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宜昌圍繞“全力抓發展、全省作示范”,深入實施“開門紅”十大行動,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穩健有力。預計1-2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21%左右。
開篇布局“謀劃早”
2023年,宜昌經濟增速7.1%、居全省前列,總量達到5756億,成功躋身全國百強城市前50強(49位)。2024年,宜昌立足于早、乘勢而上,提前對一季度穩產保供、項目儲備、政策爭取、要素保障等進行安排部署,密集出臺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招商引資、加快城區人口集聚等政策措施,并組織召開政企懇談會,推動政策靠前發力、項目提前實施、工作超前推進。
工業生產“起勢好”
春節期間,全市588家重點企業堅持生產,占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35%。節后首日,復工率達到76.8%。截至2月26日,全市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100%,工業用電量恢復到節前10天日均用電量水平。
項目建設“不打烊”
全力推進重大項目“3511”工程,謀劃實施30個百億級項目、50個五十億級項目、100個十億級項目、1000個億元級項目。1月25日,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總投資1991.2億元的21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百億級項目5個。
春節期間,全市320個億元以上項目不停工、不減速,占億元以上在建項目總數的30%。節后上班第一天,640個億元以上項目第一時間復工,占億元以上在建項目總數的60%。今年以來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51個,協議投資1907.4億元,其中百億級項目4個。
消費市場“人氣旺”
謀劃開展“好物樂購迎龍年”等活動40多場次,發放文旅消費券1000萬元,持續打造“荊楚購·宜起購”促消費活動品牌。旅游市場持續火爆,接待游客447.27萬人次,同比增長14.45%,實現旅游消費收入30.15億元,同比增長21.28%。
市場主體“元氣足”
密集開展招聘會180場,為3600家企業提供用工服務,新增就業1.2萬人。開展金融支持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春風行”系列融資對接活動,新增貸款規模251.8億元,同比增長14.9%。節后首個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就舉行惠企政策宣講會,制作惠企政策“口袋書”,相關職能部門為300多名企業家宣講惠企政策。今年以來,新增市場主體已超1萬戶、增長近50%,新增上市企業1家、過審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1家。
下一步,宜昌將推動經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以首季“開門紅”促全年“滿堂彩”。
緊盯目標強調度。緊盯關鍵指標,加強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把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具體到行業、企業、項目,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靠前發力擴投資。緊盯項目開工率、納統率、竣工率和用電量、用水量“三率兩量”,強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竣工。
精準服務抓生產。分行業開展融資對接,緊盯221個工業增長點,爭取早達效、早出力。
全力以赴拼招商。市縣主要領導、產業鏈龍頭企業均明確了50億-100億元的招商任務,確保一季度新簽約5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個。
多方發力促消費。大力實施保穩提質、潛能挖掘、供給優化、環境提升“四大工程”,鞏固提升良好的消費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