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已經工作了快五年的生物制藥專業的老學長,提起這個專業,我總不由得感慨萬千。在此,我想結合自身經歷,來給各位講講這個專業的優缺點,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謹慎選擇。
本文主角:生物制藥
講述人:李帥(河南科技大學)
適合人群:具有較強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基礎,動手實驗能力強,性格沉穩踏實不跳脫,對生物和藥物研究有濃厚興趣,色覺正常的同學
生物制藥的前方,仍有一片藍海
說起生物制藥,也許大家腦海里會浮現盤尼西林(青霉素)這類醫學“神藥”的名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這一被稱作“軟黃金”的抗感染藥品成為軍隊提升戰力、保存實力、扭轉局勢的重要法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寫了人類的歷史,堪稱生物制藥領域的人造神話。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物制藥產品問世,如能夠有效治療癌癥的CAR-T療法,有效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等,為人類生命健康帶來福音。
看到這里,大家也許對生物制藥專業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那么我就再將它具象化一些。生物制藥是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現代生物工程,即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對DNA進行切割、連接、改造,生產出傳統制藥技術難以獲得的生物藥品,是從事各種生物藥物的研究、生產和制劑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如果將醫生比作與病魔抗爭的前線戰士,那么我們藥品研發人員就是為戰士提供槍支彈藥的后勤護衛隊。
相對有些在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激烈競爭中身陷危機的行業來說,生物制藥可謂朝陽產業中的“朝陽產業”,將得到蓬勃的發展,生物制藥行業方興未艾,前方依然有一片藍海正待發掘。
生物制藥,一場微觀世界的“探險”
我小時候身體弱毛病多,常常幻想著長大后研發一種萬能藥,吃了以后百病不侵、身強體壯。于是在高考志愿填報時,我遵循心中所愿,選擇了與藥物研發有關的生物制藥專業。
生物制藥是一個學習難度較高、易學難精的專業,它的核心課程有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藥理學、毒理學、免疫學、基因工程原理、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等,不同的院校會根據自身特點在培養方案上對課程有所增減。
想學好這個專業,光有基本理論知識可不夠,最重要的是實踐!實踐!實踐!是做實驗的能力,這是將來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關鍵。每次上實驗課前,我們都要事先預習實踐原理,掌握相關的流程步驟,以便在實驗課上熟練運用各種科學儀器設備。實驗完成后,老師會對實驗原理進行深度解析,讓我們對所做的實驗有更為深刻的認識。我們可以在實驗課上學到制備葡萄酒、酸奶、啤酒等飲料的方法,也要掌握細菌培養、DNA提取、蛋白質分離等生物學實驗手段。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做動物細胞原代培養實驗,我們在實驗過程中需要解剖小鼠,取其胚胎細胞進行原代培養。在后續的實驗過程中,我們密切關注細胞的動態、記錄相關數據、觀察細胞生長變化,我還記得當在倒置顯微鏡中觀察到纖維細胞時的感覺,簡直太奇妙了!它就像一次微觀世界的探險,不僅刷新了我對生命的認知,也刺激了我探尋生物學奧秘的好奇心。
生物制藥,真的是“天坑”嗎
網上總說“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在我看來,生物制藥專業被詬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某些工種實驗難度不高,可替代性強,在這一領域,除非你是業界大牛,掌握一手獨特技能,否則隨時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目前,生物制藥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有四個就業方向:一是到國內生物制藥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從事生物藥物的資源開發、產品研制、生產操作、技術管理、質量控制等工作;二是到大中專院校及其他教學單位任教(對學歷要求較高);三是進入生物醫藥企業、醫療器械行業、生物農業企業、生物能源企業從事生物制藥產品的銷售、管理工作,這類職位雖然門檻較低,但有著非常廣闊的成長空間,需要較強的溝通能力和耐心;四是考研或出國深造,如果想要成為生物制藥領域的精英,就必須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目前許多生物醫藥研發公司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考研成為這個專業多數學子的選擇。
下面我想以自身經歷為例,談談我在這個行業的實際感受。雖然前文提到,生物制藥行業的基礎性崗位可替代性高,但其人才需求量大,且因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對從業者的學歷背景和實踐經驗有一定要求;而且生物醫藥研究和實驗的儀器設備昂貴,在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須常年保持恒溫恒濕狀態,小心維護,而我們這些使用儀器的人自然也跟著沾光,至少不會被風吹日曬雨淋,可以說“一進實驗室,便不知春夏與秋冬”;至于職業成長和個人晉升,我認為這完全取決于個人能力,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在于用不用心學。
當然,生物制藥相比于計算機類、金融類專業,薪資待遇確實不高,想要在這個行業掙大錢,除非掌握一項獨特并能轉化為成果的技術或專利,自主創業,才有機會“咸魚翻身”,如果抱著發財夢、功利心入行,那恐怕你會失望。
我不否認,目前我國生物制藥行業還處于探索發展階段,行業規模、人員配比、技術成熟度等方面亟待提升完善,但這些問題遠上升不到整個行業都是“天坑”的高度,與其抱怨專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如踏踏實實走好腳下的路,努力將前進之路拓寬,做那個為后來者“填石子”的人。
最后,我建議想報考生物制藥專業的學弟學妹們,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考慮地域因素,比如你畢業之后希望在哪些城市就業,如果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那么你完全不用擔心就業問題;如果是小縣城,一般會優先考慮本地生源或名校優秀學生,普通本科畢業生找工作會相對困難。
在我看來,生物制藥這條路上的確充滿荊棘,作為基礎性行業,它更多的是在背后默默耕耘,注定不像那些能夠隨時將成果展現人前的光鮮行業。它就像植物的根莖,注定只能一頭深深地扎進土里,至于能否開出漂亮的花兒和果實,還得看機緣和運氣。