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游泳運動員傅園慧發微博稱在吉林長白山景區包車旅游遭遇臨時加價,引發網友關注。同日晚,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發布對涉事司機的處罰通報。
從傅園慧投訴到有關部門發布調查通報,前后歷時不過10個小時,行動可謂迅速。這次事件處理得如此之快,跟傅園慧自身強大的“名人效應”是分不開的。這不禁讓人發問,假如事件中的主人公不是傅園慧呢?
終結旅游“宰客”現象,不能止于個案處理。春節假期是文旅行業的黃金周,卻先后爆出多起“宰客”事件,不僅對當地文旅行業的發展造成不小的打擊,更是給城市形象蒙上一層陰霾。如何減少旅游“宰客”現象的發生,推動旅游品質提升,還需商家和有關部門等共同發力。
糾正錯誤觀念是根本。隨著文旅市場環境的變化,能把游客吸引住的不再只是“好山好水好風光”,獨特的人文體驗和優質的服務更是如今內卷的文旅市場中不可或缺的王牌。商家應摒棄掉過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山大王”思維,用優質的服務吸引游客,好的口碑又能給商家引流到源源不斷的回頭客。
做到監管到位是保障。一方面,相關部門要積極履行監管職責,采用定期抽查、暗訪和追蹤調查等方式,多去景區走一走、看一看,發現“宰客”行為及時進行處罰,起到震懾效果;另一方面,暢通游客投訴渠道,設置游客熱線、不良商家投訴郵箱等投訴平臺,對于游客的投訴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切不可區別對待,對公共人物的投訴就格外重視,而對普通游客的遭遇卻熟視無睹。
在“淄博熱”“哈爾濱熱”之后,國內文旅市場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大戰,除了文旅產品的獨特性,想游客之想、解游客之憂的服務態度也是提升旅游品牌的競爭力。傅園慧遇到的事情不是獨例,也不可能完全杜絕,只有讓普通游客投訴有門,利益不受侵犯,才能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賓至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