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社會改造與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興起(1918—1928)

2024-05-21 22:32:48黃元韜
民間文化論壇 2024年1期

黃元韜

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民間文學研究始于1918 年的歌謠運動,因新文學的需求而被激發,是中國傳統社會向現代轉型的重要成果之一。向來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間文化,在這一時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并因之獲得了較前更加深入地參與到社會進程的機遇,呈現出更加豐富的社會價值面向。以歌謠、故事、民歌等為代表的民間文學本身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促進了“民眾在學術史上的光榮抬頭”①鐘敬文將20 世紀初以來的民間文藝研究熱潮稱為“民眾在學術史上光榮的抬頭”,認為“對于民間文藝的注意、探究,以致系統的科學建設,在目前社會的境況中很感到必要”。鐘敬文:《民間文藝學的建設》,《鐘敬文文集·民間文藝學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7、8 頁。。

回顧現有學術史,關于現代中國民間文學興起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其一,對現代民間文學運動發展的學術脈絡進行梳理,鉤沉故實,以豐富對這一運動來龍去脈的認識。②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董曉萍:《中國現代民間文藝學講演錄》,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年;施愛東:《倡立一門新學科:中國現代民俗學的鼓吹、經營與中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年;劉錫誠:《20 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 年;等等。其二,從現代性的視角,結合世界范圍內知識分子將民間文學作為“文化依據”參與構建現代民族-國家的淵源,對民間文學體現出的現代性特征予以分析。③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呂微:《現代性論爭中的民間文學》,《文學評論》,2000 年第2 期;戶曉輝:《現代性與民間文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年;張士閃:《從參與民族國家建構到返歸鄉土語境——評20 世紀的中國鄉民藝術研究》,《文史哲》,2007 年第3 期;等等。其三,立足于現代民間文學研究脫胎于新文學運動的史實,探討民間文學與新文學創作實踐的關系。④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陳泳超:《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曹成竹:《歌謠與中國文學的審美革新——以20 世紀早期“歌謠運動”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李小玲:《二十世紀初中國白話文學研究及當代意義》,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年;等等。其四,將民間文學視為民間文化的代表,從文化學的角度闡釋民間文化興起對于建構中華民族文化整體觀的意義。⑤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鐘敬文:《“五四”時期民俗文化學的興起——呈獻于顧頡剛、董作賓諸故人之靈》,《鐘敬文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年,第292—341 頁;劉鐵梁:《鐘敬文民俗學思想的文明視野》,《民俗研究》,2023 年第4 期;等等。以上種種視角,不一而足,既表明這一時期是現代民間文學的發生期,是民間文學學術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學界應對其予以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也說明了“現代民間文學興起”這一學術話題的復雜性,使得學界能夠以多重視角切入,做出新的闡釋。

不過,在上述的學術史梳理中,盡管學界的探討已涉及多個層面,但仍有可商榷之處?,F代民間文學運動的發生乃是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熱潮應運而生,這一時期亦是中國社會的重要轉型時期,過去的一切價值都面臨著重估①胡適在《新思潮的意義》一文中認為當前新思潮(新文化)的根本意義是一種新態度,這種新態度叫做“評判的態度”,那么就需要“重新估定一切價值”,還一個本來面目。詳見胡適:《新思潮的意義》,《胡適文集》(3),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第343—351 頁。,了解和喚醒民眾也逐漸成為一種時尚風潮。從這個角度看,現代的歌謠征集活動可以看作是社會轉型階段必然會發生的一樁“新”事件。問題在于,當時號召搜集、研究民間文學的知識分子未必會預料到一時的偶發之舉會在日后促成“民間文學”這樣一門新學問的誕生。民間文學并非如德國、芬蘭、日本那樣成為“國學”②據劉曉春的考察,德國、芬蘭、日本等國民俗學的興起、發展與民族主義的關系密切。德國的民俗復興、芬蘭史詩《卡勒瓦拉》、日本的“一國民俗學”是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文藝學/民俗學現象,作為傳統文化的民間文化是民族主義興起的重要條件。詳見劉曉春:《民俗與民族主義——基于民俗學的考察》,《學術研究》,2014 年第8 期。,達到重建民族精神的效果,更多散見于現代文學的討論之中③“五四”主流知識分子并沒有沿襲西方folklore 的路徑闡釋民間文學,而是承接中國的采風傳統,在文學的視野下討論民間文學,并生發出平民文學、民眾文學、民間文藝、俗文學、白話文學、通俗文學、大眾文藝、大眾文學、民眾文藝等一系列相似概念。詳見陳泳超:《作為學術史對象的“民間文學”》,《民族文學研究》,2004 年第1 期。。在本文所討論的新文化運動開展階段(1918—1928),民間文學在多數情況下并未被當作一項純粹的學術事業,而是以運動的形式參與到社會改造的討論和實踐中。因此,分析這一時期的學術史時,我們不能先入為主、理所當然地按照學科發展脈絡予以敘述,而應盡量重新回到歷史語境,回到民間文學最初作為一場文化運動的本質,從民間文學與新文化運動之互動中,重審中國民間文學現代興起的歷史意義。

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將立足于社會轉型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通過“社會改造”的角度探討社會運動如何影響到知識分子對民間文學的認識,民間文學又是如何通過建構參與到社會改造之中。這一雙向聯動的過程,也可以看作是對中國社會轉型的一個可能的解釋。需要提及的是,筆者在回顧這一時期知識分子關于民間文學的看法時,有意回避了“歌謠運動”同仁的觀點和主張。筆者并不否認“歌謠運動”同仁在這一時期對民間文學發現的關鍵性作用,而是從非歌謠運動同仁的視角看不同人對于民間文學的認識和看法,試圖還原當時的輿論風向,從整體視角中看歌謠運動在轉型時期的影響和作用。

一、“創造德莫克拉西的新社會”

據歷史學研究,1919 年前后,受國內外政治危機的影響,“民主”成為社會上廣為呼吁的訴求,西方的民主觀念在這一時期被重構,并影響到知識分子的社會行動。④參見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年,第18 頁。“德莫克拉西”(民主)的口號盛行一時,廣泛滲透到各個層面,什么是民主?如何實現民主?為當時知識分子津津樂道?!皠撛斓履死鞯男律鐣钡南胂螅馕吨R分子需要切實地關注民眾的現實生活,并且改造民眾的生活,這反而促進了個體意義上人的解放。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民主”是帝王的別稱,意為“民之主”,直到19 世紀,“民主”才和西方的“democracy”對譯起來,并擁有了大眾參與、人民作主的含義。①參見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第282 頁。在當時的知識分子看來,“民主”是為了反對舊的道德、倫理、政治等不得不具備的立場,通過對過去的價值的重估和評判,進而達到改造社會、重建文明的目的。②陳獨秀在《本志罪案之答辯書》一文中鮮明地亮出《新青年》的立場是擁護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陳獨秀認為“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潔、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焙m也提出新思潮(新文化)的精神是一種評判的態度,手段是研究問題與輸入學理,趨勢是注重研究人生社會的切要問題,應該于研究問題之中做紹介學理的事業,唯一目的是“再造文明”。詳見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新青年》第6 卷第1 號,1919 年1 月。胡適:《新思潮的意義》,《胡適文集》(3),第351 頁。這也就意味著提倡“民主”,人人都可以參與到舊社會的改造過程之中,人人都可以為著改造社會的目標而奮斗。這和過去主要由政治家主導的社會改造模式區別開來,“民主”觀念賦予了每個人參與社會改造的可能。

1919 年11 月1 日,由北京社會實進會創辦的《新社會》雜志橫空出世,強調以民主改造舊社會,創建新社會為宗旨。在《新社會》的發刊詞中,鄭振鐸點明辦刊的目標——“我們是向著德莫克拉西一方面改造中國的舊社會,改造的目的就是創造德莫克拉西的新社會,自由平等,沒有一切階級,一切戰爭和不幸福的新社會。”指出:“改造的方法是向下的,把大多數中下級的平民的生活、思想、習俗改造起來,是漸進的,以普及教育作和平的改造運動,是切實的,一邊啟發他們的解放心理,一邊增加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道德觀念。”③鄭振鐸:《發刊詞》,《新社會》第1 號,1919 年11 月。這一宣言帶有一定的啟蒙性質,也意味著知識分子意識到改造社會需要通過改造平民來實現這一目標。隨后,鄭振鐸又先后在《新社會》發表了《我們今后的社會改造運動》(1919 年)、《再論我們今后的社會改造運動》(1920 年)、《現代的社會改造運動》(1920年)三篇文章反思當前的社會改造運動。這些文章的核心都表示了對德莫克拉西思潮的肯定和擁護,也對當時青年紙上空談、泛泛而談的現象提出批評,號召青年們學習俄羅斯“去與農民為伍”,一旦“覺悟”了,就立刻去做。④鄭振鐸:《再論我們今后的社會改造運動》,《新社會》第9 號,1920 年1 月。盡管改造社會的目標在具體施行過程中面臨著種種問題,但是可以明確的是,他們堅信“現社會沒有存在的余地,和平幸福的新社會終將出現”,青年知識分子熱忱地盼望改造社會。正是在德莫克拉西社會的目標驅使下,勞工、家庭、婦女解放、平民教育等一系列與人切實生活相關的社會問題隨之顯現,個人的權益保障、人的現實生活亦成為當時討論的一個基本內容。

以高舉新文化大旗的胡適、陳獨秀為例,胡適在1919 年發表《新思潮的意義》對文學革命的問題作出解釋,認為文學革命的前提是“教育成為全國人的公共權利”,為了普及教育必須改文言為白話,從工具和內容上為教育、文學發展提供幫助。文章的最后,胡適總括性地指出新思潮的趨勢是“注重研究人生社會的切要問題,在研究問題中介紹學理”。⑤胡適:《新思潮的意義》,《胡適文集》(3),第346 頁。無獨有偶,陳獨秀在1920 年發表的《新文化運動是什么?》一文中,也特別提及“新文化運動要注重團體的活動”,這是因為中國的家族主義太發達,“中國人的個人權利和社會公益,都做了家庭的犧牲品”,導致中國人缺乏公共心和組織力。⑥陳獨秀:《新文化運動是什么?》,《新青年》第7 卷第5 號,1920 年4 月。陳獨秀主張打破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的家庭觀念,建立社會的公共性,以保障和認同平民的權利和價值,實現人的覺悟。胡、陳二人對新文化運動的著眼點并不相同,但在二人的論述中都提到了“人”這個關鍵詞,這也意味著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特點——肯定人的現世價值。這里的人指的是平民、普通人的意思,在他們關于民主的新社會設想中,平民的價值和權益得到保障,人有自己成為“人”的覺悟。知識分子將改造社會的宏偉目標與關注平民的具體行動連接起來。

二、“達意達得好,表情表得妙,便是文學”

自20世紀初至20年代,許多知識分子部分地接受了19世紀70年代俄國民粹派的理論,開始倡導“到民間去”。①詳見洪長泰:《到民間去: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1918~1937》(新譯本),董曉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年,第15—18 頁。胡適在建構白話文學史的過程中,提出“平民文學”的理念,亦是當時“到民間去”的反映,并得到了巨大的反響。②梅光迪在《評今人提倡學術之方法》中評價近年來學術方法時指出“吾國近年以來,所謂‘新文化’領袖人物,一切主張,皆以平民主義為準則”可以作為佐證。參見梅光迪:《評今人提倡學術之方法》,陳靜、張凱編:《梅光迪學案》,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 年,第49 頁。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出“文學八事”③“文學八事”指“一曰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不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詳見胡適:《文學改良芻議》,《胡適文集》(3),第17 頁。的主張,被視為發動文學革命的先聲。陳獨秀將胡適的主張概括為爭取“白話文學”的“正宗地位”④在原版的《新青年》中,陳獨秀作為編者在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后加了一段話,宣布:“白話文學,將為中國文學之正宗。余亦篤信而渴望之。吾生倘親見其成,則大幸也?!?。這一切肯綮的評價不僅沖擊了原有的文學觀念,也重新定義了文學的功能。

胡適基于中國文學演變的立場認為“一部中國文學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陳代謝的歷史,只是‘活文學’隨時起來替代了‘死文學’的歷史”,“今日需要的文學革命是用白話代替古文的革命,是用活的工具替代死的工具的革命?!雹莺m:《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陳子善編:《胡適說新文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年,第63 頁。他把白話看作是文學革命的重要工具,提出“活文學”和“死文學”的中國文學雙線架構,在對古文傳統的反叛中,實現言文合一,更好地表達人的情感。這也意味著文學的創作主體不僅僅只是上層文人貴族,而是有所擴大,為全體國民所適用,抒發人的情感;文學的內容也不再是雕琢陳腐的,而是更加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言之有物的?!耙磺姓Z言文字的作用在于達意表情。達意達得妙,表情表得好,便是文學?!雹藓m:《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胡適文集》(3),第62 頁。在此基礎上,文學能夠更加自由、豐富地表達人的情感,才有可能承載更加多元、現代的價值觀念,真正成為人自我表達、自我言說的文化載體。而白話和古文雙重傳統的提出,則是以一種對立的形式,重新審視既有的文學史觀,重估白話文學之價值。

第一時間行動、及時救助、強力發聲……本是海外領事保護工作的正常甚至超預期完成,但中國的互聯網輿論場上,我們又看到了什么呢?

在《白話文學史》中,胡適認為自漢以后,中國文學就分兩條路子:“一條是那模仿的,沿襲的,沒有生氣的古文文學;一條是那自然的、活潑的,表現人生的白話文學?!辈⒕痛颂岢觥耙磺行挛膶W的來源都在民間”的觀點。⑦胡適:《白話文學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年,第10 頁。白話文學和古文文學既是并行的,又是互相影響的,共同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學史。當然,胡適論及的白話文學,常常和“平民文學”“民間文學”“方言文學”等概念混用,其含義也并不等同于今日我們所認為的“民間文學”,而是指與貴族的文人文學相對立的一種文學形式。這其實是重新發明了一個“平民的傳統”,在這個平民文學的傳統中,它可以是草野田間的戲劇、小說①胡適在為《中古文學概論》所作的“序言”中指出:“現在還有許多守舊的人,對于正統文學的推翻和小說戲劇的推崇,總有點懷疑……定可以知道他們所公認的正統文學也往往是從草野田間爬上來的。三百篇中的國風,楚辭中的九歌,自然是最明顯的例。”詳見胡適:《〈中古文學概論〉序》,《胡適文集》(5),第83—84 頁。,也可以是給予文學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的方言文學②胡適在為《吳歌甲集》所做的“序言”中指出:“國語的文學從方言的文學里出來,仍須要向方言的文學去尋他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詳見胡適:《〈吳歌甲集〉序》,《胡適文集》(3),第215 頁。,還可以是用以創造國語的文學③胡適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中提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的主張。詳見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胡適文集》(3),第66 頁。。盡管在不同的語境中胡適的論述并不統一,甚至出現矛盾的表述,但是在這個“平民的傳統”中,胡適是肯定平民的文學價值,讓平民進入文學史成為可能。

總的來說,文學革命讓文學在形式、內容上顛覆了傳統的文學觀念,文學的受眾面和內涵也愈加廣泛。語言和文字合一,打破了文學形式對人的桎梏,人人能夠創作文學,人人也可以用文學表情達意,文學不再局限于文人士大夫用以“文以載道”或消遣娛樂的工具,而是言之有物與人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更為重要的是,與白話關聯的平民群體,在文學史上擁有了明確的地位,基本上奠定了關于平民文學的價值評判標準。這一價值取向也影響到時人對民間文學的認識,再一次凸顯平民的價值創造能力。

三、“民間怎樣?怎樣到民間去?”

如果說白話文運動是以“文學再造”的方式從學理上肯定平民的價值,擺脫語言文字對人覺醒的束縛,那么以李大釗為代表的“到民間去”運動則把目光深入到中國的鄉村和農民,期望通過知識分子的改造,實現平民的覺醒。

周作人是“到民間去”運動的較早的引介者。1907 年,周作人在《論俄國革命與虛無主義之別》一文中寫道:“至一千八百七十年后,社會主義漸盛,于是有‘趣民間’(Vnarod)之語,少年率自置身農民工人間,宣布社會主義,顧了無害札勒(俄帝之稱)意,亦無叛跡。”④周作人:《論俄國革命與虛無主義之別》,鐘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 卷,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年,第80 頁。周作人試圖通過此文澄清俄國革命是義舉,而非國人所理解的以喋血為快的、虛無的無意義沖動行徑。1918 年,周作人在《讀武者小路君所作〈一個青年的夢〉》一文中,將“V Narod”譯為“到民間去”,“Tolstoj 提倡無抵抗主義,實行當時口號‘V Narod!’(到民間去)這一句話;親自種田斫木,做皮鞋去了?!雹葜茏魅耍骸蹲x武者小路君所作〈一個青年的夢〉》,鐘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 卷,第27 頁。在周作人對“到民間去”的引介中,可以看出他人道主義的態度立場,并把“到民間去”和日本的新村主義掛鉤。相形之下,學者普遍認為的引介者李大釗則向著啟蒙和革命的方向“到民間去”。

李大釗于1919 年發表《青年與農村》一文,號召廣大青年走出都市,“向農村去”,認識自己的責任,在鄉村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在李大釗看來,中國是農業國家,大多數勞工階級就是農民,他們若不解放,就是國民全體未解放,青年有責任去開發他們,而鄉村是中國最黑暗,也是最需要青年去解救的地方。青年到農村去,既為了青年的前程,也為了農民的啟蒙,這是知識分子與農民的互助,也是知識分子自身的倫理和道德實踐。⑥詳見李大釗:《青年與農村》,《致青春:李大釗散文詩歌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20 年,第29—32 頁。李大釗在這篇文章中并沒有使用“到民間去”這一口號,而是把“民間”替換成“農村”,將農村視為青年知識分子自我改造的試驗田,這與他本人對青年和農村的態度有關。在李大釗看來,青年是中國的希望,應被寄予厚望,“都市的生活,黑暗一方面多;鄉村的生活,光明一方面多”,青年走向農村是為了擺脫城市生活的惡劣影響,同時教育農民,掃除農村的不良因素,“非把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不可”。①李大釗:《青年與農村》,《致青春:李大釗散文詩歌選》,第29 頁??梢?,在李大釗看來,青年知識分子才是“向農村去”的主角,其目標是通過改造農村、農民以實現青年自身的改造,農民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認識對象。從總體上看,李大釗的“向農村去”為中國知識分子“到民間去”開創了一條可資借鑒的道路。

為響應李大釗的號召,1919 年,以鄧中夏、張國燾、羅家倫為首的一群北京大學學生組織成立了“平民教育講演團”,該團的宗旨是:“增進平民智識,喚起平民之自覺心。”②《平民教育講演團啟事》,《北京大學日刊》1919 年10 月11 日,第1 版。1920 年,北京大學的平民教育講演團就到京郊地區進行“講演”活動,受到了工人們的歡迎,《晨報》中記載講演的盛況:“當日北風凜冽,寒氣逼人。工人等雖短褐不完,猶在草坪中植(直)立數鐘之久,細聽演說,毫無倦容?!雹坜D引自劉岳:《1919 年3 月:到俄國去到法國去到民間去》,《前線》,2019 年第3 期。知識分子們希冀“到民間去辦理教育事業。如果不謀社會根本的改造,空想改良政治,一定勞而無功……努力到民間去謀社會的改造罷?!雹芴燹r:《“到民間去”》,《努力周報》1923 年2 月4 日,第2 版。隨著“到民間去”運動的呼聲越來越大,青年知識分子逐漸意識到需要在了解民眾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對農民改造,“一舉一動須照著他們的一切,隨著他們的心理漸漸地,忍耐地使他們走上光明之路;使成為有實力、有希望、有進步的民間?!雹菔娉斜颍骸睹耖g怎樣?怎樣到民間去?》,《學生文藝叢刊》第2 卷第6 期,1925 年。

四、“建立我國國民文學,研究我國國民性”

在前述的討論中,我們梳理了“五四”時期知識分子以“民主”為價值取向,進行社會改造,創建新社會的幾個不同的面向。雖然涉及的知識分子群體與討論的話題都不一致,但是都顯現出對“人”(主要指“平民”)的肯定與走向民間的潮流趨勢。那么,作為與平民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民間文學在這個時期被知識分子發見,也不過是順勢而為了。只不過參與到這場民間文學運動中的研究者與愛好者,有著不同的切入視角,并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他們對“民間文學”的認識與建構。民間文學與之相關的一些特質,在他們的論述中被放大以順應當時的趨勢。

首先是民間文學的文學性?!懊耖g文學”一詞可能最早出現在1916 年梅光迪寫給胡適的信件中,他說“文學革命自當從‘民間文學’(Folklore,Popular poetry,Spoken Language,etc.)入手,……驟言俚俗文學,必為舊派文家所訕笑攻擊?!雹藓m:《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陳子善編:《胡適說新文學》,第65 頁。在梅光迪的設想中,民間文學大致與民俗學、大眾口頭傳統相關聯,可作為發動文學革命的突破口。文學革命的設想得到了胡適的認同,但在胡適看來,和傳統文人文學相對的白話文學才是實現言文合一,重塑文學形式和內容的工具所在。兩人雖然對民間文學的理解存在著差異,但是在選擇上都不約而同地將民間文學視為文學的一種形式,這和西方的文化人類學式的分類有所區別。民間文學的文學審美特性是知識分子所看重和推崇的。他們把民間文學看作“流行于民眾中間的能夠充分地表現文學的特性和藝術的根本功能的一種美妙的平民文學”①章雄劍:《什么叫做民間文學》,《北京平民大學周刊》,第50 期,1925 年。“民間文學是民族表現的、是自然的、純粹的”②秋帆:《談談民間文學》,《福建民國日報副刊》第22 期,1928 年12 月13 日。。民間文學韻律形式自由,內容樸實契合了新文學運動對新文學創作和“普遍”“真摯”③周作人在《平民的文學》一文中提出“所以平民文學應該著重與貴族文學相反的地方,是內容充實,就是普遍與真摯兩件事”,這一準則也成為后來新文學的價值準則。詳見周作人:《平民的文學》,鐘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 卷,第103 頁。價值的需求,是新文學可以參考借鑒的資源。“希望將來從我國民間文學中產生一種熱烈的、勇敢的、有生命的新文學?!雹苄煳的希骸睹耖g文學》,上海:世界書局,1927 年,第64 頁。反映了大多數新文學創作者的要求和心聲。

其次,是民間文學的民族性。民間文學和普通民眾生活關系密切這是毋庸置疑的。1921 年,胡愈之在《論民間文學》中指出,民間文學是“流行于全民族中間的文學?!雹萦ê骸墩撁耖g文學》,《婦女雜志》第7 卷第1 號,1921 年1 月。徐蔚南把民間文學界定為“民族全體所合作的,屬于無產階級的,從民間來的、口述的、經萬人修正而為最大多數人民所傳誦愛護的文學?!雹扌煳的希骸睹耖g文學》,第6 頁。不可否認,知識分子對民間文學作出此定義時會受到西方民俗學、民間文學理論的影響,但從具體的論述方式看,還是更貼近于當時的思想潮流。胡愈之是在西方的“民情學”理論的框架下介紹民間文學,但是他在提倡民間文學研究時,指出其目的是為了“建立我國國民文學,研究國民性”,這和新文學對中國人國民性的主題探討不謀而合。徐蔚南則是從民間文學與文人文學的分野出發,借鑒胡適的“雙線文學”觀,認為文人文學是“到民間去”的文學,民間文學是“從民間來”的文學,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的源流。他們認為的民族性并非西方“民族-國家”式的想象的共同體,而是帶有下層平民階級屬性的聯合體,是一個代表階級的概念。

最后是民間文學的社會功用。在談及民間文學時,知識分子常常將其和平民教育、社會運動結合起來,用作改造平民的文化形式。民間的歌謠、俗曲和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表達現實的生活訴求,他們通過這種口耳相傳的方法把生活知識、人生道理融入其中,傳授給下一代人。在中國大多數民眾沒有受過相當的教育情況下,口耳相傳的民間文學作品,是大多數人都能欣賞并且獲得教育的途徑,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生活,也能夠傳遞社會生產知識。如徐蔚南概括的那樣:“無論哪一個人最初所受的一段教育,我們敢說,總是民間文學的教育?!雹咄?,第12 頁。

雖然知識分子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民間文學,參與到民間文學運動中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大多數知識分子而言,介入民間文學不過是一時偶然的興味,并沒有將它作為專門的研究,沒有看到民間文學的內容與形式種種異于文人文學的地方。1948 年《滬江新聞》發表評論指出,“歌謠運動”時期的民間文學研究,“所惜當時的論著偏于形式的探討,缺乏深入的認識,因此雖有成績,也是供書齋作小擺設的居多。”⑧雨峰:《民間文學和民間文學的研究者》,《滬江新聞》1949 年1 月20 日,第3 版。歌謠被知識分子發現,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它的活潑生動和異于書齋文章的形式,這也是“歌謠運動”最初被倡導的原因。胡寄塵回憶自己利用民間文學創作時的兩首小詩或可成為當時文人關注歌謠的寫照。其一曰:“年來載筆未遑停,今日蕭蕭鬢已星。還把兒時所聞事,挑燈說與女兒聽。”其二曰:“樸拙無筆卻率真,依然猶有股風存。一般里巷歌謠意,莫以荒傖視此文?!雹俸膲m:《中國民間文學之一斑》,《小說世界》,第2 卷第4 期,1923 年。誠然,利用歌謠進行新文學的創作具有一定的個人性和偶發性,但我們不能就此否認“歌謠運動”在社會轉型中的歷史意義。如果沒有“歌謠運動”自發自覺的號召、鼓動全民搜集歌謠,像鐘敬文這樣的一批有志青年很難有機會參與其間,并由此開啟他們的民間文學事業。②鐘敬文在晚年回憶起自己走上民間文學道路時,正是通過向《歌謠》周刊投稿才逐漸進入“歌謠運動”的核心圈,接觸到常惠、顧頡剛等人。參見葉濤:《鐘敬文教授訪談錄》,《民俗研究》,2000 年第1 期。正是如暴風驟雨般的“五四”運動以及“到民間去”的時代走向才有可能催生出專門致力于民間歌謠搜集整理活動的“歌謠運動”,民間文學的研究才有可能成為一門學問。從這個角度看,“歌謠運動”的發生,不僅僅只是一群文學家的偶然興起,更有著其歷史的必然性。

結 語

一叢野花本獨自盛開在野外無人問津,有一天來了一群人給它鑄造了花壇,并在旁邊安上了石凳,于是有的人仔細觀望;有的人聞到了花香,或者還有人根本就看不上眼,聞不著花香,無論別人怎么看,野花還是那叢野花,獨自在那里靜靜地綻放。③王顯恩在《中國民間文藝》的“第一章民間文藝的抬頭”的“第一節一叢野花抬起頭來”中以野花比作民間文學,筆者據此內容概括。王顯恩:《中國民間文藝》,上海:廣益書局,1932 年,第1—3 頁。民間文學就是這樣的一叢野花,本無人問津,自開自落,因特殊的時代環境而抬頭,引起了知識分子的關注。每個人面對著民間文學這樣一叢野花,作出了不一樣的選擇和思考,進而建構自己心目中的民間文學。

在“五四”社會改造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思想界的各個領域均出現了走向民間、關注現世平民生活的趨勢?,F代意義的民間文學研究因新文學的需求而抬頭,長期委身在新文學的領域之中,在早期是被以文學的眼光和標準予以看待。民間文學還順應了創造民主新社會與“到民間去”的時代追求,因此,民間文學和民眾之間的關系是知識分子認識民間文學的又一個視角。盡管在闡釋和接受民間文學時,知識分子有著不同程度的誤讀,但這也形塑了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獨特之處,即民間文學被賦予了作為平民口頭傳統的文學審美性和民族性。隨著民間文學搜集、整理、研究的擴大與深化,在顧頡剛、鐘敬文等學人的努力下,民間文學才逐漸突破原有的單一的文學審美特性,朝著系統化的獨立學科建設發展。知識分子對民間文學的態度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世變化不斷調試。民間文學這叢野花依然還在那里自開自落,真正發生改變的其實是知識分子對民間文學的態度,但依然不妨礙這是民眾在學術史上的一次偉大抬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成人国产|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一本色道久久88| 亚洲精品视频网|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在线a网站|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欧洲综合|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色伊人| 日韩AV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中国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伊人色在线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婷婷激情五月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国产爽妇精品| 2020极品精品国产|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免费小视频|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91成人|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综合色88| 欧美一区精品|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亚洲人免费视频| 色综合网址|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在线国产欧美|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在线无码九区| 国产v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