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經常出差,每次回家打開牙具盒時都會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他說這是被“捂”出來的。能不能想個辦法將牙具盒內的細菌消滅掉呢?通過查找資料我了解到,牙具在使用過程中,其表面會沾染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和微生物。特別是便攜牙具盒內的濕度大且不通風,更加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
我還注意到,現有的牙具消毒裝置大多為柜式或箱式,體積較大,且都是針對衛生間等固定場所使用。于是,我萌發了發明一種具有消毒功能的便攜牙具盒的想法。
一、基本思路
借鑒現有牙具消毒設備的消毒方式和結構,針對現有便攜牙具盒中密閉、潮濕、易滋生細菌的弊端,在便攜牙具盒的盒蓋內側安裝紫外線發射裝置。設計電路并進行實驗,最終進行組裝。結構如圖1所示,實物如圖2所示。
二、工作原理
使用牙具后,將牙具盒體底部的磁條靠近盒蓋,干簧管繼電器觸點在磁條的作用下閉合,電源電壓經過電阻R1加在三極管VT1的基極,三極管VT1導通,紫外線二極管通過發射紫外線對盒體進行消毒。
磁條與盒蓋分離后,干簧管繼電器的觸點斷開。電容C1通過電阻R1向三極管VT1釋放電荷,定時電路開始工作,一次消毒時間預設為3~5分鐘。電容C1的電荷釋放完畢后,定時結束,紫外線二極管熄滅,消毒完成。電路處于待機狀態。
三、實驗測試
經過試用,發現2個紫外線二極管的消毒效果較差。將紫外線二極管增加到4個后,對密封在塑料袋的臟抹布進行消毒效果實驗。將磁性膠條粘在牙具盒底部,將電路組裝到便攜牙具盒的頂蓋部并進行防水處理。
試用組裝好的牙具盒,牙具盒中那股難聞的氣味基本消除,證明消毒效果良好。
四、創新點
利用紫外線二極管和定時電路,對便攜式牙具盒的內部環境進行消毒,杜絕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在牙刷上滋生,把住“病從口入”關。消毒電路的開關采用干簧管繼電器,提高了電路的防水性能。
五、進一步設想
(一)在消毒的同時,將牙具盒內的濕氣排出盒外。
(二)當牙刷的使用次數超出使用期限后,語音提示使用者更換牙刷。
專家點評
李杰瑞同學的便攜式紫外線消毒牙具盒,是一件創客作品。這個作品的完成,首先體現李杰瑞同學富有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大、時間緊,要完成這個作品就得花一定的時間,付出一定的精力。如果不具備這種情感和品格,這項作品就不可能完成。其次是體現李杰瑞同學具有初步的科技創新實踐能力。這個作品看似簡單,但要很好地實現設計要求,達到真正給牙具消毒的目的,材料的配備、電路的設計、制作裝配、實驗測試等,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通過對這個創客作品的探究實踐,李杰瑞同學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等無疑都有提升。
這里提出的建議是,高中生進行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使批判性思維、跨學科知識與部分新技術的應用、創新能力與創新品格等得到培養,因此在科創實踐時,應盡可能做具有原創性的課題,這樣才更有利于自身的創新成長。
本期點評專家
譚迪熬 中國發明協會院士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首任專家,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會長,科技創新教育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