退場人員記錄、項目驗收以及設備使用情況一一做好臺賬記錄,為后續維修以及安全檢驗等工作提供材料支持。
為實現全體員工安全意識樹立養成。企業內部構建分層級、分類培訓,同時對不同層級、不同崗位的企業員工進行安全管理教育培訓,實現企業全體員工安全管理意識樹立以及管理層人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施工作業人員嚴格按照安全管理規范進行施工作業。對此,企業還會定期開展多類型、多層次、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培訓活動,不再拘泥于形式,從平臺軟件直播課程、到實際安全員面對面知識傳授,真正注重實際安全知識宣講效果。從而為企業培養出一批懂專業、懂現場、有經驗的安全管理人員。最后,通過教育培訓考核、線上答題等方式進行學習效果、培訓效果考察。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對建筑項目進度、安全生產經營以及建筑最終質量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相關建筑工程企業應解決項目主要負責人對于安全的重視程度不足、項目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不完善、各項管理要求和現場實際落實不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推廣和落實還不到位、隊伍分包管理依然薄弱、培訓老師缺乏專業水平和經驗等問題,可以通過加強和提高項目主要負責人對于安全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推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分包隊伍管理、強化安全教育培訓,提升人員素質等策略落實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