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偉 高超
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國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患者為了看病跨區域長途奔波,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增加了經濟負擔和就醫難度。
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人民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也是義安區區域醫共體牽頭單位。為打通基層醫療服務“最后一公里”,自2021年以來,義安區人民醫院引入上海優質醫療資源,與上海交大分級診療與健康研究所合作建立長三角高級專家會診服務中心,柔性引進上海專家團隊坐診、手術。
這一嘗試,在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同時,推動實現患者“大病不出縣”,就近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為破解“看病難”問題做出了有益探索。
2023年2月,家住銅陵市銅官區筆架山路工人新村的侯斌(化名)體檢查出肺部有結節。
侯斌為此十分緊張,計劃去上海的大醫院看病,但專家號一號難求,而且往返舟車勞頓,費時又費錢。后來,侯斌得知義安區人民醫院成立了長三角高級專家會診服務中心平臺,上海專家定期前來坐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走進了位于該院綜合樓二樓的肺結節診治中心診室。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胡洋仔細察看影像資料、詳細詢問病史后,建議侯斌進行手術治療,并告訴他,很快就有上海胸外科的專家到院坐診、手術。
聽完醫生耐心細致的講解,侯斌吃了一顆定心丸。一周后,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吳亮前來出診,為侯斌制定了單孔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方案,確保以最小的侵襲和最小的生理干擾,達到最佳的手術療效。
像胡洋和吳亮這樣定期到義安區人民醫院坐診的上海專家還有6名。他們在坐診的同時,通過門診帶教、技術培訓、手術示范等方式,幫助醫院提高診療能力和服務水平。
“以前,我們沒有開展過氣管鏡檢查,在胡洋醫生的指導下,現在可以熟練開展這項業務。”義安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蘇玲說,上海專家的指導豐富了科室診療手段,提升了服務能力。
累計服務患者6300余人次,完成手術超400臺
在家門口就能看上海專家,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章蘭(化名)身上。章蘭在體檢時發現乳房有結節,起初并未在意,但一年后沒有好轉,她開始忐忑不安,來到義安區人民醫院上海專家坐診的甲乳結節中心。
今年3月7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乳腺外科專家孫建詳細詢問其病史,結合體檢及鉬靶、B超檢查結果,考慮章蘭疑似乳腺惡性腫瘤,建議進行手術。
在團隊默契配合下,章蘭的手術順利完成。術后一周,孫建為其進行了遠程查房,詢問她的恢復狀況、患側肢體功能鍛煉及切口情況,并悉心指導術后注意事項和護理要點。
義安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程軍民說:“長三角高級專家會診服務中心是我院對接上海頂尖醫療資源的一個新探索。通過這個平臺,不僅將先進的醫療技術引進來,更要將技術留下來,造福更多本地患者。”
自2021年以來,長三角高級專家會診服務中心累計服務患者6300余人次,完成手術超400臺。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乳腺外科專家在遠程查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眼推進分級診療,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加強縣鄉村醫療服務協同聯動,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種類。”這為做好基層醫療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安徽著力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立分級診療、有序就醫的格局,讓老百姓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大病不出縣。
義安區人民醫院柔性引進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專家團隊,加快與長三角一流醫院在醫療管理、技術科研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擴大優質醫療資源惠及面,使得銅陵及周邊地區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2023年,義安區人民醫院甲乳結節診治中心在上海專家指導下,超聲醫學科、普通外科獲評銅陵市2023年市管縣(區)建臨床重點專科。
“義安區人民醫院通過拓展醫院‘朋友圈,導入一線城市優質醫療資源,雙方形成良性互動,是打破醫療資源不均衡的有效嘗試,讓患者在銅陵即可享受上海專家的診治服務。”上海市肺科醫院黨委書記陳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