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就是一座美麗的花園,樹和花永遠是大學校園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所大學都有代表的“校花”,學子們無論將來身處何處,只要一提起或者一看到這種花,就會想起當年在校園里求學奮斗的青春歲月。就讓我們來比一比,哪所大學的“校花”最美吧!
“你是幸運的∕你的幸運在于∕你不是別處的玉蘭∕你是重慶西南大學的玉蘭∕會讀書的玉蘭……”這是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傅天琳寫給西南大學的“校花”——玉蘭的贊美詩。的確,西南大學的玉蘭不是別處的玉蘭,它是取得了“法定”身份的“校花”,更是西南大學學子獨立成才、品格高潔的精神化身。
玉蘭在西南大學的“安家史”可以追溯到學校的前身之一——國立女子師范學院時期,如今校園內還屹立著兩棵八九十歲高齡的玉蘭樹。2010 年,玉蘭憑借著高潔的身姿和蘊涵人格品質的詩意底蘊,高票當選為西南大學的“校花”,并被寫入學校的章程之中。
寫入章程的“校花”自然得到了學校的格外眷顧。例如,學校的校慶吉祥物就是以玉蘭花為原型設計的,取名為“希希”和“蘭蘭”,寓意“希望的玉蘭”。學校還在校園主干道和重要景點種植了兩千多株各種品類的玉蘭樹,形成了十余處玉蘭觀賞點;更興建了一座“玉蘭苑”,約請知名學者曹廷華教授撰寫《玉蘭賦》并鐫刻于苑內:“泱泱西大,天清地雅。樹桃育李,含英咀華。校園兮如詩如畫,玉蘭兮榮冠校花。”
小鏈接:玉蘭花不僅是西南大學的“校花”,還是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的“校花”哦!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湖南師范大學,有一條木蘭路,連接了二里半校區的南與北。每年初春,學子們都期待在木蘭路上與那“萬千紅粉不入眼,自信東風第一枝”的木蘭花相遇。
在湖南師范大學師生的眼里,木蘭花不僅是應景的花卉,更是浸透了師大精神、象征著師大人格的一種花。木蘭花花型碩大,卻潔白素雅不張揚,仿佛湖南師范大學師生低調耕耘的品格;一樹白花傲立在校園中,象征著自信和堅強,向人們傳遞著積極向上的力量。一枝純白,寓意高尚的靈魂,這或許就是木蘭花備受師生們青睞的原因。雖然并無官方文件為木蘭花證明“校花”身份,但在湖南師范大學師生們的心中,木蘭花就是當之無愧的“校花”。
隨著一載又一載木蘭花的盛開,湖南師范大學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躬身教壇、強國有我”的優秀教師,為湖南的教育綻開新枝。
每年六月,南開大學的荷花節都會如約而至,在“最具南開大學之靈魂”的馬蹄湖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構成了南開大學夏日最具幽情雅致的畫面。荷花正是南開大學的“校花”,其以“出淤泥而不染”“香遠益清”的品質,成為每一名南開學子魂牽夢縈的精神寄托。不過你知道嗎?荷花之所以能成為南開大學的“校花”,其背后還有一段蕩氣回腸的故事。
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天津淪陷,南開大學被日軍轟炸,成了一片廢墟。馬蹄湖也被炸掉了一半,而另一半馬蹄湖里的荷花卻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正如南開大學張伯苓老校長所言:“敵人此次轟炸南開,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而南開之精神,將因此挫折,而愈益奮勵。”
“蓮實有心應不死”,即使蓮花會凋謝,也總有一粒蓮子會留下來,靜候第二年的花開,就如同“南開精神”。受此精神的感召,荷花也成為南開大學師生們心中割舍不斷的情結。從2020年開始,南開大學每年都會在錄取通知書里放兩顆蓮子,送給新生,讓他們“將其中一顆種于故鄉,不改初心;一顆帶來校園,見證成長”。
說起紫荊花,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花”,甚少有人會把它和清華大學聯系起來。其實,清華大學的“校花”正是紫荊花,只不過,此“紫荊”非彼“紫荊”。
·小貼士·紫荊花原產于中國,自古就被記載進我國的各種典籍中,詩人杜甫曾寫詩贊美紫荊——“風吹紫荊樹,色與春庭暮。”而香港的代表花卉真正的名字是“紅花羊蹄甲”,也被叫作“洋紫荊”。
每年初春,當北京大地還是一片枯黃時,紫荊花就已絢爛地開放了。那一簇簇明艷的紫色小花在枝頭相擁,甚至連樹干上也綴滿花朵,成百上千束花枝凝聚成一株高大雄偉的紫荊樹,在春光里燃燒起如火如荼的激情。紫荊花開,轟轟烈烈,這種明媚熾烈、團結進取、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感染著清華學子,讓清華學子將其奉為“校花”,并寫進了學校的章程中。
追溯歷史,紫荊花與清華大學還有更深的淵源。1916年,聞一多在清華大學校園內改編排演了莎士比亞的戲劇Much Ado about Nothing(中文譯名為《紫荊魂》),歌頌紫荊花的精神,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從此,紫荊花那粲然的身影便深深地印刻在每一名清華學子的心中。
小鏈接:你知道嗎?寫進《清華大學章程》里的“校花”不僅有紫荊花,還有丁香花哦!
“英雄花開英雄城”,每年三月,春滿嶺南,木棉花開,紅紅火火,像一面面飄揚的旗幟,又像英雄的錚錚鐵骨和一腔熱血。木棉樹又叫“英雄樹”,傳說是一位抵御外族入侵的英雄死后所化,他的鮮血則化成一樹殷紅的花朵。也因“英雄樹”的情結,木棉花被選為廣州這座“英雄城”的“市花”,同時也是地處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的“校花”。
華南理工大學對木棉花的喜愛也是深入骨髓:學校的校徽上有木棉花的圖案,校歌里有木棉花的名字,很多賽事活動以及校園論壇都以木棉花的名字冠名,就連食堂菜里也有木棉花的身影——將掉落的木棉花收集起來,清洗晾曬后再焙干,加入骨頭、炒白扁豆和炒麥芽一起煲煮兩個多小時,一碗木棉花湯就做成了,其還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呢!
熱情、堅強、獨立、自由、繁榮,木棉花象征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奮斗精神,這也是無數“華工人”的精神追求。
油菜、水稻、柑橘、棉花、桃、李、梨、櫻花、郁金香……在華中農業大學校園里,你可以看到700余種植物。而在眾多植物中,大花金雞菊卻脫穎而出,成為華中農業大學的代表植物,是師生們心中最美的“校花”。
為什么這種不出名的花會被選為“校花”呢?這個故事還得從六十多年前說起。六十多年前,一場洪水席卷校園。洪水過后,所有新種植的植物都被茂盛的野草吞沒了,只有幾簇黃燦燦的野花幸存了下來,這就是大花金雞菊。此后,大花金雞菊就在校園里蓬勃生長起來,不僅消滅了漫山遍野的野草,那一片金黃的花海還成了新校園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遠遠望去有如一片燦爛的陽光。頑強生長、樂觀綻放,大花金雞菊,花如其名,是金雞于破曉獨唱的傲骨與踏實樸素的美麗。它低調地扎根在南湖邊、教學樓前、獅子山上,生長在一代代“華農人”的記憶深處。
二月蘭是南京理工大學的一張名片,每年三月,學校都會舉辦二月蘭文化節,在和平園內,星星點點的小紫花、挺拔的水杉樹、夢幻的花叢、閑庭信步的師生,構成了陽春三月里最美的畫卷。
比起那些嬌艷欲滴、爭妍斗艷的花卉,二月蘭就像是在路邊默默綻放的野花,如果只有一兩株,那絕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二月蘭卻以多取勝,盛開時,山頭上、土坡上、湖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氣,那紫氣直沖云霄,氣勢非凡,仿佛連空氣都變成紫色的了。樸實自信、美麗堅毅、團結一致、充滿希望,這也是一直默默地為國家兵器事業貢獻科研力量的南京理工大學的精神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