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招兵 潘華 賈志紅



【摘要】 目的:探討青黛對炎癥性腸病轉化生長因子β1/信號傳導蛋白3(TGF-β1/Smad 3)信號通路相關分子表達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被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的患者共80例,根據隨機抽簽方式對其進行分組,包括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采取青黛口服治療,連續治療2個月。比較兩組臨床療效、TGF-β1/Smad 3表達、免疫功能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TGF-β1/Smad 3表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GF-β1/Smad 3 protein及mRNA表達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療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CD3+、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分別為10.00%、20.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青黛可通過修復炎癥性腸病患者TGF-β1/Smad 3信號通路,改善臨床療效,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關鍵詞】 青黛 炎癥性腸病 TGF-β1/Smad 3信號通路
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的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集合,目前臨床對于其發生原因尚不十分明確,并且癥狀缺乏特異性[1]。當前全球發病人數約2 800萬例,且有逐漸升高的趨勢。IBD發病率在不同地區差異顯著,但總體上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呈正相關。歐洲和北美發達國家的發病率明顯高于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然而近年來,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和流行率在發展中國家呈現上升趨勢,且在南美和東亞地區最為明顯[2]。目前我國國內報道以潰瘍性結腸炎為主,其發病率最高的區域為廣東省,為3.14/10萬,其次為湖北省,為1.96/10萬[3]。另外,潰瘍性結腸炎在男女之中的發病率并無明顯差異,發病高峰年齡是20~49歲[4];克羅恩病發病高峰年齡為18~35歲,男性略多于女性[3]。據2014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預計到2025年,中國IBD患者將達到150萬例[5]。IBD具有復雜的發病機制,目前大多認為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慢性炎癥狀態下的異常免疫反應和以炎癥因子為主的細胞因子失衡,包括自身免疫反應和抗炎途徑的損傷,以及腦腸軸的紊亂[6]。中醫在我國的發展有近千年的歷史,在長時間對于炎癥性腸病的診治中總結出相應的診療體系,并有利于當前臨床對于此類疾病的治療[7]。中醫雖無炎癥性腸病這一病名,但是可根據患者病情表現以“腸癖”“泄瀉”“滯下”等癥對其進行概括,主要因外感濕熱邪氣、脾氣運化不足使得濕濁之氣阻滯下注大腸,導致臟腑失調,濕熱內蘊,久則傷腸,化以腹瀉,對其治療應以清熱除燥除濕為主,中藥材青黛屬于一味清熱藥,可清解熱毒、涼血消斑,在以往的動物實驗中證實其能有效改善潰瘍性結腸炎大鼠腸道損傷,轉化生長因子/信號傳導蛋白(TGF-β/Smad)被認為是該藥發揮效果的重要通路[8]。本文對青黛用于IBD的治療機制及效果進行探討,從而為其未來治療方向提供新思路。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被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的患者共80例,納入標準:(1)接受影像學檢查且術后經病理診斷為炎癥性腸病,符合文獻[9]有關標準的描述;中醫辨證中主次癥均符合熱毒熾盛型的相應表現。(2)30~50歲。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存在其他類型腸炎或是因明確的細菌感染所致腸道癥狀;(3)已導致腸穿孔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并發癥;(4)身體多器官功能不能正常運轉,或已合并癌癥,預計生存期不足1個月;(5)意識狀態異常或者明確精神病史;(6)處于特殊生理期的女性。根據隨機抽簽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40例,本次試驗的開展是建立在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的基礎上進行的,患者和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且同意參與。
1.2 方法
(1)對照組:采取炎癥性腸病基礎治療及干預,包括飲食控制、作息調節、血壓及體溫控制等,口服美沙拉嗪腸溶片(生產廠家:葵花藥業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80148,規格:0.25 g)進行治療,1片/次,3次/d,連續服用2個月。(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青黛一方(方劑:青黛)顆粒口服(1.5~3 g)或灌腸(灌腸30 g),1劑/次,2次/d,連續使用2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臨床療效:根據當前有關炎癥性腸病治療評價標準,均通過體征、腸鏡檢查進行判斷,患者癥狀消失,腸鏡檢查未發現腸黏膜異常時表示顯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改善,結腸鏡僅顯示輕微炎癥為有效;病情無變化或加重則表示無效[1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TGF-β1/Smad 3表達:分別于治療前后留取患者腸鏡活檢組織,將其置于10%聚乙烯醇中,在-80 ℃的冷凍室中保存,分別采用Western blot及實時熒光定量法(RT-PCR)檢測TGF-β1、Smad 3蛋白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時加入裂解液裂解,提取總蛋白,通過BCA法對蛋白濃度進行測定,同時在進行蛋白變性之后,用等量的蛋白上樣,再經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轉膜,在5%脫脂奶粉在室溫封閉1 h之后,順序加入一抗、二抗,用Image J圖像分析軟件來測量其蛋白灰度值;用RT-PCR法測定在液氮中研磨的TGF-β1、Smad 3 mRNA的表達量,加入適量裂解液,在超低溫勻漿器中勻漿,在離心之后,將上清液提取出來,用RNA試劑盒來提取總RNA,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計來提取RNA,反轉錄后采取PCR,同時對20 μL反應體系進行配置,并根據試劑盒說明書擴增,以β-action為內參,通過2-ΔΔCt法,對比兩組TGF-β1/Smad 3表達情況。(3)免疫功能: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后采取流式細胞儀法檢測T淋巴亞群(CD3+、CD4+、CD8+)水平。(4)對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通過軟件SPSS 22.0來運行,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以率(%)、(x±s)表示,并通過字2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或配對t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0~50歲,平均(38.72±5.34)歲;潰瘍性結腸炎28例,克羅恩病12例;病程2~5年,平均(3.65±1.22)年;對照組包括男20例,女20例;年齡30~45歲,平均(38.09±4.14)歲;潰瘍性結腸炎24例,克羅恩病16例;病程2~5年,平均(3.65±1.22)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病變類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9.600,P=0.002),見表1。
2.3 兩組治療前后TGF-β1/Smad 3表達比較
治療前,兩組TGF-β1/Smad 3表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GF-β1/Smad 3 protein及mRNA表達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D3+、CD4+、CD8+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療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CD3+、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 兩組治療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分別為10.00%、20.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1.569,P=0.210),見表4。
3 討論
IBD雖然不是腫瘤,但屬癌前病變,不僅會出現終身復發趨勢,還會對患者造成永久性的身心傷害,除了需要長期吃藥之外,還要承受消化道的各種不適,如便血、腹痛、腹瀉等,這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由于反復的炎癥反應,會導致腸道的纖維化,從而引發腸腔狹窄、梗阻和癌變等嚴重的并發癥。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氨基水楊酸類、皮質類固醇類和免疫抑制劑等,但只能改善癥狀,療效和預后并不理想[11]。目前已有的微生態制劑及與奧沙拉嗪聯用等手段為IBD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上海市名醫馬貴同教授認為“濕熱瘀結”是IBD的核心病機,以“清熱化濕、活血止血”為治法,故而將青黛、三七等中藥制成直腸給藥制劑,結果發現青黛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提示青黛用于IBD可獲取良好的療效。青黛味道咸,性涼,歸肝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現代醫藥的藥理學研究顯示,青黛有抗炎、調節免疫、促進黏膜愈合的功效,而青黛則通過作用于腸道菌群,促使腸道黏膜實現不同程度的修復,促使腸內細菌的發生發展受到抑制,進而降低其病情進一步惡化風險[13]。另外,本研究也經不良反應觀察證實兩組不良反應未見統計學差異,經現代病理學證實,青黛具有抑制炎性反應、改善免疫細胞水平的作用,通過青黛對多種細胞功能進行調節能使得受損的TGF-β1/Smad 3信號通路得到恢復,從而使得患者病情得到改善,這個過程并不會明顯增加患者不良反應,因而具有良好安全性[14]。
本試驗研究發現,治療后兩組TGF-β1、Smad 3protein及mRNA表達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提示青黛可能通過調節TGF-β1/Smad 3信號通路來實現IBD的治療。目前研究認為TGF-β1可以在調節細胞生長分化和遷移過程中促進炎癥細胞浸潤的改善,從而降低炎癥性腸病的惡性病變風險。TGF-β1/Smad 3信號通路則被認為是介導上皮間質細胞轉化的重要路徑,當TGF-β1受損后經由信號傳導可能使得Smad表達改變,從而使得該信號通路的正常運轉受到影響,通過服用青黛能促進TGF-β1/Smad 3信號通路的修復和完善,同時使得炎癥反應受到抑制,并促進黏膜的修復,具有較高的應用意義[15-17]。此外,本研究也發現觀察組CD3+、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青黛可以通過改善TGF-β1/Smad 3信號通路實現患者體內免疫因子水平的改善。服用青黛后可能對炎癥細胞產生明顯破壞作用,從而使得患者免疫能力明顯增強,更好地發揮對于殘余炎癥細胞的擴散、轉移的抑制作用,故而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18-21]。
綜上所述,青黛用于炎癥性腸病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且可能通過修復TGF-β1/Smad 3信號通路促使患者免疫水平提升,進而使得病情癥狀得到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孟歡,侯曉婷,張華敏,等.中藥天然產物治療炎癥性腸病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23,54(10):3349-3369.
[2] KAPLAN G G,NG S C.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the global increas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17,152(2):313-321.
[3]何瓊,李建棟.炎癥性腸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19,35(18):2962-2966.
[4] CHOW D K,LEONG R W,TSOI K K,et al.Long-term follow- up of ulcerative coliti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Am J Gastroenterol,2009,104(3):647-654.
[5] KAPLAN G G.The global burden of IBD:from 2015 to 2025[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5,12(12):720-727.
[6]張北平,程怡,趙喜穎.炎癥性腸病中醫藥療效與機制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藥,2020,39(3):216-219.
[7]蘇曉蘭,國嵩,張濤,等.炎癥性腸病診治現狀及中醫藥治療特色與優勢[J].北京中醫藥,2020,39(3):211-215.
[8]劉雪珂,趙海梅,吳甜甜,等.巨噬細胞在炎癥性腸病發病中的作用及中醫藥干預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0,38(10):141-145.
[9]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消化病理學組籌備組,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中國炎癥性腸病組織病理診斷共識意見[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4,43(4):268-274.
[10]張玉潔,梁潔,吳開春.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8年,北京)潰瘍性結腸炎部分解讀[J].中華消化雜志,2018,38(5):312-314.
[11]黃榮偉,呂冠華.中藥對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炎性因子和信號通路的影響探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9,38(3):98-100.
[12]胡鴻毅,馬貴同,朱凌云,等.三七、青黛等對潰瘍牲結腸炎組織中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1(5):44-48.
[13]凌海慧,梁棻,劉蓉,等.中醫藥保護腸黏膜屏障治療炎癥性腸病的研究進展[J].天津中醫藥,2018,35(9):718-720.
[14]謝妲.澀腸青黛散聯合美沙拉嗪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炎癥因子及氧化應激的影響[J].中醫學報,2017,32(6):1063-1066.
[15]戴玲穎.青黛散治療肛腸疾病術后肛周濕疹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8,33(11):1590-1592.
[16]蘇玉清,王烜.atRA對大鼠結腸炎中TGF-β1/Smad3通路的作用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8,21(5):491-497.
[17]黃勝杰,鐘婧娉,謝錦,等.青黛表面改性對口腔潰瘍雙層膜質量與藥效的影響[J].中草藥,2023,54(13):4118-4127.
[18]王博,丁曉坤,權沛沛,等.青黛通過ERK/p38 MAPK/MEK信號通路對濕熱內蘊型潰瘍性結腸炎大鼠抗炎修復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現代藥物與臨床,2023,38(6):1297-1303.
[19]劉金萍,呂冠華,王麗丹,等.青黛苦參配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大鼠的療效及潛在機制的探究[J].時珍國醫國藥,2023,34(2):328-332.
[20]馬玉景,郎曉猛,康欣,等.青黛制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民間療法,2022,30(20):52-59.
[21]姚松領,閆小寧,蔡宛靈.復方青黛膠囊治療銀屑病的Meta分析及試驗序貫分析[J].湖北中醫雜志,2022,44(10):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